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蓁面上一紧,心知事情绝没有那么简单。这马蹄声这般齐整,绝不可能是普通人家后院饲养的马匹。
她嘱咐春雨和奶娘照顾好昭哥儿,独自一人去了父母住的院子。
陈霖淮远去淮州,周氏不放心女儿和外孙,便一直留在陈家帮着照顾。明蓁赶过去时,姚思礼夫妻也已经起身了,见到她,姚思礼丝毫不意外。
“蓁蓁,你可是被外面的动静惊醒的?”
“是,爹,我已经命人去查看了。”
姚思礼点头,面上的神情也多了几分严肃。父女二人没有再多说什么,只一心等着外面的消息。
很快,外院那里便有人查探清楚。方才的动静是因为有一队兵士从街巷穿过,是往内城那里去的。
长贵急着来报信,已经另外吩咐人出府去打探消息了。
姚思礼的神色越发凝重了,“这个时辰皇上怎么会调遣兵士往内城来?一定是宫中出事了。”
昨日是康王大婚,一大早会出什么事?百官上朝之时,调遣兵士为的到底是什么?
明蓁只觉得心慌的厉害,忙开口阻止他爹,“爹,不如今日还是告假吧,女儿总觉得宫中出大事了。”
“若是如此,为父更不能退缩,即刻便要进宫去。你们在家中安心等消息便是。””
姚思礼不顾明蓁和周氏的阻拦,将官服穿戴整齐便忙着进宫去了。明蓁和周氏留在家中无比忧心,更急于想要知道宫中到底出了何事。
很快,家中的护卫便回来报信。京中虽看起来平静,但城门那里明显加强了戒备,多了一队人马守备,应是京畿大营的兵士。
内城的戒备更严,寻常人根本无法靠近,打探不出宫中的消息。
明蓁的心越发沉重了,京畿大营隶属兵部,原本便是为了保卫京师的,需要用到兵符才可调动。他们驻扎在京郊,如今他们接管京城的城门守卫,太过蹊跷了。
此时,明蓁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了。
“长贵,你去铺子里将桂香接到府中,再命人去景王府那里问问情况。”
长贵应声下去,只是他刚离开,景王府那里已经派人来给明蓁送信了。
“禀夫人,宫中出了大事,皇上夜间突发急症晕倒了……”
“什么?”明蓁大惊,昨日是康王大婚之日,皇上怎么会突然病重?
“如今宫中的事情都由张太后和康王做主,王妃唯恐他们会对夫人不利,命属下来带夫人离开京城前往平州。”
“那王妃呢?”
“宫中已经来人宣王妃入宫了。”
明蓁心中一紧,入了宫叶姐姐那里便更危险了。
一切都发生的太过突然,往日里也并未听闻皇上的身体有何不妥之处,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其中另有蹊跷。
皇上病重,宫中的权利便会都落到张太后和皇后那里,甚至还有昨日刚刚举行过婚礼的康王。
今日调遣京畿大营兵士的不用说也是张家所为,如今京城已经落入他们的掌控之中,怕是今日早朝也要有一番血雨腥风。
“京中出了这样的大事,王妃进宫吉凶未卜,我怎能独自离开京城。”
“陈夫人,王妃说了王爷离京之前已经安排好了,若是京中出事,便立刻送夫人和小少爷去平州。那里是王爷的藩地,会有人照应夫人。将来等到事态平息,陈将军自会去平州和夫人相聚。”
明蓁知道景王这般安排是为了她和昭哥儿的安全考虑,可是此时此刻她怎么抛下京中的一切不理,独自离开。
况且如今京城的城门有京畿大营的兵士把守,想必盘查的也会越发严格,他们一行人恐怕也不会那般轻易的离开。
“我是不会走的,若是你们能出京便将昭哥儿先带出去。”
明蓁打定了主意,任身边的人再劝,也不答应出京去。
不单单是因为叶灼华,还有她的父母都在京中,明蓁怎能不管他们的安危,独自一人离开。
很快桂香也被接到了府中,她满脸的焦急,忙着和明蓁说起外面的情况。
果然如同明蓁所想的那样,京中的城门关闭了大半,进出盘查的越发仔细,出京更是不容易。
第122章
明蓁打定主意将昭哥儿交给桂香和春雨, 让她们带着乳母跟随王府的人一起离京。
这几个月桂香在京中管理铺子,终日和京中的贵夫人打交道,早就不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乡下丫头了。
今日一路行来, 京中戒备森严, 她知道一定是出了大事,怎能不担心明蓁。
“明蓁姐, 姐夫不在京中,我们都走了你和大伯、大伯母怎么办?”
“桂香, 我心中自有主意,你不用担心。如今我最放心不下的便是昭哥儿,你和春雨是我最信任之人,我就将昭哥儿托付给你们了。”
“明蓁姐……”
桂香眼中落下泪来,“明蓁姐, 你放心, 我一定会照顾好昭哥儿, 等着你来接我们回京。”
“好!”
明蓁就知道桂香是个通透的,无需她多说什么。当下也就不再耽搁了, 忙着命人收拾昭哥儿的东西,送他们离开。
周氏从女儿口中得知了宫中出事的消息, 一边担心着姚思礼, 一边也替明蓁忧心。
“眼下京中的形势, 张太后已经表明支持康王, 他们势必会对景王下手。如今张家已经查出来女婿的身份, 定然也不会放过他。你留在京中实在是太过危险了,还是听从王妃的安排, 带着昭哥儿一起离京吧!”
“娘, 您不用劝我了, 我是不会走的。若不是因为女儿,爹也不会返京复职,更不会身陷危险之中。何况叶姐姐也被扣在宫中,女儿怎可能置你们于不顾,独自一人离开。”
周氏见劝不动明蓁,只好长叹一口气,和她一起收拾昭哥儿的东西。
事发紧急,昭哥儿也不过才几个月大,哪需要准备什么东西,只是她们心中放心不下孩子罢了。
昭哥儿躺在床上睡得正香,眼睛紧闭着,浓密细长的睫毛轻轻扇动。他的小手紧握着,高举到头顶,露出一节白嫩的手臂。明蓁一靠近床边,便见他的小嘴巴忽的一咧,似乎是要惊醒。
明蓁眼中有些湿润,忙上前将昭哥儿抱在怀中轻哄。
闻到母亲身上熟悉的气息,昭哥儿立刻嘟囔着小嘴靠了过来,小手下意识地抓住母亲的衣襟,睡得无比香甜。
眼看着天色即将亮了,明蓁知道不能再耽搁了,她忍痛将昭哥儿放到乳母手中。
“桂香、春雨,昭哥儿就交给你们几个了。”
桂香和春雨的眼中也满是泪水,她们虽不舍得离开但也知道如今的形势下能将昭哥儿送走也是为明蓁分忧。
陈霖淮去淮州时,将长福和长贵都留在了京中照应。长贵的功夫好一些,明蓁便让他护送着桂香和春雨一起离开。
明蓁扭过头去,不敢再看孩子,她怕自己再耽搁下去会更舍不得送孩子离开。
“时辰不早了,天亮之后京城不知还有什么变故,你们快些离开吧!”
送走了昭哥儿,明蓁的心中还是焦躁难安。内城附近已经全部被张家调遣的兵士围住,一丁点消息都打听不出来。
眼看着日头越升越高,京中的气氛也越发紧张起来。城中多了不少兵士和锦衣卫巡逻,见到行踪可疑之人便立刻就会抓起来。百姓被吓得人心惶惶,不少人家都关门闭户,不敢招惹他们。
城门那里更是加紧了戒备,进出都会受到严格的盘查。好在明蓁收到消息,昭哥儿已经顺利出城了,这才让她心中松了一口气。
好容易等到日暮时分,姚思礼终于从宫中回来了。
“爹……”
明蓁和母亲忙迎上前,急着查看他的情况。
“爹,今日宫中到底出了何事?可有人为难你?”
姚思礼神色凝重,将今日宫中的变故说给他们听。
皇上昨夜突发恶疾,如今躺在榻上昏迷不醒。宫中太医素手无策,情势危急。
朝臣们听闻此事,自然是反应各异的。
有如同户部尚书李大人之流一心只忠于皇上的朝臣,力主遍寻名医为皇上诊治甚至怒斥张首辅私自调遣军士包围皇城,意欲不轨。
也有依附张首辅的朝臣,却是力挺张首辅。以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请太后出面册立太子,主持政事。
内阁中人争执的厉害,至今没有结果。
“爹,皇上一向圣体安康,怎会突然病重?”
而且好巧不巧还是在康王大婚之日,宫中一派喜庆,戒备最是松懈之时。
此事朝臣中不是没有人怀疑,可是太医院的医正断定皇上是中风之症,太后对此并无异议,众人再质疑也无用的。
姚思礼心中激愤不已,“皇上仁孝,这么多年一直遵循太后之意,厚待张家。却是低估了他们的狼子野心,竟敢行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若是朝堂被这等奸佞之辈把持,天下危矣!”
周氏明白依着自家夫君的秉性,自然是不会和欺君谋逆之人为伍的。
她的面上满是忧色,“夫君,如今张家势大,宫中朝堂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你官微言轻,切不可冲动呀!”
姚思礼怎会不明白这些,但他却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蓁蓁,此时最重要的是赶紧联系上景王和霖淮,让他们早做打算。你和你娘速速带着昭哥儿离京去找霖淮……”
“爹……”
明蓁打断他的话,“今日一早景王府中便来人报信了,女儿已经让桂香和春雨带着昭哥儿先离京了。”
“你……”姚思礼很是着急,“你这孩子,怎么这般不听话呢?你怎么不同他们一起离开。”
“咱们一家人都在京中,女儿怎么可能独自离开。”明蓁一点也不后悔自己的决定。
“况且,如今城门被兵部的人把守,想要出城更是不易了。”
京中到处都是张家的人,姚思礼比明蓁更明白外面形势的险峻。他叹了口气无奈道:“如今京中吕大人不在,景王亦是远在淮州,竟是无一人可以牵制住张家了。”
明蓁皱眉,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自从淮州发生水灾以来,皇上对张家已经不复往日的恩宠,怎会没有一丝防备,还任由张家一手遮天呢?
朝中大事,明蓁是无能为力的。知道了皇上的状况,她愈发担心叶灼华了。
太后和张皇后定会将景王妃当做人质来对付景王,若是知道她身怀有孕,更不会放过她。
到了这个时候,明蓁能求助的人不多了。她和父母商议后,换了一身丫鬟的装扮,带人去了长宁公主的府上。
长宁公主回京为太后贺寿,并没有急着动身返回南疆,一直住在京中的公主府内。
在门房那里明蓁并没有表明身份,只说是春华堂的人,来向公主进献一副绣品。门房的人递了信进去,不多时,明蓁就被公主府的嬷嬷请了进去。
“明蓁见过公主……”
“不必多礼,她们说春华堂送了绣品过来,本宫猜着就是你来的。”
明蓁抬眼望去,就见长宁公主轻揉着额头,面上满是疲惫,她的心中不免有些歉意。
“公主恕罪,明蓁并非刻意隐瞒身份,只是如今京中各处都有锦衣卫盘查,未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只得如此。”
听她这么说,长宁公主的神色也凝重了几分。皇上病重昏迷,她今日在宫中待了大半日,怎能不知如今的局势。她轻叹一口气,声音也和缓下来。
“无妨,本宫自是不会怪你,你来找本宫可是有要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