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宋沁无法原谅父皇对她与哥哥的忽视,要么别生他们,生了却不养,不给他们应有的地位与待遇,这样的男人,算什么父亲?
昭元帝看着女儿冷漠的脸,苦笑道:“父皇对不起你们,也不求你们原谅,只是你还年轻,父皇会交待你二哥,让他重新替你物色一个好夫婿,父皇希望你能遇到一个真心喜欢你的驸马,你们俩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
一直到昭元帝让她退下,宋沁都没有回应半个字。
昭元帝第二见的是宋湘、徐简。
宋湘有了身孕,昭元帝没让她跪,也没有说太多,只嘱咐徐简好好照顾宋湘。
昭元帝第三见的,是康王一家三口,然后又与康王单独说了几句话:“你大哥是重情守义之人,只要你们认命,以后不做糊涂事,他不会苛待你们。”
康王叩首道:“父皇放心,儿臣知道该怎么做。”
昭元帝很想问问儿子会不会怨恨自己,可问了又有什么意义。
接下来,昭元帝见的是宋池。
昭元帝有些累了,让宋池扶他躺下,歇了会儿才对宋池道:“子渊,江山交给你朕很放心,只希望你看在伯父真心悔过的份上,善待阿澈、阿沁,尤其是阿沁,她不太懂事,若她犯了错,你……”
宋池接过话道:“伯父,阿沁是您的骨肉,便是我的堂妹,无论她如何冒犯我,我都会保她一生富贵,二弟亦是如此。”
他没有说不会责罚二人,只是就算责罚,他也不会赶尽杀绝。
昭元帝笑着点点头:“叫她们娘俩进来吧,你也陪着她们。”
宋池已经猜到了,外面候着的小辈皇亲当中,只有虞宁初与女儿还未进来过。
他出去片刻,然后抱着女儿,引着虞宁初来到帝王的龙榻前。
从虞宁初出现的瞬间,昭元帝的目光就落到了她的脸上。
他默默地看着这张熟悉明丽的脸,直到泪水滑落,直到目光模糊,直到一切都归于黑暗。
是日,在位仅三年的昭元帝因病早逝,太子宋池奉天承运,继位称帝。
第128章 (帝后恩爱)
昭元帝驾崩于九月,一个月的国丧解除后,京城下了一场大雪。
瑞雪兆丰年,这是吉兆。
新帝宋池并没有昭元帝刚登基时那么繁忙。
如果将大周的江山比成一棵树,正德帝留给昭元帝的是一棵长满蠹虫的树,随时都有可能耗尽元气轰然坍塌,而昭元帝在位的三年里,他几乎时时刻刻都在抓出这些蠹虫,一边治虫一边修剪着枝干。所以,当昭元帝病逝时,他留给侄子宋池的,是一棵重新焕发出郁郁生机的参天大树,宋池只需要维护树的正常生长,不用再大动干戈。
江山稳固,宋池又参与政事多年,虽然年轻却绝非朝臣可欺的无知新帝,他这番登基,也便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朝臣们并不敢看轻宋池,兢兢业业地辅佐着帝王,只是,宋池在政事上无可指摘,后宫可太冷清了些。
陆续有大臣劝谏宋池选妃充盈后宫。
宋池积着这些折子,积攒的差不多了,年前最后一次朝会上,宋池将这些折子都拿了出来,用一副与群臣闲聊家常的语气道:“朕生于太原的晋王府,朕的伯父是爱妻之人,从未纳妾,朕的父亲亦是痴情之人,太后去世,他老人家宁可自断红尘,也不肯再娶。后来朕长于护国公府,沈家有男子无后不得纳妾之家风,朕亦深以为然。故而,朕迎娶皇后时曾许下承诺,今生只她一妻,绝不纳妾或收用通房,朕不愿做背信弃义之人,后宫之事,也请诸位爱卿不必再劝。”
大臣们闻言,不由地看向沈二爷、沈三爷。
沈二爷是沈家人,亦是长公主的驸马,在众臣复杂的注视下,沈二爷摸着自己的便便大腹,颔首道:“皇上所言不虚,先帝与太上皇都是痴情之人,我沈家男儿也从不纳妾,皇上耳濡目染,再加上与皇后伉俪情深,你们就不要再逼皇上逆心而为了,皇上无后宫之扰,才能全心全意地处理朝政嘛。”
沈三爷是皇后的亲舅舅,他不方便多言,反正话已经被兄长说了,他只是谦逊地垂眸而立。
那位曾经帮徐简出力揭发前驸马李锡之丑事的御史孙清又开始耿直了,出言道:“话虽如此,皇后膝下无子,只有一位公主,为了皇家子嗣,皇后也该谅解皇上,主动劝说皇上纳妃,才为贤后之典范。”
沈三爷不爱听了,侧身对孙御史道:“皇后与皇上成亲才三载,皇后无子这话,孙大人未必说得过早。”
孙清还要再说,宋池抬手,示意他不用多言,道:“朕还年轻,子嗣不急,况且朕心中只有皇后一人,皇后若劝我纳妃,便是要朕做朕不喜之事,一个时时给夫君添堵的妻子,又算什么贤后?如今,皇后待朕温柔,呵护备至,使朕见之便能展露欢颜,无琐事烦忧,在朕眼里,这样的皇后就是贤后,诸位以为如何?”
沈二爷第一个道:“皇上明鉴,皇后大贤!”
于是其他臣子也都附庸起来,一边行礼一边口呼皇后大贤。
孙清讨了个没趣,只好暂且压下这口气,寻思着过完年他再来规劝皇上。
朝会结束,宋池与大臣们一起,都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年假。
“父皇!”
乾明宫后殿,明珠小公主正在跟娘亲、宫女们玩捉迷藏,看到宋池,小公主便跑了过来。
宋池一把将女儿抱了起来,冬天天冷,小公主穿得像个棉球,分量也加了不少,沉甸甸的。
“母后呢?”宋池扫眼堂屋,问。
小公主:“藏起来了,去找!”
宋池就抱着女儿去了殿内,最后在书房的门后找到了虞宁初。
“今天怎么这么早?”陪女儿笑过后,虞宁初意外地问宋池。
宋池:“要过年了,大臣们都放假了,没道理我这个皇上还要继续忙。”
虞宁初其实很喜欢宋池这种做皇帝的态度,该忙的时候他绝不沉湎享乐,但该休息的时候,他也绝不会勉强自己。
昭元帝去世地太早,虞宁初真怕宋池也学昭元帝那样过分勤勉,累出一身病来。
虽然如此,宋池还是有些事情要处理,陪娘俩玩了一会儿就去御书房了,吃午饭的时候再过来。
饭后,小公主乖乖跟着嬷嬷去睡觉,宋池也牵着虞宁初去了内殿,坐在宽阔舒适温暖的龙榻上,宋池脱了外袍,对虞宁初道:“肩膀有点酸,你帮我捏捏。”
做皇上肯定比做王爷辛苦,虞宁初不疑有他,脱了鞋子来到他身后跪立着,调整力度帮他捏了起来。
宋池提到了那些请他纳妃的折子,以前他并没有对虞宁初说过,宋湘、长公主等人也不会主动告诉虞宁初给她添堵。
但虞宁初其实早有准备,只是没想到这类折子会来的这么早。
“你怎么说?”她若无其事地继续帮他捏。
宋池侧身,抓住她的手腕将人拉到怀里抱着,笑道:“你猜我怎么说的?”
虞宁初不猜,只是瞪着他。
宋池捏捏她鼓起来的腮,道:“我明告诉他们我这辈子就你一个,让他们不必多言。”
虞宁初:“他们就都听你的了?”
宋池:“有个御史还想反对,说你膝下没有儿子。”
虞宁初脸色微变,瞪宋池瞪得更凶了,她为什么没有儿子,还不是宋池不知从哪弄了那种奇奇怪怪的东西来,阻隔了她受孕。
“今天开始不用了,早点生一个,堵住他们的嘴。”宋池凑到她耳边,笑着道,手也开始乱动。
虞宁初:……
原来他铺垫了那么多,最终只是为了白日荒唐而已。
她就知道,无论他是沈府的表公子后来的郡王端王还是今日的皇帝,该坏的时候他还是那么无赖无耻。
帝后恩爱,次年春天,虞宁初便再次诊出了喜脉。
驸马爷徐简请孙清大人去喝茶,劝孙清不要再盯着后宫的事。
孙清直接将茶碗一放,怒容道:“本官身为御史,便有监察朝事、规劝皇上之责,我也知道,安乐公主与皇后交好,驸马莫非是受了公主与皇后的指使,来游说于我?”
徐简板了脸,正色道:“我是因为与你有些交情,所以劝你不要坏了帝后的恩爱,与公主、娘娘何干?大人休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孙清冷哼:“我倒不知何时与驸马有了交情,罢了,话不投机,告辞!”
说完,孙清拂袖而去。
徐简生了会儿气,后来又想通了,孙清这种人大概不懂情爱为何,他与他计较什么。
四月里,虞尚的前妻、虞宁初的前继母陈氏来到京城时,还没找到四井胡同,先听说了孙御史再次劝谏皇上纳妃而被皇上置之不理一事。
“皇上真是宠爱皇后呢,皇后都怀孕了,皇上宁可忍着私欲也不顺理成章地纳妃。”
“是啊,不过我可听说了,皇后娘娘貌美过人,据说全京城都找不到一个比她更美的人,皇上有了这种美人,又怎么看得上旁人。”
偷听的陈氏便想起了一张十四岁的小美人的脸。
没有人比她更清楚虞宁初的美貌,那孩子,七八岁时就出落地我见犹怜了,很多时候她都怕虞尚会心软重视长女,幸好虞尚从来都不是心软的人。
打听出一双儿女如今都住在四井胡同,陈氏就直接寻过去了,见到虞扬、虞菱兄妹俩,陈氏大哭了一场,说自己被虞尚休弃时是多么不舍得兄妹俩,说虞尚病了那年她多想回到孩子们身边,又怕自己耽误了兄妹俩的前程,宁可装作狠心无情离去,只为了兄妹俩能跟着长姐进京过好日子。
虞扬面无表情地听着,包括虞菱,在温嬷嬷的亲自教导下,这两年也明白了很多道理,更明白当年母亲离开的原因并没有她说得这么好听。
“您不是改嫁了吗,现在回来又为何?”
与女人过招,虞扬不适合开口,虞菱淡淡地问道。
十一岁的姑娘,从小经历又复杂,此时的行事做派,甚至比一些十四五岁的姑娘还要冷静。
陈氏没想到曾经极其依赖自己的女儿,会这么与她说话。
陈氏过来,自然是因为听说了宋池登基虞宁初封后的事,她就想重新嫁给虞尚,哪怕嫁不成,她终究是虞扬虞菱兄妹俩的亲生母亲,孩子们会收留她。兄妹俩可是皇后娘娘的亲弟弟亲妹妹,以后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她跟着儿子,怎么都比留在扬州做一个普通的妇人强。
陈氏还要感谢她的第二任丈夫是个短命鬼,免了她多费功夫离开丈夫。
然而无论陈氏如何巧舌如簧如何悲伤哭泣,虞扬、虞菱都不想再认这个母亲。
温嬷嬷也十分鄙夷陈氏,真正为孩子着想的母亲,是不会在这个时候来京城的,因为陈氏的到来,只会让虞扬兄妹俩在朋友们面前抬不起头。
可陈氏又是兄妹俩的生母,真的将她赶走,外人又会说兄妹俩不孝。
温嬷嬷就进宫去了,将此事禀报虞宁初,请虞宁初拿个主意。
虞宁初很久没听人提过继母陈氏了。
时过境迁,陈氏已经激不起虞宁初的什么情绪,只是,陈氏的到来,会给虞扬兄妹添麻烦。
拜周老的教导与温嬷嬷的看顾,兄妹俩一个聪敏稳重,一个也越来越有闺秀应有的端庄知礼,不该再受生母所累。
虞宁初的办法,是让陈氏做虞尚的妾,陪虞尚去郊外一个庄子居住,只说庄子的环境更适合虞尚养病,如此陈氏随虞尚一起困在庄子上,打扰不到任何人。如果陈氏答应,她可以支配虞尚的那笔银子,如果陈氏拒绝,她最终也只会害得她的亲生儿女颜面尽失,于虞宁初无损。
无论如何,虞宁初对陈氏都很宽容了。
温嬷嬷将虞宁初的话传达给了陈氏。
陈氏不满意,她要的是富贵,要的是被人羡慕,她明明可以作为皇后的继母养尊处优,为何要去庄子上见不得人?
温嬷嬷:“你再闹下去,害得是你的亲生骨肉。”
陈氏笑道:“只要皇后娘娘应了我重新嫁给老爷做正室,我自然不会闹。”
温嬷嬷看向虞扬、虞菱。
虞扬突然道:“父亲已经休了你,绝不会再娶你,你若只是想与我们兄妹团聚,那好,我们随你回扬州。”
他们兄妹已经欠了长姐很多,不该再因为这样的母亲连累长姐。
虞菱咬咬唇,虽然不甘,但若她是长姐,她也不会允许一个曾经差点害死自己的继母重新嫁给父亲,再以继母的身份借孝道耍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