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吧。”
竟是要给脚趾涂丹蔻。
崔晚晚一双玉足玲珑秀美,连脚指头都莹润可爱,视线徐徐往上只见细白脚踝上系着一条红绳,绳上坠了几粒指甲盖大小的金铃铛,再往上肌肤雪腻,如无瑕白玉。拓跋泰顿时身体僵硬,喉结微动。
看他发呆她就好笑,抬起脚在结实的胸膛踩了踩:“快涂呀。”
拓跋泰咬牙道:“娘娘接二连三戏弄微臣,究竟是为何?”
“不为何,我就喜欢将军——”崔晚晚歪着头,姣好容颜似烂漫少女,“伺候我。”
“微臣一介武夫,除了行军打仗,做不来侍奉人的精细活。”
“我说了,不会可以学嘛。”
崔晚晚微咬红唇,盛满秋水的眸子含笑望着他,一只玉足却缓缓上挪,竟搭在了他肩头,甚至还挑衅地摇来晃去,金铃铛也叮叮作响。
拓跋泰猛然起身,径直把眼前美人掀来躺在了榻上。他欺身而上,一掌捏住她的脚踝,整个人居高临下,犹如把猎物按在脚下的猛兽。
崔晚晚发髻散开,青丝如瀑,映着素缟白衣,更有种美到极致的观感。
她可不怕拓跋泰,仰视道:“将军这是要对本宫做甚,以下犯上吗?”
拓跋泰微微俯身,盯着她说:“冒犯娘娘多次,也不差这一回了,臣想问娘娘,难道就不怕死么?”
“你还想杀我不成。”崔晚晚嗤笑,“连那三个老东西都不敢拿本宫怎么样,你又敢如何?”
“我出身清河崔氏,祖父官拜先帝丞相,父亲乃河东郡太守,叔父是户部尚书,管天下钱粮,长兄二兄皆为地方大吏,更不提其他在朝中任职的族人。崔家虽比不得你们手握重军,但朝堂里盘根错节,数代帝王尚要给崔家人几分薄面,更别说一群连才进宫的泥腿子了!”
拓跋泰从未见过如此胆大嚣张的女子,他冷冷说道:“你不过是个女人,崔家总不会缺女儿的,大不了再送一个进宫。”
“崔家是不缺女儿,可是要再找一个如我这般的来,恐怕有些难呢。”崔晚晚媚眼如丝,伸手抚上他的胳膊,“况且,要是换了我家里面恨嫁的姐妹进宫,见到将军如此英武不凡,难保不春心萌动,到时候饥兽扑食,将军岂非更加凶险?”
“你!”
拓跋泰不料她此时还有兴致“调戏”自己,气急了不知说什么才好。
“好啦,别生气了,若不做戏给别人看,怎么帮你脱身嘛。”崔晚晚这幅容貌想讨人欢心轻而易举,只需流露出些许爱慕的眼神,就能把百炼钢化作绕指柔。她纤纤玉指抓着拓跋泰的衣襟,撒娇道:“打你我也心疼呢,给我看看你的伤。”
她伶牙俐齿狡辩的时候拓跋泰尚且还能与她争一争,可当她撒娇卖乖,他反而狠不下心说重话,不觉间就被她扯开了衣裳。
“哎呀!好狠的心,下手太重了。”
三十杖下去,拓跋泰后背青乌泛血,简直没一块好肉,崔晚晚见状倒吸一口凉气。
拓跋泰牵扯嘴角,讥讽道:“都是拜娘娘所赐。”
“我给你上药。”
崔晚晚不知从哪儿找来一瓶金疮药,呼啦啦就往拓跋泰背上倒了许多,激得他沉吟一声。
崔晚晚讪讪地问:“弄疼你了?”
拓跋泰拧着眉回头,见她一副无辜模样刚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摇了摇头:“忍得住。”
“那我轻点儿。”
崔晚晚回忆着佛兰照顾自己的模样,一边小心翼翼地涂药,一边冲伤处小口吹气。很快,拓跋泰的脖颈都红了,僵坐在原地一动也不动。
“好了。”
终于涂完了药,崔晚晚颇为满意,拍着拓跋泰肩头示意他可以转过身来。拓跋泰默不作声,只是拾起外衣披上,微微侧脸低声道了句谢,然后居然拿起了装着凤仙花汁的小碗。
“臣服侍娘娘。”
崔晚晚一怔,随即眉开眼笑,飞快抱膝坐下,露出白嫩小巧的脚指头。
“拓跋泰你很懂得礼尚往来嘛。”
佛兰回来的时候正遇见拓跋泰离开,还是冷着一张俊脸,但眼神却略显不自然。佛兰纳闷,接着去瞧崔晚晚,发现她如三岁稚童般翘着脚趴在榻上,手里捧着个药瓶玩来玩去。
“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您自个儿染了指甲?”佛兰眼尖,顿时就瞧见了脚上的艳丽。
崔晚晚只顾着笑,支着脑袋问她:“好不好看?”
“真稀奇,您还有这耐性。”佛兰总觉得自己不像大宫女,反而更像个照顾顽童的老妈子,语重心长地说:“国丧期间,还是收敛一点。”
皇帝大丧,举国素缟,若是被发现穿红戴绿,那是要治重罪的。
“我没怎么呀,就只染了脚指头,穿上鞋谁看得到。”崔晚晚不以为然。
佛兰也不再在此事上纠缠,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递给她。
“喏,您的信。”
第5章 夜会 这个女人可谓是红颜祸水……
是夜,江肃召拓跋泰到他暂居的太极宫。
“阿泰。”江肃亲切拍着他的肩,语重心长道,“辛苦你了,身上的伤不要紧吧?”
拓跋泰摇头:“多谢义父关怀,我不碍事。”
“来来来,坐,咱们爷俩先吃饭。”
江肃命人呈上热饭热菜,和他一同用完之后,便挥退了了其余人。
江肃鹰目如炬,盯着拓跋泰看了须臾,低声问道:“你可有找到那传国玉玺?”
“不曾。”拓跋泰直视江肃,目光坦荡,“我入宫约半个时辰,房牧山也到了,我没有太多时间。”
江肃有些失望,微微叹气,又问道:“究竟怎么回事?你为何跟那妖妃在一处?”
“我先去了正殿,没有找到玉玺,也不见皇帝踪影。我猜测他可能在贵妃处,所以去了摘星楼。”
拓跋泰隐去关键,只说了部分实情,“恰好贵妃遇险,于是我出手相救,都说皇帝宠信贵妃,我想着留下她也许能引来皇帝,便没有离开,但没过多久镇南王与房牧山就找来了,也许他们怀疑我拿了玉玺,所以冲我发难。”
“皇帝是如何死的?”
“我不知道。”拓跋泰毫不躲避江肃的打量,一字一句道:“房牧山正与我打斗争执,是镇南王的人说发现了皇帝尸首。”
元启无子,镇南王又是皇叔,若是论资排辈,他最有可能继承大统。这样看来,镇南王的嫌疑最大。
江肃表面豁达,实则疑心甚重,他越想越觉得可能是镇南王弑君篡位,故布疑阵又祸水东引,只要挑起拓跋泰和房牧山的争斗,便能坐收渔翁之利。江肃双手交背,在殿中烦躁地来回踱步。
想他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在大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元启那黄口小儿不懂治国理政,但因为是皇家血脉就登基为帝,何德何能!好在老天有眼,杜立德混乱朝纲堪称天赐良机,他打着勤王的名义杀到京城,可不是真的来救元启的,而是瞧中了帝王宝座。
最好的打算便是让元启写一道禅位诏书,再加盖玉玺,如此一来江肃的皇位便坐得名正言顺。可如今元启已死,传国玉玺也无影无踪,联军三方鼎立,相互间虎视眈眈,谁也不愿轻举妄动。
“义父。”拓跋泰见状斟了一杯茶奉上,安慰道:“当务之急是要找到遗诏和玉玺,不管写了什么,只要我们抢先拿到手,就还有可能。”
一言惊醒梦中人。拿到遗诏便能知晓其中写了什么,若是对自己有利,便留下遗诏,若是对自己不利,大可拿着玉玺再“造”一份。
“我儿言之有理!”江肃吩咐道,“此事还是交由你去办,既是那崔氏女说出口的,多半不假,元启小儿可是极为宠信这妖妃。正好你留在摘星楼盯紧她。”
“定不负义父所望。”
江肃看他一脸肃然,想起他不过二十出头,正是火气旺盛的年纪,那崔晚晚又生得花容月貌,娇妩动人,共处一室难保受不住引诱,于是叮嘱道:“阿泰,你千万不要被美色所迷,娶妻娶贤,待我们大业有成,义父重新给你指一桩好婚事,寻个大家闺秀。”
“儿知晓了。”
出了太极宫,拓跋泰沿着长街而走,路过几座静悄悄的宫殿,抬眼打量一番,推测应是那些低等嫔妃的住所。长夜独行,会让冷静的头脑愈发清醒,他不由得忆起许多往事来。
其实他对大魏内宫并不陌生,因为他从前也姓“元”。
拓跋氏原是鲜卑人,东汉伊始便逐渐向南迁徙,直至大魏建国,高祖拓跋宏入主中原,率王族改汉字单姓“元”,而王族之外的拓跋氏废为庶姓。他是货真价实的嫡系血脉,祖父是安乐王,父亲乃王府世子,将来会承袭爵位,他作为王府嫡孙,出生时即被赐名元泰。
元泰从前也算是内宫常客,他会跟着祖父进宫面圣,先皇称安乐王为叔父,也会亲切唤他“阿泰侄儿”,他甚至还跟元启一起玩耍过。
不出意外的话,他长大后也是亲王世子。
可是元泰八岁那年,安乐王获罪抄家,成年男丁全部问斩,女眷充入奴籍,十岁以下男童贬为庶人。他被褫夺了姓“元”的资格,改回拓跋氏,从此成了拓跋泰。
为了活下去,拓跋泰流浪街头偷过东西,当过药铺学徒,甚至在码头做过苦力,过了好几年颠沛流离的日子,直到江肃找到他,认他当了义子,才总算是稍微安稳了下来。他重新读书识字,骑马射箭,十三岁就入了军营,从未跟别人提起过自己的身世,一步步挣军功,终于成为了江肃麾下的一员猛将。
八岁之前的事,差不多都要渐渐淡出脑海,可拓跋泰知道,自己心里蛰伏着一只凶兽,平素被牢牢关在笼子里,安静得仿佛不存在,可是当他杀进内宫,看着陌生又隐约熟悉的殿宇,猛兽出闸了。
它嗅到了权力的味道。
也许这是流淌在拓跋氏血液里的东西,永远无法消除,拓跋家的男人永远都在渴望权力。所以他们相互倾轧厮杀,只为了自己大权在握。
就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元启的父皇杀了他的父亲祖父,而他进宫后杀掉的第一个人是元启。
本来留着元启是有用的,但既然杀了……便杀了吧。
世间总有太多的事无法预料,比如他从云端跌进泥里,比如他好几次险些死在战场,比如他率军打退了匈奴……再比如,他十五年后竟还能回到京城。
还有,他居然救下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可谓是红颜祸水。她固然有倾城容貌,却是蛇蝎心肠,她惯会装模作样,撒起谎来眼睛也不眨一下,仗着貌美恣意妄为,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甚至栽赃嫁祸也不在话下。
可偏偏就是这么个女人,略微撒娇卖乖,他竟会原谅了她的所作所为!
其他事渐渐被抛在脑后,拓跋泰现在满脑子都想的是崔晚晚,她的一颦一笑,她的乌发云裳,甚至她贴在他掌心的一双玉足……
不知不觉间,他又走到了摘星楼。
传言这座拔地而起的宫殿是专程为她修建的,只因她说了句“若攀星辰去,挥手缅含情”,元启便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地建了摘星楼。
对着元启,她是否也是这般娇嗔妩媚?
拓跋泰猜想着,心中腾起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闷气。这时,他突然瞥见一个穿黑色斗篷的身影从侧门进了摘星楼,而且很快就隐入黑夜之中。
来不及多想,拓跋泰赶紧跟了上去。
黑影疾步匆匆,拓跋泰悄然尾随,发现此人对摘星楼极为熟悉,一路犹入无人之境,竟没有遇到任何守卫。他疑窦丛生,暗自思忖不可打草惊蛇,于是静观其变。
摘星楼除了贵妃寝殿,还有数间房屋,黑影来到一处不起眼的侧殿,只见他脚步微顿,回过头谨慎查看身后。虽然斗篷帽檐盖住了此人大半张脸,但拓跋泰还是看清了此人的下颔以及颈部喉结。
应是个年轻男子,而且从走路姿势来看,绝非宦官内侍。
拓跋泰藏身于墙柱之后,并未让其发觉,男子确认无虞,方小心推开殿门潜进去,接着原本漆黑一片的侧殿亮起微微烛光,似有男女低语。
拓跋泰等待片刻才弯腰潜近,紧靠墙壁站立,接着侧头拨开窗户一条缝隙。
殿中一男一女相拥而立,男子背对着他还是看不清脸,可那女子竟是崔晚晚。
崔晚晚才从男人怀里抬起头来,她好似哭过,睫毛还是湿的,娇嗔道:“这么久不来看我,真是的!”
她举起粉拳佯装要打,但还是没舍得落下,男人怜爱地摸了摸她头顶,还为她拭去腮边泪水。她破涕为笑,亲热拉着男人往内室方向走。
“来,我给你看……”
相识以来,崔晚晚是艳色无双的,也自有娇妩风情,但拓跋泰从未见过她如此刻这般,居然露出小女儿的娇憨神态,此情此景让他颇觉讽刺。
他握了握拳头,想再靠近些听,脑海中不断说服自己,这并非是他不够君子,而是这两人深夜密会,万一是在谋划些什么,岂非坏了大计。可即便如此,拓跋泰还是觉得自己难以心平气和,胸口似有一团火,愈烧愈烈。
“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