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里了,怎么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回到家里,岑治正把煮好的薄粥端上桌,诧异地道。
瞄一眼女儿手上空空如也的提篮,又问:“不是说要拌个酸豆角么?豆角呢?”
岑樱摇头,丢下提篮神情怔忪地去往自己的房间。房门在身后作掩,她再也忍不住,扑在床榻上嚎啕大哭。
假的。
原来都是假的。
和她成婚是假的,她自以为的喜欢也是假的。
那她算个什么呢,笑话吗?他又该是以何种情绪来看待她那些自作多情的投怀送抱的?现在,她只要一想起昨夜那些可笑的话,便恨不得一头撞死在墙。
她既伤心又羞窘,眼泪糊得印花的蓝布被套也湿透了。岑治讪讪地站在门外。
他知道女儿伤心多半是为了秦衍,也只有那小子才能让情窦初开的她如此伤心。但,长痛不如短痛,樱樱素来性子开朗,等她哭过了,自然也就想通了。
如岑治所料,等到嬴衍背着新摘下的豆角从田地里回来时,岑樱已经擦净了泪水,没事人一般在堂屋里吃着饭。
她想好了,感情本来就是要两厢情愿的事,既然他不喜欢她,她再缠着他也没什么用。
他既要走就走好了,她不会要他的劳什子名分,也不会和他走。
这三个多月以来的种种,就权当是一场梦。
以往岑樱都是要等他回来才开饭的,嬴衍见她神色冷淡,一双眼还微微红肿,霎时便明了,只怕她已经听到了自己方才和封衡的对话。
只不知,她是什么时候来的,又听去了多少。
如此倒还省了他告诉她的麻烦。嬴衍神色微凛,并没有道破:“我摘了些豆角。”提着背篓进了厨房。
彼此都心照不宣,又彼此都没有道破。下午,岑樱离了家去村后的清溪清洗三人的衣裳,看着潺潺的清溪水里随水漂流的灼灼桃花,也还是不可避免地掉了泪。
终归是戏文里所言的那般,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可笑她还自作多情,以为他只是不善言辞,心里其实是有她的……
岑樱眼角酸涩,又一滴泪滑下雾气氤氲的眼眸,落入溪水里,嘀嗒一声。
也恰是此时,隔岸春风随杨花扑面,送来一道和煦清醇的青年声音:“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她惊惶抬眼,于春景荟蔚之中,逢上一双陌生而妖冶潋滟的眼。一名身负弓羽、衣饰华美的俊美青年从对岸的树上跳下来,隔着清溪,笑晏晏地问她:
“小娘子,可曾看见我家的狗么?”
作者有话说:
小剧场:
岑爹:这丫头本来就傻@#¥%……
嬴衍:赞同
樱樱:!你才傻!
----------------------
第11章
岑樱唬了一跳,连眼泪也忘了擦,就这么呆呆地含着泪与青年对望。
雪肤花貌的小娘子眼含晶泪的模样实在动人,青年怔了一瞬,尔后矢口问道:“敢问姑娘叫什么名字?”
这人正是定国公府薛家的嫡次子,左散骑常侍、黄门侍郎,薛鸣。因前些日子放了饲养的狼犬来村中寻访太子下落,一路摸到了村中。
眼前的这张脸与故去的那位公主实在太过相似,以至于一晃十六年,薛鸣想起当年公主随今上登上阊阖门洒金的绝代芳华,一时恍如隔世。
岑樱却是受了惊吓。见青年目光灼灼似贼,慌忙低着头整理起洗完的衣物。
她想起清晨丈夫在菜园里与人言谈中提及的“薛家的狗”,虽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听其语气,也是来者不善。联想到方才青年向她问狗,背起背篓就欲离开。
“姑娘!”
薛鸣疾呼一声,想要渡水过来。
岑樱拔腿就跑,若山中轻盈的蝴蝶,掠过草梢消失在密林深处。待薛鸣渡过水,已是融入了林中弥漫的夕烟,只余头上簪着的一朵山樱,遗失在方才浣衣的白石上。
薛鸣拾起那枝山樱,心中久久地惘然若失。
这日夜里,薛鸣究竟未能找到岑家来。
他对这清溪村不熟,事发时又是与属下分开单独行动,思忖再三后决定暂不打草惊蛇,只命下属留守村中,踏着夕色回到了云台县郊暂住的一处宅邸里,急急与长兄报了此事。
“这么说,你那日瞧见的,也是她了?”
灯烛光下,定国公世子薛崇呷一口新烹的蒙顶雪芽,语气闲适。
薛鸣点头,仍一副失魂落魄之态:“可是兄长,我不明白,世上怎会有如此相似的两个人?公主薨逝已十五年,总不能,她当初出生时还有一个孪生姐妹吧?”
语罢,他略沉默了片刻,觑着长兄晦暗不定的脸色试探性地道:“若不是姐妹,便只能是母女了……”
“胡言。”薛崇径直打断了他,“薛姮是圣上亲封的永安县主,身世不可能有错。”
“那是弟多虑了。”薛鸣一向畏惧长兄,讪讪地答,“只是,当年之事,究竟与阿姮无关,阿兄对她也委实太冷淡了些……”
前尘往事,如烛焰漂浮薛崇眼中,最终凝为一片虚无。他冷冷扫弟弟一眼:“寻不到嬴衍,你今夜倒聒噪。”
“阿弟也只是怀疑那少女与当年的案子有所关联,一时想到阿姮罢了。”薛鸣道。
毕竟,密网之下,犹有漏网之鱼。若那少女真是元懿公主的女儿,搞不好,掀起的却是当年的整件事。
薛崇抚盏不语,许久之后才道:“天下何其之大,有一二相似之人,也是情理之中。”
“薛姮的身份不会有错,也不是你该关心的。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找到太子。至于那少女,先盯着吧。”
*
却说清溪村里,岑樱一路疾跑回屋,已是黄昏日暮。
她吁吁喘着气,抬手在门扉上敲了两下,扶着柴门伏腰喘息不止。
来开门的是嬴衍,见她面色苍白,额头却渗着密密的汗,心底微惊,面不改色地扶住了她:“你去哪里了?”
他合上篱门,又替她卸了背篓。还有些头重脚轻的小娘子脚下一阵虚软,站立不稳,一头载进他怀里。他手疾眼快地将人扶住:“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嗓音清醇,温和中透着关心。岑樱心里却有如卧冰枕雪,一片幽幽的冰冷。
白日那些决绝的话和他施舍似的居高临下还历历在耳,连同那一句“无望的幻想”,又一次若浮冰万点朝她袭来,迫得她几乎透不过气。
她眼圈微红,柔荑轻轻地在他身前一推,沉默地走进屋子。
嬴衍在后,看着背篓里水淋淋的衣裳及少女单薄的身影,心里莫名一滞。
她听见了自己那样伤她,却还肯为他洗衣裳。
心下宛如被剜去一角,火辣辣的痛。他有些茫然地望着背篓里的衣裳,抬头望了眼淡云缭乱的天,将那些莫名而来的情绪抑下了。
此后接连两日,嬴衍和岑樱未再说过话。
两人已由岑治分了房,嬴衍搬回了养病时所居的屋子住着,虽则没有捅破,但彼此都已心照不宣。
前时因为女儿新婚,岑治给学生们放了一个月的假,眼下,学生又回到了课堂上,院子里重又响起了琅琅读书声。
一切似乎都与从前都无什么变化,只是少了少女的欢声笑语。
堂屋里,岑治正在替学生周沐指点行卷:
“我已教了你六年,帖经,墨义,都无甚么可教了,以你的资质,从明经科通过州县考试没什么问题,但最终能否得中,就要看天意了。”
周沐是乡贡的身份,三天后就要参加郡县两级的考试,若能通过,便会由州上推举至京应试。
不过朝廷每年录取的人数不过二、三十人,又多为累世诗书的高门大族所占据,要以布衣之身跻身朝堂为官,实属登天。
岑治对学生考取进士没有把握,但对他通过州郡考试尚有信心。
只是,届时周沐便是举人的身份,不仅可以免除赋税徭役,也获得了在州郡里为官的机会。他就少不得要再搬一次家了。
“学生愚钝,愧受老师赞许。”周沐惭愧地说,“若能侥幸得中,愿为牛马,报答老师的栽培之恩。”
说着,他撩袍跪下,恭敬端整地向老师行了敬师礼。
下午周沐即乘车去了县里,准备转道州郡参加考试。
他一走,兄嫂也乐得清闲,周大嫂带了小萝回了娘家探亲,只留下周大哥一人在家。
周家一去,岑樱顿觉冷清了不少。但村里却是更热闹了,东口的张大娘家、村西的里正家都有了喜事,村中一下子涌进了许多宾客,每日总能瞧见些陌生的面孔。
热闹之下,暗流涌动。
嬴衍敏锐地嗅到了个中诡异,料想薛家已寻到了村里来,暗中与封衡发书,催促东归。
变故,就出在这一日晚上。
蚕月条桑,四月秀葽。初夏的草虫总也喓喓叫个没完,窗外一轮月牙儿尖尖如柳叶,窗内,岑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也睡不着。
成婚虽才一个月,但她已习惯和他同室而居的日子。即便是别榻而居,但听着他的声音、他的呼吸,她便会很安心。
有时她也会缠着他讲京城的事,讲他家里的事。他似是不大情愿的,但也会说一些。
她甚至还问过他婆母大人的喜好,担心他家规矩多,那未曾逢面的婆母会不喜欢她。而他也只是笑了声,莫名说了一句“我家的规矩是挺多的”。
她从前不明白,为什么他不喜欢她,还可以与她做戏。
现在想来,这些,都不过是他的好修养罢了。
因为修养,所以没有拒绝她种种逾过界限的请求。
亦给了她错觉,以为他喜欢她。实际从头到尾,都不过是她的一厢情愿……
泪水溪流般滑下脸颊,她抬手去拭,心中一片凄然。
这时,门边响起清晰的敲门声,岑樱从床上惊起:“谁?”
“是我。”门外传来嬴衍的声音,“我有东西落在屋里了。”
她开了门。青灯荧荧的光辉映出郎君宛如玉瓷剔透的一张脸,她一下子红了眼圈儿,低了头避身容他进来。
“你有什么事吗?”
嬴衍未语,听着小娘子话音里暗藏的一丝委屈,原本凛绷的眉峰不自禁柔和了些许。
他过来,本来是想告诉岑樱,明日和他一起离开。
薛家应当已经盯上他们了,这几日,村中明显多了许多外人,若岑家父女白白因他而死,也是不值。
可等见了面,却又觉得什么都不必说。岑樱不过一个无知黔首,直接带走就是,何必徒费口舌。他又为什么要亲自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