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暴君的囚笼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曲顾   内容大小:300 KB  下载:暴君的囚笼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1-03-11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他不会。”离王出声打断那侍从的话,手指在圈椅的扶手上不断移动,以平复自己焦灼的心思,但嘴上依旧强硬:“他召母妃去,又将这消息传出宫去,为的不就是逼迫本王吗?本王还没去,他应当不会动手。”

  有一说一,他对闻瞻会不会动手,其实并无太大的把握,但事到如今,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等下去。

  他不能贸然进宫,还差一环,只有等着这一环扣上,他手上有了兵马,才能进宫,夺回原本属于他的一切。

  宫中的消息一道道的传出来,说这会儿荣太妃已经被压入冷宫之中,只等着皇上知会过太后,便会立即处死。

  离王再也坐不下去,他起身在桌前来回踱步,手指不停的攥住、分开,再攥住、再分开,如此循环往复,一直每个停歇,正如他此时跌宕起伏,没有定数的心。

第57章 身世 先帝用尽百般手段夺取到手

  说曹操曹操到, 闻瞻刚走出正和殿的大门,便瞧见太后步履快速的往这边儿赶来,隔着老远, 太后那张隐藏着怒火的平淡面容, 便能清晰的瞧见。

  闻瞻知道她此趟来, 必然是为荣太妃,但说要处死荣太妃,以及要提前知会太后一声的话, 皆是托词, 不过是为了逼迫离王,但现下太后既然已经到了, 他也不着急, 等着她走到跟前,方道了声“问太后安。”

  太后手上捏着佛珠, 望着四下候着伺候的宫人,只问:“荣太妃呢?”

  “这会儿还在殿中, 马上要压往冷宫,朕正准备知会太后一声。”闻瞻轻声回应, 是少有的耐心。

  太后睨他一眼,二话不说便往殿内走,待看见鬓发杂乱、神情呆滞的荣太妃时,她回头望着“罪魁祸首”, 似是质问:“皇上这是做什么?偏要将宫中搅得不得安宁吗?这回又是为得什么?”

  “自然是为愉太妃之死。”闻瞻惜字如金, 不肯仔细解释。

  而立在一旁的荣太妃看见太后之后,却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她猛地挣开宫人们的束·缚,冲到太后面前, 一副声泪俱下的可怜模样:“太后,臣妾冤枉、臣妾冤枉啊,皇上不问三七二十一,便要将我处死,无罪却要受罚,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道理?”

  太后拢起眉头,并未有其他表示,只问:“皇上,荣太妃所说,可有此事?你当真没有证据,却要给她治罪?”

  闻瞻并不应她的话,只向宫人嘱咐:“先将荣太妃压往冷宫。”

  的确是少了点能板上钉钉的证据,他也不该这么着急的,但离王已经有了动作,他只能随之跟上,才不至于落了下风,况且真相不是已经摆在眼前吗?

  “依哀家看,既然还没有证据,还是将荣太妃先禁足于她所居的寝宫即可,无需如此决断的要压往冷宫。”太后拨弄着手上的佛珠,好声好气的同他打着商量。

  “不了,还是直接压往冷宫中,待会儿便要处死的人,还有必要再回寝宫吗?”闻瞻瞥了瞥荣太妃,脸上冷意正浓。

  “先禁足在寝宫为好。”太后不由拔高了声音,出声反驳他。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僵持着,谁都不肯退让一步,面上都不大好看。

  太后率先忍不下这对峙的沉默,她摆手让殿中众人退下,眉眼之间已见愠色,又提起为君之道来,“皇上,你当真要将宫中搅得一团乱吗?你是不是忘了哀家同你说过,即使是皇帝,也应该有所限制,而不是任意妄为。”

  皇上太不可控了,无论是他这个人,还是他的身份,都太不可控了,实在不是能坐稳九五之尊位置的最佳选择,他跟先帝有几分相似,就是做事向来不计后果,而先帝比他好上一些,还知道用别的事情来掩饰自己的所作所为,而皇上实在过于直白。

  “乱不乱,都是朕的江山,太后久不理朝政,此时更不应费心才是。”闻瞻自顾自的摇了摇头,摆手唤来李施,怒斥道:“还不将荣太妃压下去,是要等朕亲自动手吗?”

  “不敢不敢,奴才们不敢。”李施忙上前来,招呼着宫人们动手。

  荣太妃不断挣扎着,不肯老老实实的就范,被人拖走之时,还在泣涕涟涟的叫着“太后救我。”

  太后在众人面前颜面扫地,又觉皇上当真是无可救药,她强忍着怒气,故作若无其事的模样,沉声道:“若不是先帝临终托付,你以为哀家愿意管你?有这时候,还不及哀家念几本经书来得实在。”

  她入宫那么多年,先帝一直对她无情无义,到临终之时,也不忘给她塞个麻烦,让她好好看着皇上,尽力辅佐他稳固江山,若非如此,不止是皇上,他们整个闻家的事情,她都懒得再过问,只盼着日日与佛祖为伴,好日日得清净。

  “既然如此,就更不劳太后忧心,太后只管念经书、保清净。”闻瞻缓步走至桌前,掀衣坐了下来,并不欲同太后有太多攀扯。

  “哀家不管?那你此举是为什么?为了给你的江家小姐报仇?皇上,糊涂啊。”太后低叹一声,坐至他身旁,又道:“你若不在乎这无边的权势,当初你母亲死后,你在已经离开的情况下,就不应当再回宫来,你若在乎,此时更不应该为了一个姑娘,做出如此令人置喙之事。如果你母亲泉下有知,见你来回摇摆不定,哪一桩事都不肯好好做,心中该作何感想?”

  “朕的母亲?人死后就是一抔黄土,哪还管得着朕要如何作为?”闻瞻脸色微变,他向来最讨厌别人提起他的母亲,尤其是太后这样的宫中之人,不由呛声道:“太后觉得,自己要以何身份,提起朕的母亲?是以先帝正妻的身份吗?”

  他这话中带着明显的刺儿,太后气得双手打颤,自吃斋念佛以来,她已经许久不曾动气,但皇上倒是有本事,能让她一句话就气到发抖。

  她将握着佛珠的手拍到桌上,已经没有了适才的好声气儿,“哀家同你说过许多次,当年之事,先帝已经知道错了,无论是对你,还是对你的母亲,他都甚是后悔。你也知道,他在咽气的那一刻,还抓着你的手,说对不起你们。”

  先帝当年作为,的确是既见不得人,又着实荒唐,她心中也是颇为看不上,所以当年才会隐于后宫之中,再不愿同先帝亲近,只想做徒有虚名的皇后,可人都已经没了,前尘往事皆成虚妄,就算是因果报应,也早没了偿还的地方。

  “太后为什么总觉得,一声对不起便能将一切都一笔勾销,便能什么都忘了?”闻瞻抬眸直直的盯着她,眸中是难以言表的难堪,这难堪,是为先帝,更为自己尴尬的身份。

  他抿了抿唇,颇为不屑的冷哼一声,将藏匿在心中多年的身世宣之于口,反问道:“因为他是皇上,连他的歉意也同他的身份一般高高在上了?朕的母亲是谁?是他同父同母亲弟弟的夫人,是他该觊觎的人吗?他的亲弟弟为了保住他的江山死了,他可倒好,就是如此尽心尽力的……照顾他的夫人。”

  闻瞻言语之间满是讥讽,藏了那么久的事情,本以为会难以开口,但当实实在在说出口时,只觉浑身舒畅。

  先帝当年色迷心窍,在因战而死的宁王丧事上,一眼看中宁王只着素缟的夫人,用尽百般手段夺取到手,这实非身为帝王、身为兄长所能为之事。

  “住口。”太后猛地起身,下意识的观望四周,声音里都带着颤抖,怪他如此轻易地将此关乎皇家颜面之事说出口,“如今你身为皇上,应当更加知道皇家颜面的重要,此事不该显露在面上,你母亲的身份更是不能展露在众人眼前,她不仅会有损先帝盛名,更会影响你的皇位。”

  她到底还是俗人,不能做到彻底的清心寡欲,她不敢想,若是此事被拉扯出来,又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当年先帝既然特意为皇上捏造了一个假身份,就是希望有关他生母的一切皆被掩藏,又怎么能在此时再道出来。

  闻瞻抬头端详着正和殿中的一切,只觉处处都还依稀可见先帝的影子,让人没由来的厌恶,他之所以一直留着,就是让自己千万别忘了先帝当年种种作为。

  他嗤笑着,一字一句说得极为认真:“见不得人的、需要藏住的,从来都不是朕的母亲,而是罔顾伦理的先帝。”

  “你……当真是冥顽不灵。”太后瘫坐在椅上,难以保持平素的淡然和平静,她手中的佛珠坠落在地上,发出珠玉落地的清泉叮咚之声。

  “看来太后日日跪在佛祖面前,也是难得清净,不知道先帝此时,是不是同太后一样,并未得到清净。”闻瞻垂头望了那佛珠一眼,再不肯多言,起身离了大殿。

  正和殿的一切都让他心中烦躁,如同哽着什么东西般难受,他“吱呀”一声拉开殿门,正欲逃离这地方,却在抬头的那一刻,望见殿门前呆滞在原地的江知宜。

  闻瞻手上动作一顿,若无其事的询问:“听见什么了?”

  “什……什么也没听见。”江知宜吞吞吐吐,不知如何回应。

  她来了已经有一会儿,因为殿门前没人守着,她便直接过来了,适才在门前听见太后和闻瞻的声音时,她本欲离开的,但却在要抬步之时,听见了这见不得人的秘闻。

  “什么也没听见?”闻瞻跨过门槛,上前两步走到她跟前,稍稍靠近了她,又问:“没听见朕的生母是谁?”

  江知宜摇摇头,随后又立即点点头,觉得隐瞒下去不太现实,但又不便说出口。

  闻瞻却好似并无看见她的动作一般,微微低头凑近她的耳边,似是轻喃:“瞧瞧,朕当初最恨的人就是先帝,可是恨有什么用,朕身上还是流着跟他一样的血……”

  他脸上笑意更浓,突然伸手抓住她的腕子,握得她的骨头生疼,如同要将她整个人都捏碎一般,眼神则凌厉更显,一转不转的望着她。

  江知宜却不敢反抗,只是看着他黑色的眸子逐渐暗淡,薄唇张合之间,说得是令人绝望的言语,“因为和他流着一样的血,所以也和他一样,看见喜欢的人,便要直接夺过来,管她是谁家的千金小姐,管她是否已经婚配嫁人。”

第58章 防范 哀家让皇上同你赔礼

  话音刚落, 闻瞻随即放开了江知宜的手,已经收起了面上的笑容,只撂下一句“你先回正和殿吧”, 便转身离去。

  太后随后从正和殿出来, 待看见怔营呆立在原地的江知宜, 方停下脚下的步子,恢复了平素冷漠淡然的模样,她并未问江知宜听到了什么, 只是如同寻常打招呼似的问道:“这是江家小姐吧?”

  “太……臣女问太后安。”江知宜回过神来, 盈身行礼,恭敬非常。

  她幼时进宫来见姑母时就见过太后, 知道她吃斋念佛, 是不理世事之人。

  “不必多礼。”太后伸手将她扶起,缠绕着香火气的手紧紧握住她的手, 直直的望尽她的眼睛,是不加掩饰的试探, 甚至还带着些威胁:“江家小姐既已是皇上的人,理应与皇上荣辱与共, 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吧?”

  这话中的意思十分明显,是在告诉她适才不管听到什么,都不应当说出口。

  “太后娘娘的话臣女明白, 但只有一句话, 太后说得不大对。”江知宜咬了咬唇,就着她握住自己的姿势,再次颔首行礼,接着道:“不管臣女是否是皇上的人, 都知道皇家颜面的重要,臣女幸而为镇国公府的后辈,知道镇国公府一直受皇家恩典,自然也明白应当如何回报。”

  她说得不卑不亢,虽是低着头,但丝毫不见谄媚的意味,似乎只是在说身为人臣的本分。

  太后微微一怔,继而莞尔笑起来,减小了握住江知宜手的力度,用另一只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轻声道:“你小时候随你姑母赴宴时,哀家就见过你,玲珑剔透的小姑娘,惹人疼爱的很,没想到越大越是招人喜欢。”

  她稍稍凑近两步,打量着她的娇容,面上是颇为不满的模样,又道:“皇上是个脾气大的,有人稍稍不顺他的意思,他便要发作,你跟着他,实在是委屈了,不过事到如今,也没有别的法子。哀家知道他这样留你在宫中委屈了你,改日哀家就要同他说道说道,让他尽早给你个位份才是正理儿。”

  “谢太后爱怜。”江知宜随着她话中的意思,佯装泫然欲泣的委屈模样,声音中带着几分柔弱:“能伺候皇上,是臣女的福分,哪里会在乎名分不名分的,只是臣女这样呆在宫中,听着宫里宫外的流言蜚语,也着实是难受的很,也唯恐家中父兄和母亲听着更加难受。”

  她的声音带着哽咽,低头用帕子微微掩着一双明目,言语之中既有对皇上的眷恋,也有对皇上让她落此境地的埋怨。

  美人垂泪,愈发惹人怜惜,况且还是泪中带情的美人,太后抬手为她拨了拨被风吹散的头发,柔声劝慰:“这事儿的确是皇上做得不对,哀家得了空,必然要好好说说他,让他同你为这事儿赔礼,到时候册封你位份的事情,哀家会亲自着人去准备。”

  “什么赔礼?臣女哪里敢当,今日得太后如此厚待,便是万分有幸了。”江知宜用帕子沾了沾并不存在的眼泪,睁着眸中的一泓清泉,颇为感激的看着太后。

  “赔礼是他理应做的,你往后也不该总是如此迁就他才是。”太后嗔怪着,抬手将发髻上的金镶宝石凤头钗取下来塞到她手中,又道:“哀家喜欢你这样的聪明伶俐的姑娘,你呆在宫中,有空便来瞧瞧哀家。”

  她已经许久不曾带过这样华贵的首饰,今日心血来潮戴上,没想到还能派上这用场。

  江知宜缩手不肯收,只道:“太后既然不嫌弃臣女愚笨,臣女自然愿意去您宫中拜见 只是这东西……臣女实在用不着,太后还是拿回去吧。”

  “你拿着吧。”太后不容她拒绝,直接就着她微低的头,将那凤头钗插·进她盘起的发髻之中,左看右看之后,才笑道:“怎么用不着?哀家瞧着好看的很。”

  江知宜也随着她笑,但始终是低她一头的微弓着腰,将姿态放得极低,颇为衷心的道了声“多谢太后娘娘”。

  太后也不再多说,又嘱咐她得了空定要去看看自己,才放她离开,江知宜一直害怕自己与太后说得太多,出了什么差错,这会儿得了命,毫不迟疑的离开。

  看着江知宜的背影越来越远,最终消失在斜角宫道上,太后身边的侍女方开口问道:“娘娘,您看这江家小姐如何?”

  “有几分聪明,但是不大适合呆在宫中与人争斗。”太后抚了抚适才取下发簪的发髻,又道:“跟她姑母比,这姑娘差远了,不够心狠,有些优柔寡断。”

  “太后的意思是……”那侍女又问。

  太后摇了摇头,边往自己的寝殿走,边道:“不管她有多不适合呆在宫中,但能抓住皇上的心,便是她的本事,皇上那个样子,可不是轻易沉溺美色之人。”

  江知宜走出很远之后,才敢稍稍停下脚步,她适才虽然表面上冷静,但心中犹有后怕,毕竟她所听见的,并非一般的宫闱秘闻,若是太后要因此处置她,也不是没有道理。

  她抬头望着眼前的重重宫阙,仿佛永远也看不到尽头,无论看得多远,目光所及之处永远是红墙绿瓦、勾角檐楼,她心中突然有些没由来的发慌,几乎是自言自语的说道:“采黛,我觉得这宫中,好像要变天了。”

  ————————

  离了正和殿后,闻瞻直奔南宫门,靠近宫门的地方,有一处几近废弃的宫殿,里头久不住人,已经有些破败,闻瞻站在院中只剩枯枝的树下,不知道在等着谁。

  不知过了多久,他等得人方缓缓来迟,那人身着玄色劲服,腰间佩戴长剑,拱手对着他一拜,方道:“臣为免他人起疑,自出了将军府,便几经倒换路线才到了皇宫,所以迟了些,望皇上恕罪。”

  “无妨。”闻瞻并未转头看他,依旧望着面前枯槁的高树,声音缓慢:“卫将军,李施应当同你说,朕要你入宫做什么了吧?”

  卫延没有得到他让起身的命令,依旧拱手低着头,出声应道:“是,皇上要我带兵守住皇城外东西南北四门,以及内城九门。”

  “适才让李施去传令时有些着急,没来得及问你的意思,现下在此处拦下你,是想问你,朕交代给你的事情,你可自愿去做?若是不愿,朕自当命其他将军来做。”闻瞻终于转过身来,打量着他面上的神情,等着他给一个答复。

  这话问得奇怪,皇帝命臣子做事,是天经地义之事,哪用得着问臣子是否自愿。

  卫延听了这话,立即掀袍跪了下来,忙道:“皇上此话言重,微臣自当是愿意为皇上效劳。”

  “卫将军不为朕坏了你的婚事,而怨恨朕?”闻瞻神情淡淡,别有深意的看着他。

  有些事情,总得提前摊开了说才好解决,若是等到最后,再扯出这些难堪来,恐怕就要晚了。

  “微臣不敢。”卫延听出他话中的意思,知道他并非单纯的说将军府与镇国公府婚事,而是在说两府之间的权力关系,实话实说道:“当初与江家小姐的婚事,的确是父亲与镇国公多有思虑之下成就,更多的是为进一步巩固两家地位。微臣当时不知,还为这桩婚留有几分遗憾,现下知道这婚事的目的不纯,只觉得颇为对不住江家小姐,其中最为无辜的当属江家小姐。”

  他略微停顿,斟酌着语气,不知如何将近日变故说出口,沉思须臾之后,方又道:“不瞒皇上,离王殿下近日经江家少爷指引,曾屈尊到将军府中见过微臣。”

  “哦?他那张三寸不烂之舌,竟没有说动卫将军吗?”闻瞻似笑非笑的看着他,眸中寒意更盛。

  对于此事,他心中早有论断,从镇国公府与将军府开始商讨婚事的时候,两家的命运就在无形之中被拉扯在一起,离王既然搭上了镇国公府,必然会想办法再搭上将军府,这也是他要卫延来宫中守住宫门的缘由。

  原本他想着,若是卫延也已经为离王所用,那召他进宫,一来可以让离王放松警惕,二来可以将他们一网打尽,但现在卫延同他将此事坦白,他更加庆幸,手上还有此良将。

  “微臣是为江山社稷拔剑,而不是为帝位之争,皇上既然已经是皇上,那微臣自当尽忠。”卫延手握剑柄,言语之中坦荡坚定。

  “好,是朕小人之心了,望卫将军莫要放在心上。”闻瞻弯腰抬手将他扶起,此时面上的笑意,才刚刚抵达眼底。

  卫延抬头望他一眼,突然就想起尚在深宫的江知宜,他拧起眉头,有些为难的询问:“皇上,若是镇国公府当真与离王勾结,谋不善之事,那江家小姐……”

  闻瞻知道他这话是什么意思,毫不犹豫的打断他,“镇国公府的人做什么,同江知宜没有关系,朕不会因为他们,而牵扯到她身上。”

  他虽然偶尔十分执拗,但就此事,他想得颇为清楚,当初镇国公同先帝一起,间接逼死了他的母亲时,他从未将这件事扯到江知宜身上,今后镇国公或者江知慎要做什么,都是他们的选择,将江知宜无关,他自然也不会因此怪罪江知宜。

  只是其中的为难之事,恐怕是江知宜会因此怪他,怪他处置了她的父兄,两人之间好像总是这样,永远不能扯清其中的谁对谁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暴君的囚笼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