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康宁殿,太后小憩醒来,一行人伏侍梳洗罢,用着下午茶,宫女锦纹急匆匆来报:“太后,林婕妤出事了!”
太后眼皮一突,强自镇定:“怎地了?”
锦纹愁云面目道:“用罢午膳在院子里散步,凭空忽坠下一只血淋淋将死的大雁,恰掷在她脚上,骇惊的大大摔了一跤,见红了,人也晕厥了过去。”
太后眼眸一沉,微不可闻地闪过寒芒:“有人不想她诞下这胎,无知蠢物!明明怀的公主,也值得这番下作!”
锦纹道:“那雁在地上扑棱了好一会子才断气,把昕薇馆的宫人们吓得不轻,这会子拿到了太医署查验,试了银针,无有毒,为箭矢所伤,不过检出喙中含着致幻致哑的药粉,想是不想大雁挣扎发声,外墙抛进可能较大,可叹当时值哨的内监都在耳房用饭,无人路过可见。”
太后冷笑:“既要行凶,自然布置的天衣无缝,林婕妤如何了?”
锦纹道:“已醒了,郑太医施了金针,又服了紧急保胎的丸药,出血不大,没伤了胎胞,幸而摔地时手臂吃力,垫在了身子底下,手腕错了位,人惊吓得狠了,一直淌泪,柔怯怯,怪可怜见的。”
太后长吁一口气:“胎儿无事便好,是个有急智的,也聪慧,不枉皇帝宠爱她。”
锦纹又道:“皇后娘娘一直守着,亲喂的药,也陪着流泪,奴婢回来时,陛下銮驾也到了。”
太后起身:“哀家也去瞧瞧。”
昕薇馆芳尘堂,西侧一个圆月形的落地隔窗扇,挂着水晶珠帘,直通后头的小院,院中百卉含英,锦花绣草簇簇,花卉局又挪来了许多新开的山茶和芍药,有风吹来,香气袭人,帘动叮咚。帘下置着一架凤首箜篌,旁边一个绣白玉兰的素织罗蒲团。
一身明黄龙衮的皇帝坐在琉璃榻边,女子面白如纸,额头挂着几滴冷汗珠,身躯半倚着皇帝臂膀瑟瑟发抖,如寒风中的小草,右臂缚着白纱吊在颈上,细细地啜泣着,梨花带雨打湿皇帝的袍角,虽服了药丸,疼痛止消了大半,可那灼辣辣的滋味依旧啃噬的痛苦难耐。皇帝静静抱着她,眼底隐隐淌着疼惜。
皇后在旁也不停用帕子拭泪,门外传唤太后圣驾至,皇帝连忙起身,林婕妤也挣扎着起被皇帝按住了肩,对她示以手势,太后忧心忡忡地进来,皇帝和皇后分别请了安,林婕妤强撑着要行礼,太后忙近前阻止:“我的儿,可莫动弹,仔细闪腰。”
林婕妤颔首应是,满目泪娟娟,我见犹怜,太后坐到塌边,瞧了瞧伤势,啧啧心疼道:“可受苦了,不知哪个混球猎伤了雁,恰就落在了你院中,疼煞了吧?”
林婕妤蜻蜓啄水般点点头,含着哽噎:“只要龙胎无恙,便是嫔妾断指残臂也值得。”
太后拍拍她的另一只手:“好个知书达理的孩子,又有才华,这婕妤的位份委实屈就了你。”转头向皇后,语气立刻带了威严:“晋升她为充媛罢。”
皇后立刻愁云尽消,喜滋滋道:“臣妾这就让人去通知六尚局省准备。”
林婕妤低眸,恬淡宠辱不惊,皇帝忽然道:“不着急,待她好了再册封也不迟,或等孩儿诞下。”
皇后点头应是,心头掠过一阵寒意,直向四肢百骸漫去,依旧笑望着林婕妤,投去一个安慰的眼神,太后也道:“是了,你现在不能走动,以后几月怕都要卧床,待孩儿出来再行册封礼,不过哀家即说了,今日以后你便是充媛了。”
林充媛又谢恩,太后转对皇帝,嗔怪道:“你也是当爹的人了,该知道这关头谁轻谁重,瑜儿病后初愈,不好一直让她侍寝,她向来善解大义,不会计较这个,那慕容充仪生的妖精模样,哀家一见就不喜欢,你平时宠她也便罢了,此时皇嗣最重,近几日多多来陪陪纯涵,女人生育不易,好歹让她心情舒畅些,以保将来生产顺利。”
皇帝拱手:“儿子知道了。”
皇后翼翼期期道:“臣妾有个请求不知当不当讲?”
太后道:“直说无妨,只要对龙胎有益,哀家无有不允的。”
皇后福一福:“林妹妹那日与臣妾说,自来了宫里近一年有余,未曾与母亲见得一面,母女情深,日夜思念的紧,臣妾感同身受,望请太后和陛下体恤,将林家姨娘接进宫里来,小住些时日,以慰藉妹妹思念之心,略当尽尽孝道。”
林充媛心跳加快,几乎要对皇后伏地膜拜,泪水猛然滚滚急流涌下,瞬间淋湿了下颔,紧紧咬唇,强忍着却怎么也克制不住。
自来有有品阶的外命妇才可奉诏入内廷,参加宫中节庆大典,俱是正室诰命,从正一品国夫人到九品孺人,本朝诰命皆为公卿士大夫官眷荫封,或妃御九嫔之上的母家敕封,授霞帔凤冠,册以诰书,钤以印鉴,享俸禄,二品郡夫人以上出行有仪仗,妾室无资格受封。林纯涵父亲正是林国公林鉴,母亲只是一个通房,且林国公内宠众多,女儿也多,从不受正眼相待,自幼在下房长大,当成半个奴婢,自偶然窥见天颜有幸入宫之后母亲才得了抬举,升了姨娘,脱了奴籍,但为妾仍是微贱之身,无踏入宫门的资格。
太后略一沉思,叹息道:“哪有女儿不惦记母亲的,人之常情,也罢,宫中就破一回例,就说是哀家的懿旨,让内侍省安排去林公府接人罢,产期将近,即来了也莫去,徒增离别伤感,索性待林充媛产娩完再归。”
林充媛感动至极,一时只觉做梦一般,竟不敢相信,动了动要起身给太后谢恩,又被劝住,久久热泪涕盈。
皇后看向皇帝,皇帝在看着林充媛,将她每个细微的表情纳入眼中,道:“朕同意,皇后尽去办吧。”
两日后,林周氏姨娘便进了宫,一顶软轿抬入了昕薇馆,一路掀帘张望,直感叹阆苑琼宇,果然神仙住的好地方,林充媛还不能下地,母女相见,相拥而泣,直如几世未见,一个哽着声问可去给太后和皇后叩首请安了,一个答去过了,赏赐了许多金玉绫罗。哭了会子,惦记龙胎便收住了。
屏退宫人,对着伤了的胳膊掉泪,又抚摸着女儿圆滚滚的肚皮,忆起前景,比作今时,诚然天上地下之别,不由叹:“我儿竟是这般有福气的!谁能想到那日襄王府大宴你能遇见皇上,那样多的女子,姹紫嫣红,偏就我儿入了圣眼,果然福泽深厚的,打小娘就明白,我儿这番美貌,定是贵人之身,果不其然,可笑你那几个姐妹恨得眼珠子都红了,大姑娘做了襄王妃又如何,再金贵也是外命妇,见了你得请安,见了我也客客气气的叫声姨娘,还有丁家,是如何刁难你,嫌你是通房出的,百般挑剔刻薄不肯允婚,如今怎样,傻眼了,真真扬眉吐气!”
林充媛问:“现在还有人欺负你吗?”
林母冷哼一声,答:“哪个还敢?你做了娘娘那一天,她们全跑来奉承,送了一屋子好东西。吃饭也让我跟着上桌了,坐在你爹旁边,和太太并齐,享受着她们侍奉,娘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做了主子,你爹说若你诞下的是皇子,便抬我做如夫人。”
林充媛欣慰地垂泪:“女儿发誓,拼尽这身肉也要娘终身安荣!”
林母拍拍她的手:“你爹隔三差五便来我房里宿着,还常常对我说,以后这阖家子便要仰仗你的肚子了,临来前再三要我告诫你,深宫不易,务必小心固宠。”
林充媛淡然道:“女儿醒的。”
林母扶着心口:“那天听说你摔了可把娘吓煞了,你爹脸色也变了,后来又说龙胎保住了,这才把心放下来。”
林充媛道:“女儿这几天夜夜梦魇,幸好皇上在,他抱着我,哄着我,便觉着什么都不怕了。”
林母欣喜:“果然是个怜香惜玉的。”
林充媛黯然道:“他是对女儿很好,从进宫那天就很好,可我总觉着他太难捉摸了,丝毫猜不透他的喜怒爱好。”
林母望着女儿沉默半晌,道:“你爹说的我也懂,这宫里比我们国公府复杂的多,美人车载斗量,花多迷眼,后妃哪个不是有家世的,都说六宫最得宠的是宸妃,慕容充仪次之,你排了第三,其他只能沾些零碎雨露,那宸妃咱们比不得,人家是皇上的青梅竹马,慕容充仪那儿你倒是可以争一争,都是庶女,无需怕她。”
林充媛失落地垂头,好一会儿才道:“慕容充仪生的花容月貌,歌喉美,又擅百件乐器,女儿.......怕争不过,能保住现在已是不易,只盼孩儿生下来这容貌不要损了,腰身能恢复如初。”
林母问:“皇上这几日一直宿在你这儿的,你身子不能侍寝,也算难得了,可仔细下头的宫女,别叫狐媚子钻了空子。”
正说着,昌明殿内侍监小栋子来送口谕,说今夜陛下不来昕薇馆,慕容充仪小恙,让充媛娘娘早些安寝。
林充媛眼底一热,不愿当着母亲的面流泪,苦笑道:“也好,今夜我与娘睡,我们说说私房话。”林母低叹一声,强掩失落:“贵眷们都传说这隆兴皇帝是个俊美男子,原想着今日可瞻瞻天颜,说句僭越的,我这丈母娘还没见过这金贵的女婿呢。”林充媛安慰:“太后亲下懿旨让您在宫里长住,还怕没有机会,过几日他会来的。”
第16章 磊磊一心人,离离十星岁^……
是夜,皇帝下了肩辇步入瑶琨殿。
忽觉内殿灯光微暗,正纳罕间一双香软的玉臂从背后绕住了腰,女子身着大红广袖抹胸寝衣,披着发,雪脯半坦,锁骨全副呈现出来,身上脂粉香浓烈,皇帝不由笑:“爱妃,别闹了,险些嚇朕一跳。”
女子嘤咛一笑,松开手臂,兰指优雅地半遮面,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三分妩媚,七分柔情,颊边的大酒窝更添了几分娇俏,整个人如池上新开的红蕖,丰姿艳质,妖娆亭亭,美的炽烈。“陛下饮酒了?”
皇帝挽着她的手走进内寝殿,坐到花梨木浮雕美人榻上,温和道:“于太师今日寿诞,朕去赴宴了,自然要敬酒的,也没饮多少。”
宫人们点亮余下的灯,室内骤然明亮起来,皇帝这才适应了。
女子声线如莺,吐字婉转:“于太师六十高寿了罢?”皇帝点头:“刚满花甲,去岁已过了整寿,今年只作忻庆,两位恩师教导朕二十余载,呕心沥血,劳苦功高,于老师近一年里几番递辞呈要致仕,被朕拒了,朕心中甚是不舍,想再留他几年,命齐州加急督建宅邸,就在峄山脚下,恩师自来向往那儿的碑刻,与孔孟古迹相伴,山清水晏,风光秀峙,想来适宜颐神养寿。”
女子坐到了皇帝腿上,芊芊素手勾住他的颈,“陛下好多天没理会臣妾了,妾每日以泪洗面。”
皇帝笑:“就知你是诳朕的,不是说染了咳疾么?怎生半天不听你咳一声?”
女子掩口咳了几声,撒娇道:“见到陛下就痊愈了,陛下是臣妾的救命良方,可治百病。”皇帝又笑:“那以后你真病了可不许用药,也不许叫御医,朕来看你,你便立时好了,不好仔细朕惩罚你。”女子嘴巴一嘟,眸中立刻泫然欲泣,委屈道:“陛下欺负人,妾这回得的相思病嘛。”皇帝依旧笑着:“是吗?”女子抓起皇帝一只手放到半露的胸前,媚眼如丝:“陛下可摸摸,妾的心是不是炽热赤诚的。”
指下肌肤腻滑温热,指肚忽触到了一个物什,触手生润,不禁好奇,拿起细看,是一个的鸡心形状的绿玉镶金小锁,小巧玲珑,绕颈细碎的金线链子,玉质翠碧剔透,刻着瓣莲纹,只见正面镌刻着“慕容”两个梅花篆小字,反面是“芷娇”二字,却是簪花体。不禁问:“你的小字是芷娇?”
女子含羞点头,道:“妾闺名一个“艳”字,出自梅尧臣的‘灼灼有芳艳’,及笄那年又取了‘芷娇’为表字,爹爹说,衡芷娇艾,女儿家便该有岸芷汀兰的品格,与水陆之花的风姿。我们慕容家的女儿每个都有不同的闺名和表字,皆有一个这样的玉锁,只是玉色花纹不同,皆为先祖母所赠,自襁褓时便戴在了身上,待及笄再行二次铭刻。”
皇帝拇指婆娑着那玉锁上的字:“你祖母心意深重,是要你们个个知书识理,有林下风致。”
女子娇媚地点一点下颔:“祖母说,慕容氏虽镇守藩地,从武职之谋,然前身为河东书斋,祖父在前朝时曾中过科举,入了翰林,只是生不暇时,赶上了礼坏乐崩,豺狼塞路的世道,白璧遇青蝇,心灰意冷之下才倒冠落佩,回了河东做一刀笔小吏,后太.祖皇帝立世,便弃笔从戎抛家舍业前去投谒,做了军师,那年□□收复宿州,荡山之战大雪封山,大军被困十数日,粮草短缺,人困马乏,雪化时战机已过,遭了合围,祖父为掩护突围中了连矢,全身成了蜂窝,最终马革裹尸。祖母年轻守寡,靠给人缝补浆洗、拾柴倒香艰难糊口度日,养育着五子一女,苦苦撑到了开国,得了敕封,苦尽甘来,家训曰,祖德莫烬,创业艰难,后世子孙亦不能忘记书香门第的根本,耕读不辍,修身传家。”
皇帝由衷道:“你祖父母皆是深明大义之人,令朕敬佩。”
女子勾着皇帝的颈,笑的动人:“妾也是深明大义之人,陛下要什么妾都给得,要妾的心肝也摘得,陛下不信可试试看。”
皇帝微笑道:“淡极始知花更艳,爱妃人如其名!扈江离与辟芷兮,知韶光而慕少艾,这样好的名字!你爹爹很是疼爱你吧?”
女子知他会问,却从不敢隐瞒,,讪讪道:“爹爹更疼爱嫡生的长姐,自小读书教习俱是长姐为先,好东西也是长姐先挑,后来长姐出嫁了他便疼爱外室姨娘生的七妹妹,后来又疼爱温氏姨娘生的十五妹,因是他的老来女,我娘只是个庶妾,年纪渐长,又不懂得谄媚,所以.....不怎么得宠爱。”
皇帝眼中闪着疑问,揽住女子的纤腰:“既如此,为何是你被送到了中京?你行五,你七妹妹应当比你年纪小,莫不是她不如你美?”
女子心头一阵慌乱,极力掩饰,这个男人就是有这样的本事,能从字里行间听出蛛丝马迹来,娇嗔道:“陛下竟惦记起臣妾的妹妹来了,臣妾好生吃醋,臣妾不依,臣妾不依。”
皇帝捏一捏她的脸颊,调笑道:“这么说你是怕朕惦记你七妹妹了,如此看来,容貌定在你之上,殊不知是何等的绝色佳人,令朕好生向往。”
女子连忙道:“我七妹妹的生母出身不好,乃勾栏贱籍,不堪为妃御之选。”皇帝笑了一下,转而问:“朕只知你家中成年的兄长有三,却不知姐妹几个,告诉朕,你还有几个弟妹?都多大了?是不是和你一样美?”
女子羞恼的满脸通红,几乎和身上的衣色一般了:“妾......之下还有八个小妹,夭折了一个八妹,养在外头一个十一妹,妾来时成人的只有六妹和七妹,如今算来九妹和十妹也及笄了,六妹早已嫁了人,七妹妹待字闺中,父亲来信说九妹刚定了亲,是宪台彭御史家的次子,其他的都尚年幼,另一对孪生幼弟,还是总角的年纪。”
皇帝依然笑着,知她窘迫。也无心再打趣她,转移话锋。“你父也逾花甲了罢?”
女子点头:“已过了整寿。”“想不想家?”“.......有时想,有时不想,只要陛下在臣妾身边,臣妾就不想的,陛下在的地方才是妾的归属。”
这番话说的柔情万种,女子心想,皇帝必然动容,凭他是怎样男人都会动容的。皇帝却道:“可惜无缘与慕容卿见得一面,你从前说他也是饱读诗书的儒士,喜爱清净雅致,擅临魏碑帖,却不知他爱看什么书?爱做什么消遣?朕好聊表寸心。”
女子的心直往无名的地方坠了下去,空余失落,又不敢不回答,只好说:“父亲前些年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飞升成仙,自后便当了真,入了净明道,茹素静斋,时常闭关修炼,平素也只看些黄老之书。”
皇帝眼睫一闪。“卿果然是品格高尚之人,仙道风骨,朕不胜向往。”女子颔首:“不敢,家父若听到这番赞誉,不知何等闻宠若惊。”
“朕晋你做昭仪吧,九嫔之首。”皇帝忽然道。
女子大惊一下,以为自己幻听了:“臣妾......臣妾......不敢......”皇帝言:“九嫔以上的母家敕封诰命,照例只嫡母受封,你嫡母已是郡夫人,虽说妾室不可殊荣,可只要朕下旨,便没有不能开的先例,即日起封你母亲为四品恭人。”
女子瞧着皇帝坚毅的眉峰,再三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旋即喜上眉梢,起身伏地大叩,激奋不能自抑:“臣妾谢主隆恩!”心想自己的梦想竟顷刻之间实现,原以为还要经营许多年,果然一切都值得。这惊喜像是从天上劈头盖脸咋下来的,一时有些难以克化。又叹皇帝思维转化太快,如闪电一般,直教人难望其项背。
“起来罢。”
女子款款起身,笑意妩媚,眼波欲流:“妾今夜必全心全力伏侍陛下!以偿天恩!”说着,将衣领褪去一边,露出乳脂般的香肩。皇帝似是有些疲累,两指按揉着眉心,说道:“酒气有些上头,朕想听你鼓瑟,弹唱一套《满庭芳》罢。”
翌日,正在和母亲进早膳的林纯涵听到慕容氏晋升昭仪生母封诰的消息,沉默了半晌没有说话,林母担心的看着女儿,心中埋怨皇帝不公,一味宠幸狐媚子,女儿身怀龙胎却只进了个充媛,还在下等世妇的圈子打转,狐媚子连个蛋都没下,处处压了女儿一头,唱几首曲子就被晋了昭仪,九嫔以昭仪为尊,仅次四妃之下,以后女儿即便晋升九嫔也在其之后,见了还要行礼,好不气煞人!
林纯涵右手搅动着碗里的燕窝,怕母忧心,淡然一笑,道:“娘放心,女儿无妨,他说过不叫女儿在别人面前卑躬屈膝的。”林母满面愁苦:“可这高位都被人占了呀,还能盼着她们老死了你后来居上不成,得等到何年何月啊,女人的好时候就这么几年,人老色衰了,只有枯坐冷宫的时日。”
“高处......还有位子。”林纯涵若有所思。
昌明殿东侧殿御书房,皇帝方下了早朝,伸臂被围拥着换下通天冠绛纱袍,另换上一件水天色嘉禾纹袍子,腰系九龙方玉带銙,束发玉冠。坐到御案后头,拿起笔,瞧着一个奏疏,蘸抱了朱砂,刚写了几字,小柱子进来问:“陛下,早膳您没动,这会子用些素粥小食罢?”
皇帝笔下猛然停了下来,忍了好一会儿,眉头皱了起来,小柱子瞧着情形不对,急急喊人拿盆盂,端到皇帝跟前,皇帝倾身就着“哇啦”吐了出来,连着大吐特吐,搜肠刮肚一般。
待呕得胸口舒服了,漱过口,手掌贴住额头,闭着双目,指尖揉着鬓穴,摆摆手,示意众人退下,独自在御案后。
第17章 磊磊一心人,离离十星岁(2……
这一夜正是中旬十六,月波凝睇,玉壶天近。
山里的夜格外静谧,月朗则星稀,寥寥星子洒布在黑漆夜空,紫藤树下一地厚厚的落英,虫儿在不知名的地方啁啁。
少女肩倚着三人怀抱粗的着紫藤树,身着云色雪缎睡衣,长发披在一边肩头,微微仰颚望着星空,眸子静恬安详,脉脉倒映着皓月璨璨,吹着一管两寸长的紫玉萧,比俗常的箫管细了一倍,称之为寸萧。
箫声清远,一音一调,忽而泉石泠泠,忽而阳春白雪,静夜中分外嘹朗,流风回云,萦绕百转,震得紫藤花悠悠纷落。
道姑披着月华走来。
少女耳尖,听到鞋履踏花的声音,急忙起身搀扶,“师傅。”道姑在一旁的藤椅坐下,一只手自袖中缓缓探出,五指如冬霜中的干柴,已知是病入膏肓了,抚摸那玉箫的竹纹:“这《雾失楼台》本凄迷惆怅,悲喜皆在无和有之间,出你之手竟十分明丽清快,仿佛世间万般纷扰愁绪,皆如浮云化风,不为羁绊,可见吾的茜儿心无桎梏,坦荡磊落,不枉为师的教导。”
少女莞然一笑,伸手拢发,诚挚道:“徒儿势必一生不忘师傅和两位师姑的教诲,做一心怀正气之人,踏日星河岳之途,行光明浩然之路。”
道姑握住她的手:“吾心甚慰,终不负衍行大师所托。”
少女一直不明白师傅说的衍行大师是谁,和自己有何关系,为甚被他托付,从前问过师傅几次,师傅也未说了然,只当闲听,不再细究徒添烦恼。她又仰眸望月,指着天际,北斗方向一颗十分亮璀的星子在众星拱绕之中熠熠闪烁,周边又围着一大堆忽亮忽暗的小星,像甩不开似的,不禁奇怪,问:“那有一颗又大又亮,像宝石一般,却不知是什么星?”
道姑答:“为师略识得一些星象,那便是传说中的紫微垣北极,主紫宫中的当权者,且看如此清辉明曜,想这俗世的君主,是一位开明之主。”
少女“哦”了一声,兴致缺缺,只不知为何又多看了几眼,她还以以为是师傅从前说的什么新的太垣恒星呢,转身回堂屋,拿出师傅日常用的绿玉瓯,沏上一盏柳芽新茶,氤氲袅袅,方是她寅卯时刻上山采撷的露水。
“茜儿,你家中今日又有书信到了,这次为你父亲所书,说你母亲与兄长已在来的路上,五六日便可至,要接你归家了。”
少女眉头紧紧锁起来。
“明日起你便收拾箱笼包裹,待他们来了,随你母亲回淮扬城去罢,和你的家人在一起。”道姑说。
少女眼中猛然布上了清泪,语声哽咽:“师傅......我舍不得离开你......舍不得离开妙真.......我喜爱这里......我宁可一生留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