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金陵小食光_分节阅读_第16节
小说作者:果酱果酱   内容大小:287 KB  下载:金陵小食光txt下载   上传时间:1970-01-01 08: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4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沈琼英看见顾希言也在这里,当即一愣。

  店主笑道:“这可真是巧了,沈小姐今日也来了,令兄也是刚到不久呢。”

  顾希言向沈琼英点头示意,又吩咐店主:“不必麻烦了,我这里再加一份猪小肠,舍妹和我一起用餐。”

  沈琼英迟疑片刻,见顾希言的态度竟是不容拒绝,便在他的对面做下来。

  二人默默无言片刻,还是沈琼英先开口道:“这家店的生意这两年格外红火,每到冬天便一座难求。所以我今天特地提早来的,没想到你也在这里。”

  “我也是忽然想起这家店就过来了,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生意依旧红火。”顾希言随口问道:“我记得这附近还有一家买猪杂碎的铺子,冬天的生意也很好,怎么今日找不见了?”

  “那家店啊。”沈琼英笑道:“店主这些年钱赚得差不多了,今天春天便把店铺抵出去了,挣的钱在老家买了几顷地,日子过得别提多快活了。”

  提到这个话题,沈琼英变得很健谈:“你还记得成贤街东面那家点心铺子吗?”

  “就是椒盐饼做得很好吃的那家铺子?”

  “正是。”沈琼英笑道:“店家去年把铺子传给小儿子了,他们夫妻小两口现在在家忙着带孙子呢。”

  顾希言笑笑道:“我怎么听说那家小儿子在外面吃喝赌钱,大不成器,他们老两口放心把铺子交给他吗?”

  这时店家已经把两盘小肠,一盘鲜韭菜端上来,插话笑道:“顾少爷有所不知,那都是老皇历了,人家现在浪子回头,娶了一房贤惠的媳妇帮着照料店里生意,如今儿子都生了两个了。”

  店家又好奇问道:“我看顾少爷年纪和他相仿,如今成亲了没有?”

  顾希言一愣,轻咳一声道:“没有。”

  “那可得抓紧了。”店家笑道:“顾少爷这一表人才,什么样人家的闺女求不来。”

  顾希言觉得尴尬,低头啜茶,却见沈琼英含笑看着他,越发觉得不好意思,低声道:“别只管坐着,赶紧一起烤肠吧。”

  因为小肠气味远不如大肠那般强烈,所以很适合刚接触猪内脏的人品尝。小肠关键要清洗干净无异味。这家店的小肠是店主亲自翻洗的,手法轻柔防止捅破内壁,确保每一处褶皱都洗净了,再加入适量的食用碱微烤,去掉表皮的水分,才能端上食客的桌子。

  此时烤炉已经端上来,上面的铁丝蒙子已经烤的有些发红了,沈琼英用长筷子将一段段粉嫩小肠放在上面,经过高温炙烤,小肠的表皮很快变得金黄,内里的油脂渐渐流出来。内脏的香气便弥漫了整个店铺,用力吸一吸,沈琼英觉得自己越发饿了。有一截小肠特别调皮,烤着烤着突然从铁丝蒙子上跳起来,内部油脂随之爆出,发出清脆的响声。

  待到那一截小肠回落到铁丝蒙上,表皮已经变得十分酥脆。就是它了,沈琼英笑着用筷子夹起这截烤肠,放在小茴香、芝麻粉、川椒末、盐巴组成的调料里蘸了蘸,随即送入口中。

  只轻轻一咬,肠膜瞬间被切开,肠油随之被挤出,浓郁的油香瞬间充满了口腔,配上调料中的芝麻、小茴香和川椒,植物香与脂肪香交织在一起,只觉得满口鲜腴麻爽,让人欲罢不能。

  沈琼英一连吃了好几截小肠,见顾希言只是喝茶并不动筷子,有些不好意思的招呼道:“你也吃呀。”

  她还是和从前一样,有了美食就顾不上其他的了。顾希言笑了笑,顺手夹起一截烤得有些过火的小肠品尝,因为油脂被逼出,并没有一咬一包油的体验,但口感却异常清爽,特别是烤得又酥又脆的表皮,配上又香又麻的蘸料,吃起来别提有过瘾了。

  吃腻了烤肠,沈琼英又将韭菜放到铁丝蒙上烤。鲜碧的韭菜默默吸收了多余的油脂,入口又鲜又润,韭菜浓郁的辛香随之在舌尖萦绕,是一道十分好吃的素菜。

  最后店家把炒饭端上来,用料极其简单,只是隔夜的米饭,配上一点葱花、鸡蛋翻炒,却有出乎意料的美味。

  鸡蛋完美地包裹在每一粒米饭上,颜色金黄灿烂。舀一勺送入口中,油香、蛋香、葱香交融在一起,有一种简单纯粹的美味。不到一会儿功夫,那一份蛋炒饭便被二人分食干净。

  在炭火的烘烤下,沈琼英额头已经冒出细汗,脸也红扑扑的,她笑对店家道:“这饭是用猪油炒的吧,真香。”

  店家笑了:“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沈小姐呢。”他又拿来两盏橘子渴水:“送二位的,有空别忘了照顾小店生意啊。”

  “那还用说。”沈琼英笑着接过渴水喝了一口,气味芬芳,酸酸甜甜十分解腻。她本来觉得很饱吃不下东西了,可不知不觉又将这盏渴水喝完了。

  结束了美味的晚餐,二人辞别店家出门。顾希言随口问道:“你往哪里走?”

  “我回醉仙楼,往西走,你呢?”

  “我顺路,便送你一程吧。”

  沈琼英默默无言跟在顾希言后面,这一段路他们都很熟悉,右手边那家绸缎铺,沈琼英陪顾希言

  来买过松江布,左手边这家香铺,沈琼英在这里为顾希言买过松木香,至于前面那家书铺,二人就更熟悉了,顾希言经常领着沈琼英来这里淘宋版书,那本被沈琼英视至宝的《吴氏中馈录》,便是在这里寻到的。

  二人折入成贤街西面的一条巷子内。顾希言走路一向很快,此时为了照顾沈琼英的行速,特地放慢了脚步。沈琼英望向前方他高大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

  这些年自己一步步走来很是艰难,但并不曾后悔,只是有时觉得累和孤单,要不要将一切都告诉他,要不要卸下一直压在心里的大石呢?

  沈琼英忽然觉得心乱如麻,深吸了一口气告诉自己:到前面那个巷口,如果步数正好超过一百步,便告诉他吧。

  她低下头,专注数着步数,远远听到巷内有马车驰过,马鸣萧萧,马蹄声声,渐渐又去得远了,巷子便又回归寂静。两旁的店铺挂起了灯笼,昏黄的一点光将顾希言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眼看就要到巷口了,九十八、九十九,一百。沈琼英正紧张地数着,却见前面的顾希言突然停下脚步,回首问道:“你有话要对我说吗?”

  沈琼英内心一惊,百转千回后终是开口道:“顾哥哥,张侍郎不是我害死的。”

  有多少年,沈琼英没有叫过自己顾哥哥了,顾希言内心一动,默默凝视沈琼英片刻,沉声道:“我知道不是你。”

  沈琼英眼圈微红:“究竟是谁杀害了张侍郎,我心中也没有头绪,这是实话。”

  顾希言沉默片刻道:“我信你。”

  沈琼英迟疑片刻道:“顾哥哥真的信我?坊间那些传言......”

  顾希言打断她的话,低声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我任职地方多年,也处理了一些离奇的案子,自认也算识人。尽管时隔多年,你本质还是未变,自是不会知法犯法,做此损人不利己之事。”

  沈琼英内心一热,忽然有很多话要对他说,思量片刻终道:“也许你听了会笑话我,我时常在想,若是能回到十多年前就好了。那时爹爹生意还很顺利,母亲、杨姨也在,弟弟和你一直陪着我,大家天天都无忧无虑的,可为什么偏偏回不去了呢?”

  顾希言看向她的目光越发柔和:“我不会笑话你。只是逝者已矣,人终究还是要向前看的,只要活着,就肯定会有希望,不是嘛?”

  沈琼英面色一黯,淡淡道:“但愿吧。”她避开了顾希言的目光,径自向前走去,这回换成顾希言跟在她身后。这一带巷子里尽是深宅大院,高墙上爬满了青青的藤。金陵不比北京苦寒,即使在冬天,草木也没有完全凋零,依旧是润泽的,青碧的,充满了勃勃生机。

  沈琼英突然开口道:“巷口到了,醉仙楼就在南边不远处,谢谢你送我,告辞了。”

  出了这个巷子便来到金陵最繁华的聚宝门一带,市井的喧嚣扑面而来,顾希言愣了一下,无端觉得路边的灯光有些刺眼,脱口道:“你等一下。”

第29章 面茶+危局

  沈琼英回首看向顾希言。

  顾希言清了清嗓子, 正色道:“你放心,我一定会找到真凶,不会冤枉无辜,也不会放过有罪之人。所以你也不要灰心, 心无旁骛做好眼前的事吧。”

  沈琼英露出笑容:“好, 我也信你。”

  第二天上午, 应天府衙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说是掌握了张侍郎一案的重要证据, 指名要见应天府推官江文仲。

  临近年关, 应天府一连接到好几个案子, 江文仲这段时间忙得焦头烂额。那人在外面等了好一会儿, 才被带到他面前。

  来人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神情似有些仓皇,见到江文仲便叩下头去:“小的张文亮见过老爷。”

  江文仲眉头微皱:“你且起来, 你是什么人, 你说有张侍郎一案的重要证据,究竟是什么证据?”

  张文亮起身后,颤声道:“小的前不久曾在醉仙楼做过跑堂, 后来因醉仙楼生意不好, 便去了轻烟楼当伙计。张侍郎去世那晚曾在醉仙楼用晚餐, 那时小的正好也在,亲眼见张侍郎与沈掌柜起了争执。”

  江文仲这才留意看了张文亮一眼,沉声道:“你是说,张侍郎与沈掌柜起了争执?”

  “正是。”张文亮受到鼓励,开始详细描述当晚的情形:“那晚张侍郎是在西楼的一间小阁子里单独用餐,是沈掌柜亲自出面接待的,直到戊时初才离去。他们二人一直在阁子里密谈, 还是小的去送菜时,在门外听到他们在低声争执。”

  江文仲随即问:“你可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内容?”

  “他们说话的声音很低,我只隐约听到了一部分。只记得张侍郎斥责沈掌柜不知好歹、不识抬举,说自己这些日子已经焦头烂额了,沈掌柜竟然不能体谅。”

  江文仲皱眉:“那你可曾听见沈掌柜说了什么?”

  张文亮迟疑片刻,终是咬牙道:“沈掌柜说,像张侍郎这样的人,早晚要遭报应的,她等着看张侍郎的结果。”

  张文亮见江文仲只是沉吟,索性心一横道:“老爷,小的所言句句是实,绝不敢有半点欺瞒。如此看来,沈掌柜似是与张侍郎积怨已久,她还诅咒张侍郎早晚要遭报应,很可能是她气急之下杀害了张侍郎,毕竟最毒妇人心呀。”

  江文仲沉吟道:“现在没有证据,不可胡乱推测。你且回去,此事也不要告诉旁人,以防打草惊蛇,等我禀告了长官再做定夺。”

  张文亮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便不再多言离去了。因顾希言、韩沐去郊县公干不在府衙,张文亮边将此事直接告诉了应天府尹李公弼。

  李公弼听到此事倒是很重视:“既然是醉仙楼的伙计亲眼所见,沈琼英自是有重大嫌疑,你现在就去醉仙楼,把沈琼英带回府衙问话。”

  江文仲犹豫道:“毕竟没有证据,冒然带人不好吧。何况提供信息的人现为轻烟楼的伙计,若是同行之间恶意诽谤......”

  “江推官。”李公弼打断了他的话,正色道:“张侍郎一案已经拖了快一个月了,至今还未找到凶手,如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连李阁老都惊动了。若是朝廷怪罪下来,谁能担得起这责任?”

  话说到这份上,江文仲也不好多言,只得带了几名衙役一径来到醉仙楼。此时还不到中午,楼内并没有多少客人。江文仲清了清嗓子道;“应天府办案,一应闲杂人等速速回避。”

  见是官府的人来了,寥寥几名食客连账也顾不上结,很快便做鸟兽散,江文仲又对一旁的伙计道:“请你们沈掌柜前来说话。”

  也不过一盏茶的时间,沈琼英款款从后厨走出来,神色倒是相当镇定,上前行礼毕,沉声问道:“不知江推官找我何事?”

  不过一年轻女子,遇事竟能如此不慌张,江文仲心下倒是对沈琼英有些佩服,不知为何竟有些气短,咳嗦一声道:“据证人来报,张侍郎去世那晚在醉仙楼用餐,你曾与他有过争执,可有此事?”

  沈琼英愣了一下,随即道:“确有此事,但这与张侍郎之死有何关系?”

  江文仲皱眉问:“你因为什么事和张侍郎起争执?”

  沈琼英沉默片刻道:“张侍郎虽是醉仙楼的老主顾,但我一向不喜欢他的为人,他既轻薄又贪婪。那晚他心情不好又喝了酒,便对我说些不三不四的言语,我让他嘴巴放干净一点,他就说我不识抬举,为此才有了争执。”

  沈琼英的话和张文亮的证词倒也对的上,江文仲想起了李公弼的嘱托,皱眉思索片刻,提高了声音道:“沈掌柜经营醉仙楼多年,也该知道这是应酬时难免的事,避开也就可以了,何必诅咒他不得好死,还要亲眼看他的结果,我看你与他还有别的矛盾吧?”

  沈琼英的怒火一点点冒上来:“江推官这是何话,张侍郎身为朝廷命官,光天化日之下调戏民女,这难道是不值一提的小事?除此之外我与他并无矛盾。”

  江文仲轻咳一声:“这么说来,沈掌柜是有杀人动机的,且跟我回府衙,细细回话吧。”

  江文仲向一旁的衙役使了个眼色,衙役立即上前要把沈琼英带走。

  “慢着。”沈琼英冷冷扫了江文仲一眼,提高了声音道:“官府又如何,难道可以随意拒捕百姓,我究竟犯了什么律条,还请老爷明示。”

  江文仲却没料到沈琼英这般牙尖嘴利,楞了一下,颇有些气急道:“这些话你到衙门里说吧。”又斥责一旁的衙役:“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将她带走。”

  这抓人的理由实在有些牵强,众位衙役面面相觑,还是一名中年衙役出头对沈琼英道:“沈掌柜,你还是识相一点吧,到了府衙也不过是照常问话,若你无罪,自然会放出来的。”说完便要上前拉扯。

  “我看谁敢把人带走。”

  沈琼英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惊喜道:“谢表哥来了。”

  谢临用眼神安抚过沈琼英,冷声对江文仲道:“江推官,在下谢临,敢问我表妹究竟犯了什么律条?”

  江文仲颇为头大,索性心一横道:“令表妹身涉嫌疑,我奉李府尹之命,将她带到府衙问话。谢掌柜也是金陵有头有脸之人,应该知道妨碍官府办差,该当什么罪过。”

  “哦?”谢临淡淡一笑:“李府尹和我也算故交,江推官既然要将舍妹带走,我正好也有话要问李府尹,烦请江推官给我带个话。”

  谢临靠近江文仲,低低耳语了几句话。江文仲当即变了脸色,踌躇片刻道:“即是这样,等我请示府尹后,再做定夺。”

  说完,江文仲狠狠瞪了谢临一眼,厉声对一众衙门道:“我们走。”

  谢临冷冷看着江文仲一行人离去,转而安抚沈琼英道:“放心,他们不敢上门再找你的麻烦了。”

  沈琼英感激之余也升起一丝好奇:“谢表哥刚才对江推官说了什么话,他居然就灰溜溜地离开了。”

  谢临笑了笑:“应天府尹李公弼不是什么清廉之人,有把柄在我手里。这些事情你不用知道得太多,管好醉仙楼的生意即可。”

  沈琼英此时放松下来,想起醉仙楼的经营又皱起了眉:“刚才官府来抓人,有几名老主顾恰巧在这里用餐都见到了,坊间向来谣言传得很快,醉仙楼最近生意本就萧条,又发生了这样的事,简直是火上浇油了。”

  谢临见沈琼英十分沮丧,安慰道:“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等到真相大白那一天,自然会还你一个清白。”见沈琼英还是郁郁的,又指了指一旁的食盒笑道:“你不是说,三山街东面的徐记点心铺做的面茶特别好喝吗,我今日路过那里特地买了一碗,你趁热快尝尝吧。”

  “徐记点心铺的面茶?”沈琼英露出笑容:“谢表哥有心了。”

  谢临笑了:“即使发生了天大的事,也要好好吃饭,这是你的原话吧。赶紧吃吧,不然就凉了。”

  面茶是北京很流行的一样小吃,近来也渐渐在南京风靡。是将碎核桃仁、芝麻用牛骨髓油炸熟了,再加精盐、白面不停地炒,熟透了起锅就成。想喝的时候用滚水冲了,拌匀即可。因制作简便,省时省力又能充饥解渴,所以很受中下层人士欢迎。

  制作面茶关键在火候,火小了,就没了面茶独有焦香口感,火大了就容易糊锅,因此极难把控,也唯有徐记点心店火候把控得恰到好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9页  当前第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4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金陵小食光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