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有生之年竟然能看到孔雀一样骄傲的秦雪昭向她低头认错,姜贞娘面带笑意的喝了一口茶,她知道秦雪昭不是真心认错,不过也无所谓了,离秦雪昭认真认错那天不会太远的。
“以后不要再犯了。”姜贞娘如同一个温和慈爱的长辈,神情淡淡的原谅了她的小辈,至于心里怎么想,姜贞娘唇边的笑意加深不再说话。
忠勤伯府正厅,这次女眷终于来齐了,传旨太监也开始宣读旨意。
懿旨中赏赐了姜贞娘许多金银珠布匹锦缎,直到懿旨的最后尹太后才说明了她真正的意思——吴太妃的身体时好时坏,因为之前因姜贞娘与吴太妃投缘,钦天监的官员也看了,说两人八字相合命数类似,所以让姜贞娘在道观中带发修行,替吴太妃祈福。
道观是好几代之前的皇帝修建的,当时的帝后不愿意最疼爱的小女儿去和亲,他们就干脆为她修建了一座的道观让她暂时出家。当时帝后对公主最是疼爱,道观的建造也非常用心。所以即使几代过去,还是不用担心道观的装潢摆设问题,只是地方有些荒凉罢了。
不过姜贞娘怎么也想不到,她怎么突然就要出家了?
虽说尹太后的旨意里只是让她暂时去道观祈福,不用真正出家,但怎么都有些不对劲。
难道这才是昨晚祁明轩连夜都要偷偷跑到忠勤伯府来看她的真正原因?
他是知道了尹太后想让她出家特意来通知她,还是说这道旨意就是他求来的?
第四十七章 (捉虫) 绿娆夫人
姜贞娘对眼前的情况是真的有些茫然了, 与她有相同想法的是忠勤伯府的其他人。
大夫人她们也对尹太后这道懿旨摸不着头脑,赏不像是赏罚不像是罚,姜贞娘再怎么说也是书香门第出身外人看起来也是高门贵妇,为了给宫里身体不好的太妃祈福, 怎么说也有些折辱身份了。
而且这道懿旨可没有说明时间期限, 说不准她就要在道观中冷冷清清的过一辈子。
大夫人和周氏对视一眼, 都觉得这更像是尹太后对姜贞娘惩罚, 可是为什么呢?两人想到懿旨中提到的吴太妃,心里都有了同一个想法, 不会是吴太妃还在介怀荣王与秦寿楠之间的冲突,故意报复为难姜贞娘吧?
虽然这样显得吴太妃太过于睚眦必报,但是想来想去也没有什么其他理由了。
不管在场的人怎么想, 众人都只能行大礼接了这道稀奇古怪的旨意。
姜贞娘手里握着明黄的懿旨,还没来得及把事情想清楚,传旨太监连忙避开姜贞娘行礼的位置,他稍稍弓着腰恭敬问道:“夫人可还有什么必要的行李需要带上的,往后的夫人不一定有机会回来,您现在可以尽快去整理一下。”
趁着说话的时候,传旨太监背对着众人给姜贞娘展示他袖中一枚玉佩, 玉佩上面雕刻着朝日兰草,上面的雕刻手法与她早上无意发现那枚玉佩如出一撤。
姜贞娘明白祁明轩的意思是让她听从懿旨的安排,她相信祁明轩不会害她, 也重新审视传旨太监的话, 她隐隐有种预感她这一走是真的不会回忠勤伯府了。
姜贞娘颔了颔首:“公公你稍等一下。”
传旨太监见姜贞娘领会了他的意思, 他催促道:“姜夫人,马车就在府外了,钦天监算了时辰, 杂家让手下去帮你收拾东西,莫要误了吉时!”
周氏觉得有些不对:“这么急?”
传旨太监轻飘飘的瞥了她一眼:“事关太妃娘娘的贵体,钦天监算了好几次的时辰,马虎不得。”
姜贞娘听着有些好笑,如果传旨太监说得是真的,这出家架势倒比她出嫁到忠勤伯府时还要讲究。
周氏吃了个软钉子,脸上有些挂不住,秦雪昭凑到周氏身边,她心里也有些莫名的不安,她问道:“娘,我总觉得那里不太寻常。”她不太想让姜贞娘现在离府,总觉得她离开后有什么就会失控了。
可这真要是陛下的主意直接下旨让姜贞娘和离封位才对呀?难不成是宫里的太后娘娘也发现了姜贞娘与陛下的私情了?可这样的惩罚也太轻了吧。
传旨太监一眼就看出秦雪昭的主意,在她开口质疑前说道:“杂家看贵府的小姐似乎对替太妃去道观祈福很有见地,不如就和姜夫人一起去吧,正好做个伴!”
周氏连忙把秦雪昭护着,委婉拒绝了传旨太监的建议。
在知晓祁明轩是知情的时候,姜贞娘心里绷紧的弦就放松下来,她想了想直接对传旨太监说道:“多谢公公好意,我没太多东西要带走,你让下属帮忙把太后给我的赏赐带走就可以了。”
大夫人听到姜贞娘这句话脸色不太好看了,她到不是眼皮浅贪这点赏赐,而是觉得姜贞娘做法不够贤良淑德,在宫里人面前显露出与夫家的不和来。
姜贞娘才懒得搭理大夫人怎么想,她的赏赐就是扔了捐了都不愿意便宜忠勤伯府的人,而且这名义上还是她出家的补偿,秦家拿了也不觉得良心不安?
姜贞娘收拾行李得动作很快,只有两个小包袱,春兰和十六一人拿了一个,传旨太监看着姜贞娘简薄的行李也有些惊讶,不过他没多说什么,回绝了忠勤伯府留他的邀约说道:“时间不早了,既然人也接到了,杂家就回去复命了,无尘子道长还等着姜夫人呢。”
姜贞娘坐上马车后,她问十六:“这是你家主人的安排?”
十六头摇得更拨浪鼓一样:“不是,我没听主人说过有这个安排。”
姜贞娘见十六茫然的神情就知道她是真的不知情也没追问。
不过十六自己却想起常桉告诉她的话,她恍然大悟的说道:“不过,我听说忠勤伯府可能要倒了,说不准主人这么做是为了不牵连到你。”
“忠勤伯府要倒了?这么快吗?”姜贞娘有些惊讶。
十六觑着姜贞娘的神情说道:“夫人你是觉得现在忠勤伯府倒台太快?”
姜贞娘的神情有一瞬间迷茫,她看着自己的白皙干净的手掌喃喃说道:“不是,只是忽然觉得我是不是做得都是无用功?”
十六:“当然不是!”她这才反应过来最晚陛下问她姜贞娘的打算是什么意思了?她当时还奇怪为什么她在问陛下该如何处置忠勤伯府时,陛下会回她说,不急,按照姜夫人的打算走,必要是让暗卫们添一把火就是。
“也没有奴婢说得那么快,只是大理寺在查忠勤伯府的案子而已。”十六连忙解释,姜贞娘吩咐下人做事时没有刻意隐瞒她,十六大致知道姜贞娘在谋划什么,她说道,“夫人放心,你入了道观不方便,但我可以出入道观替你办事。”
十六话刚落,就有一道雄浑低哑的声音说道:“你没机会了,三清道祖才不会允许你这种心不诚的人进道观扰了他的清净。”
十六面上闪过一丝惊喜的神色,马车停了下来,一个穿着黑色劲装男子立在马车前给姜贞娘行礼。
“事发突然委屈夫人了,这是主子让属下交给你的一封信,你看过信后,可以再告诉属下你的打算。”常桉从怀中摸出一封信,信封上是用姜贞娘最熟悉的字迹写着——十三娘亲启几个字。
姜贞娘接过信封马上拆开,信纸上的字迹带着几分仓促,要不是姜贞娘已经很熟悉祁明轩的字迹了,可能有几个字她还认不出来。
姜贞娘一目十行的把书信看完,祁明轩在上面写到他有急事必须要离开京城一趟,他担心她的安危,不放心她一人待在忠勤伯府,匆忙之下只能托付吴太妃用祈福的懿旨把她接出来。道观里会有人假冒她的身份,所有人都会以为她尚在京城,就算真的有人想对她不利,也伤不到她。现在他安排好了两处地方,一个是梧州别宫,他已经安排好她的身份,只需要她在别宫待差不多一个月,他自然会带她回京。二就是去信阳,可能要委屈她一下,假扮其他人的身份。
姜贞娘看完信后,她动了动嘴唇问道:“他要去哪里?”这次她没用荣王而是说得他。
常桉恭敬的问道:“主子会从去梧州的路上中途改道去信阳。”昨夜宫里接到的消息是,祁明轩瞒着所有人派去信阳暗访密探的官员死在了太原,而曹御史依然毫发无损却没传回来任何有用的消息。
这么不寻常的情况更显得信阳波诡云谲了,一大早祁明轩就把祁星河叫来议事,祁星河听完事情原委,神情也不再轻松,他再次请命去信阳,却听到祁明轩说道:“荣王可以去,但是你不能去。”
祁星河还没听懂祁明轩的话,就听见祁明轩说他要带着朝臣去梧州避暑。
“避暑?”祁星河还在疑惑,梧州位于凉州和太原中部,先帝在位时是在此地修建了一个豪华别宫,但是都什么时候五哥竟然还想着避暑。
祁明轩负手站在桌前,他看着祁星河的眼睛说道:“七弟,你去梧州,我去信阳。”
祁星河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不行,信阳太危险了!七哥你不能去冒险。”
祁明轩淡淡的说:“只要你用梧州的动静牵制住的太原的注意力,那么荣王的身份会很安全。”
祁星河说不出反驳的话,他总不能说荣王的身份还是可能会有危险,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而且若不是祁明轩信任他,也不会把这么机密的事情嘱托给他。
还没等祁星河想出对策,就听到祁明轩认真说道:“再说,以现在信阳王的胆子,更危险的地方可能是梧州!”
祁星河听懂了信阳王可能会谋反的潜台词,看着桌案上的地图,眉头紧缩,被祁明轩一提醒,他也有相似的担忧,梧州别宫环山,要是有人马把别宫封锁了,到时候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两人商议了半个时辰,才大致商讨出对策来。
姜贞娘之前也听说过信阳的事情,荣王因为这件事被朝臣攻讦过,她合上信纸问道:“如果我去信阳会拖累到他吗?”
常桉顿了顿,这个问题他没办法回答,是与不是都不是他能回答的,他只能开口道:“主子身边还没有合适的人选,来假扮这个人。”
姜贞娘看着潦草的字迹忽然就笑了,祁明轩若是不想她去信阳,根本不会把信阳也写在信纸上还让她选择,他要是不说,她根本不会知道他去了哪。
“信阳,带我去信阳吧。”姜贞娘弯了弯唇角,还是选择了祁明轩想让她去的地方。
常桉的表情没什么变化,继续开口说道:“夫人这次需要你假扮的是荣王府中的绿娆夫人,她没出过京城也鲜少在人前露面,等会儿属下让十六给你讲一讲绿娆夫人的生平,夫人你尽可能把这些消息记住了。十六经验太浅,这行她不能继续跟着你的身边了,夫人你要万事小心。”
姜贞娘神情怔楞了一瞬,她垂下眼,荣王府的绿娆夫人啊,她听说过这个女人,她是荣王的宠姬。
只要是关心荣王的人都会知道这个绿娆夫人,传言中她容色倾城,荣王对她爱如珍宝很少让她抛头露面,不过她声名在外的原因,不仅是她是成功住进的荣王府的女人,更因为她还是一个寡妇。
姜贞娘忽然有些好奇,真正的绿娆夫人是什么样的人,以寡妇的身份被荣王光明正大的迎进府中,荣王是真的宠爱她吧?
第四十八章 阿容离她更近
姜贞娘一个人坐在一辆精致的马车中, 之前那辆马车行到京郊的时候姜贞娘就换了辆马车乘坐,而十六和春兰则坐着之前的马车去了道观,这样就算有人想去道观里去见姜贞娘也不至于露馅。
姜贞娘的头靠在马车车壁上,她闭着眼, 脑海中回忆着十六给她讲过得关于绿娆夫人的事情。
曾经她还没与祁明轩有这么深的纠葛时, 她还以绿娆夫人的成功事迹来给自己增添勇气, 但事过境迁, 再次听到绿娆夫人的名字,让她心里的感情有些微妙。
如果不是十六告诉她, 她都不知晓原来绿娆夫人是前工部尚书的小女儿,几年前因为一场贪墨案,前工部尚书替先帝背了黑锅, 朝政们都知晓赈灾的银两被太监贪墨最后是进了先帝的私库里,但这件事不能细查,干脆就查到工部尚书处就到此为止了。
当时绿娆夫人早已定下亲事,其父在先帝让刑部开始查贪墨案时就有所预料,想把小女儿嫁出去,成亲日期将近朝臣们都嗅到了风声,订好亲事那家不想被牵连就想反悔, 但又已经通知宴请宾客,这家不想担上背信弃义的名声,想要逼工部尚书一家退婚, 临时把嫡子换成病弱的庶子, 工部尚书自知这场祸事的源头是在先帝身上, 他不可能说是先帝授意,是绝不可能脱身,即使亲家变卦, 他还是咬牙答应了下来了同意换人。
果然两人成亲没过多久,工部尚书一家就倒了,官兵把府邸团团围住,绿娆夫人还来不及消化未婚夫婿换人,家中就出了事,她顿时明白过来父母的苦心,其实当时她父亲也是见过她现在的夫婿,知晓对方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人品过关,所以才愿意把女儿嫁过去。
不过绿娆夫人的夫婿对她真的很不错,她家出事后还拖着病弱的身体替绿娆夫人家奔走,好在先帝对这件事情也心知肚明工部尚书实际是保全了他的颜面,做到了忠心二字,所以对三司都提点了几句,最后前工部尚书阖府被抄了家,男丁流放,女眷没入教坊,至少保住了性命,也算不幸中的万幸。
只可惜好景不长,等绿娆夫人的娘家人都流放岭南后,她的夫婿忽然暴毙,新进门的大嫂暗中派人去衙门报官说是绿娆夫人害死了自己的夫婿,后面这件事情被人压了下来,绿娆夫人也成了寡妇,当时就有风言风语说她和她的前未婚夫也就是现在的小叔子不清不楚,两人成亲前本来就情投意合,绿娆夫人新寡在家未免有些瓜田李下,她夫家就想送她剃发出家青灯古佛过一生,不然就把她赶离家门不认当初的婚事,都说祸不及出嫁女,但夫家不认,似乎也是可以按照未出嫁女来惩罚。
再加上她夫家也有一定的权势,如果她不从,确实有可能把她送进教坊。只是谁也没曾想到,她会遇上当时正煊赫的七皇子,他刚被先帝封王真是风头正盛的情况,没人知道他们是如何认识的。当前工部尚书小女儿再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时,她已经是七皇子倾心追求的女子,据说当时七皇子还进宫向先帝求过赐婚的旨意,他曾经想过立绿娆夫人为正妃,只是先帝不允,甚至不同意让她进当时的吴王府。
后面不知晓荣王做了什么,最后他还是得偿所愿迎绿娆夫人进了门,虽然只是侍妾身份,但是她是荣王府中除了荣王之外,唯一有名份的主子了,可见荣王对她的宠爱和重视。
姜贞娘想得有些出神,即使十六没告诉她荣王和绿娆夫人相处的细节,但她能预想到荣王与绿娆夫人肯定曾经波澜壮阔过。
倒不是在意,姜贞娘只是有些难以想象祁明轩与先帝抗争只为了娶绿娆夫人的场景,祁明轩在她面前似乎都是冷静理智的,偶尔的失控也并不激烈,所以她根本想象不出来这样的场景,但她又从没怀疑过荣王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就好像荣王离她很遥远,以至于她能把这些事情轻易放在传言中风流成性的荣王身上,而阿容离她更近,因为太近了,所以很难在脑海中勾勒出与他在她面前时完全不一样的模样。
姜贞娘眉心稍微蹙了一下,她的神情有一瞬间的抵触,原本她正在记忆有关于绿娆夫人的信息,现在却没心思去记了。
马车忽然停住,姜贞娘心有所感,她缓缓睁开双眼,就与一双深色清慧的眼眸对上,对方的眉毛轻轻上扬,似乎是没想到她会忽然睁开双眼。
姜贞娘有些没回过神,她眼神中还有探究疑惑的神情,就看着祁明轩低声道:“你来了?”
几乎是同时,祁明轩的声音的响起:“你醒了?”
祁明轩坐在姜贞娘对面的位置,皇帝去梧州行宫避暑的消息旨意已经传了出去,他是坐在出行队伍中也是等出了京城再一路快马加鞭赶过来的,一是他到信阳的时间越早,与皇帝去行宫的时间错开的越长就越能不引人怀疑,其二就是他知道姜贞娘在等他,他想早一点见到她。
姜贞娘原本有很多话想要问祁明轩,见他脸上有些疲惫神色,她把想问的话咽了下去,眨了眨眼后眼眸里装上些许笑意,出口的话变成了一句关心:“一路上很累吧?暗格里有酥饼和茉莉花饮,是我在上一个客栈歇脚时买的,你要尝尝吗?”
祁明轩摇了摇头,他看向姜贞娘说道:“我知道你有很多问题想知晓,你现在都可以问。”时间太匆忙,他原本是让吴太妃下旨把姜贞娘召进道观中去,即合情合理也不会伤了她的清誉。
只是他也没想到事情出了变故,等他已经离京后才知道,吴太妃为了缓和他和尹太后之间的关系,亲自去慈宁宫求来得旨意。
也幸亏吴太妃去了一趟,不然还真要被周氏她们猜中了,尹太后是真的想要下旨补偿秦雪昭,毕竟是她把人召进宫来后又在她宫殿附近出得事情,而且也是因为皇帝突然把太医院医术顶尖的御医都叫走,秦雪昭的身子骨也有错过了最好医治的原因才会像现在这样,所以尹太后是想给秦雪昭一个县主的封号。
吴太妃得知后,想到祁明轩与秦锦芙之间的不和,连忙打消了尹太后的念头,不然若是真让尹太后一意孤行,母子间的关系还不知道会多尴尬。
当然尹太后想要嘉奖秦雪昭这一出祁明轩也不知情,不过他猜想姜贞娘接到太后懿旨的那一刻肯定是惶恐担忧的吧。
“太后懿旨的事情让你受惊了吗?”祁明轩语气柔和的说道。
姜贞娘漂亮的眉眼定定看了祁明轩两眼,她轻声说道:“也没有这么严重,我看到传旨太监身上的玉佩,心就安定了许多。”
她觉得祁明轩对她的态度似乎有些不一样,她拿起果盘里一个模样圆润可爱的果子,垂着眼剥着手里黄灿灿杏子,出声道:“只是我想知晓,此行我随公子去信阳,会成为公子的拖累吗?”
祁明轩以为姜贞娘想问的会是为什么让她进道观出家,没想到她关心得竟然是随他去信阳的事情。祁明轩回道:“当然不会,天下谁不知道荣王好美人,若是荣王出行信阳,身边怎么能少了红颜知己作伴?有你随我去信阳,能免去很多麻烦。”
姜贞娘撕开杏子金黄的果皮后,烂熟的汁水顺着她柔嫩的指尖滑了下来,她把剥好的果肉放在水晶碟上,抬起笑脸,眉目飞扬灿烂,脸上绽放出一个真心实意的笑容来:“那我就放心了,能帮上公子的帮真是太好了。”
从常桉和十六的话语中,姜贞娘也听出了此行干系重大,说不定就有什么危险。但对于姜贞娘来说,这样的事情却是一个难得可以回报祁明轩的机会了。所以她才义无反顾的来了。
姜贞娘把水晶碟推到祁明轩面前,她刚要收回手掌,却被祁明轩捉住,他用车厢里的湿帕子把姜贞娘细白指节上的甜黄汁水轻轻擦拭掉,他做什么事情似乎都很认真,连这种小动作也不例外。
姜贞娘看着祁明轩清隽认真的眉眼,指尖有些微痒,就听见祁明轩淡淡说道:“现在你是荣王的绿娆夫人,往后你不要叫我公子,要唤我郎君。”
祁明轩深黑的眼眸看人时给人一种非常专注认真的感觉,他看着姜贞娘,语调缓缓的说道,透着别样的认真。
往常不觉得,但从祁明轩口中说出后,郎君这两个字忽然带上了滚烫得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