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情况只是暂时稳定住了,”赵之意让家属跟她到里面的医生办公室,拿出一张住院通知书让老人的女儿填写,“你母亲的情况初步判断是急性心衰,最好还是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医保卡身份证都带了吗?”
老人的女儿拿着笔的动作停下,神色惊慌中夹杂着纠结,细看会发现她的手在微微地颤抖,“医、医生,我妈这个毛病是不是很严重?要动手术吗?住院要花多少钱?是不是很贵?我们是外地来打工的,没医保咋办?”
老人今年70岁,那她的女儿也就是五十岁左右,也许比赵之意的妈妈还小几岁,她的手十分粗糙,十指关节长着厚厚的老茧,体型偏瘦,颧骨凸出,四五十岁的年纪头发已经白了大半。
林宗衡跟在赵之意身后打开耳麦道:“注意注意,抢救室刚刚送来了一位心衰的病人,小杨,你找机会跟家属交涉一下,争取得到家属同意进行跟进。”
监控室里的人也早就注意到抢救室的情况,“收到!”
第6章 医药费
林宗衡回到监控室,将画面和声道切到医生办公室,医生办公室里有五个不同角度的摄像头,其中一个在桌子上。
赵之意的衣领上别着一个小麦克风,麦克风的收音十分清晰,监控室里,几双眼睛盯着医生办公室里的这场谈话。
“急性左心衰的治疗费用是根据病情决定的,如果不使用呼吸机或者一些昂贵的特效药,住院花费在五千到一万元之间。”这个价格是在老人病情稳定,不需要其它昂贵耗材的基础上估计出来的,如果老人病情严重到要上呼吸机、甚至上ECMO,十万都是保守估计。
但饶是赵之意已经给出了一个保守价格,这笔钱也让老人女儿发难,“这、这么多啊!”
赵之意看得出老人女儿的经济条件或许并不宽裕,但医院不是她家的,该收费多少不是她说了算。
“如果你同意老人住院治疗,就在这张通知单上签字,然后到收费窗交3000块押金,只有这样我才能把老人收入院治疗。”
“我的建议是最好赶快住院治疗,你别看我给她打了一针现在情况好了很多,但那一针只是治标不治本,最好还是住院调理,否则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的。”
老人女儿揪着后脑勺的头发,“医生,我想一想。”
她拿出手机,通过后面的摄像头,监控室里的人能看到她是在查银/行/卡里的余额。
但再怎么看,银行卡里的钱都不会多出一位数,一边是拮据的经济压力,一边是抚养自己长大的老人的生死,老人的女儿忍不住哭出来。
因为害怕被几米外的老人听见,她的哭声不大,不细听都听不出来。
医院是每天都能听到哭声的地方,新生儿降临时代表喜悦的哭泣,家人重病甚至离世时崩溃的嚎啕大哭,急诊科最常见的就是后一种。
赵之意见过很多像老人女儿这样的手头拮据的人,他们中的许多人最后都是因为没钱而放弃了治疗,或坦然或不甘地走向生命的尽头。
赵之意双手十指交叉放在桌上,给出在她的能力范围内的建议,“这样,筹钱的事先不急,你要是一时间拿不出这么多钱,就先把押金交了,给老人办理入院,只有办理了入院我才能给她进一步治疗。”
“后面治疗的钱我们会先从你交的押金里扣,如果后面要用一些贵的器材或者特效药,也会先征求家属的同意,但你尽快把钱准备好,老人家情况稳定后我会把她转到心内科继续治疗,整个治疗过程大概10-15天,三千块肯定是不够的。”
虽然赵之意做不到帮她们减少医药费,但在医院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之内给她几天时间筹钱还是能做到的。
“如果要在医院住到老人情况差不多好转,就至少要再筹三千块,如果你的住院卡上没钱,我开不了药,连最基本的治疗也做不了的。”
老人女儿感激地点头,擦干泪道:“我知道了,谢谢,谢谢医生,我会把钱准备好的。”
老人女儿去给老人办入院手续去了,老人被从抢救室推进了重症监护室,监护室为了安全考虑不允许家属陪床,里面除了病人就是医护人员,旁边病人的心监是不是发出滴滴滴的报警声,有时候是心率过快报警,有时候是血压偏高报警,老人有点不安地四处张望。
赵之意再一次给老人做详细查体的时候,老人拉住了赵之意的手,“医生,我闺女呢?她去哪里了?”
赵之意安抚性地拍拍她的手,稍微提高声调,“阿姨,您闺女去给你办住院手续了!等会就会回来!”
“您躺下,我给您检查身体,如果觉得难受喘不上气跟我说。”
“哦。”老人若有所思地点头,放开了赵之意的手躺下。
心衰的病人会因为缺氧产生憋气感,只能被迫端坐呼吸,不过老人的病情还没有进展到那么严重的程度,用药后呼吸困难的表现也已经缓解了许多,躺下配合赵之意检查是没问题的。
赵之意的查体结束,在本子上记录好老人的各项体征数据,老人又拉住她的衣服,“医生,我在这里住院要花多少钱?”
赵之意:……
这要她怎么回答?
“阿姨,您安心在这治疗,把病治好了,不要想钱的事,您治病的钱您小孩肯定会解决的!”
另一边,摄制组的人征得了老人女儿的同意进行跟拍,跟拍摄像是个女孩,别人都叫她小杨,在不打扰老人女儿办事的情况下跟拍,小杨拍摄那些固定摄像头拍不到的东西,她看见老人的女儿换了两张卡,才终于把3000块的住院押金交上。
她将盖了章的各种证明拿去办公室交给赵之意,又安抚了老人,监护室不让家属多待,她走出监护室的大门,坐在门口的椅子望着押金的收据上发呆。
小杨就站在老人女儿的身边,见她的手机亮了好久,便开口提醒老人的女儿:“好像有人打电话给你。”
老人的女儿回神,拿出手机,看到来电显示的时候她的眼神有几秒的慌乱,这个眼神被摄像头捕捉到。
“喂,建军,什么事?”老人女儿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如常。
“3000块是我刷的。”
“我妈现在住院了,医院让交3000押金。”
不知道对面说了什么,老人女儿的情绪变得激动起来,“我刷你3000块钱怎么了?你连给我妈看病的钱都不愿意出吗?我又没让你出全部的医药费!”
老人女儿激动地挂断电话,伸手抹掉因为情绪激动溢出眼眶的泪,她吸了下鼻子,然而眼泪越流越多,像是要把许多年积攒下的泪水流尽。
小杨虽然听不到电话那头说了什么,但猜也能猜出大概,见老人女儿默默流泪,她把口袋里的纸巾递过去,她嘴笨,不会什么安慰人的话,只会干巴巴安慰两句,“大姐,您别伤心。”
老人的女儿接过纸巾擦干眼泪,深深吸了口气平复情绪,“谢谢你啊小姑娘。”
小杨摇摇头,“大姐,您叫我小杨就行。”
老人女儿点点头,“小杨,你是个好姑娘。”
小杨试着打开话题:“大姐,刚刚是谁打来电话?发生了什么事?”
老人女儿牵强地笑了笑,“没什么,我们俩公婆吵架而已。”
她的表情很明显不愿多说,小杨不好再继续追问下去,免得惹了反感,老人女儿会拒绝配合拍摄。
接了一通电话后,于凤英老人的女儿更加神思不属,她从椅子上站起来走了几步,又坐下,如此往复几次。
“于凤英的家属,于凤英的家属在吗?”旁边的抢救室的大门开了,护士朝门外喊道。
“在、在!”老人的女儿应道,老人的名字就叫于凤英,“我是于凤英的女儿。”
“于凤英的家属,病人的检查结果出来了,你到门诊大厅把检查报告取回来,然后把检查报告给赵医生。”
“哎!”老人女儿点头,自助打印检验报告的机子就在隔壁的门诊大厅,穿过一条走廊就到了,但老人女儿不会操作医院的这台机器。
医院的自愿者在另一边忙着,她又不好意思打扰人家,又想着医生可能在等着这份检查报告,一时间有点手足无措。
跟拍的小杨道:“大姐,我帮你吧。”
她从老人女儿手里接过住院卡,简单操作后打印出老人的检查结果。
“谢谢你啊小杨。”她这一天好像说了很多次谢谢,但她嘴笨,除了谢谢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小杨摇了摇头。
老人女儿拿着检查报告,请门口分诊台的护士帮忙刷卡开门后,走进抢救室。
抢救室往里一点,护士站的后面就是医生办公室,看赵之意在办公室里忙着,老人女儿犹豫了会,拿着检查报告进去了。
“医生,这是我妈的检查结果。”
“嗯。”赵之意找出于凤英的病历本,看了眼检查结果后夹上去。
老人女儿坐在赵之意旁边的凳子上,双手掌心放在膝盖上磨了磨,“医生,我妈现在概况怎么样?”
赵之意将病历本合上放到一边,“你不用紧张,因为你及时把她送来医院了,她的情况比我预想中要好,也许不用10天就能出院了。”
“那就好。”老人女儿放下心中的大石。
“不过我有件事要跟你商量,现在老人家的到晚上应该差不多稳定了,我准备明天把她转到心内科的住院部继续治疗。”
“这……”老人女儿有些犹豫,她觉得赵医生性格温柔,医术也很好,如果转到其他科,还能遇到这么好的医生吗?
赵之意接待过的病人家属数都数不过来,怎么会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大姐,转去住院部也是为了阿姨好,”赵之意跟老人女儿说明其中的缘由,“我这里毕竟不是专门治疗心脏疾病的科室,心内科的医生比我更专业,而且我这里太吵了,随时都可能要抢救病人,在这里住着会吓到阿姨,不利于阿姨养病。”
老人女儿的表情有了明显松动。
“叮、叮、叮……”这时,办公室墙上的显示屏发出报警声,赵之意扭头一看,蹭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跑出办公室。
办公室外,护士喊道:“3床室颤,把抢救车推过来,准备除颤!”
第7章 又是心衰
监3床是赵之意重点关注的的病人,也是监护室的所有病人中病情最重的。
监3床的病人是个14岁的男孩,3天前因心前区剧烈压榨性疼痛伴呼吸困难由120送入急诊,入院一小时后突然意识不清,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面色紫绀,呼之不应,呼吸脉搏消失,心电图呈室颤波形,予胸外按压、电击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但一直没有恢复意识和自主呼吸,血压使用升压药后也只有80/53mmHg[1],后来被诊断为病毒性重症心肌炎。
这三天之内他已经室颤了4次,抢救后一直没有恢复自主呼吸,只能用升压药与呼吸机维持基本生命体征。
因为小孩才14岁,太年轻了,家属和医生都不想放弃他,这三天赵之意也想了很多办法维持住他的情况,眼看着今天他的血压好了一点,不用升压药血压也能维持在85/55mmHg左右,虽然还不能脱离呼吸机,但这至少有好转的倾向。
赵之意都打算明天试试能不能把呼吸机脱了,把他转去CCU,哪知道这个时候居然又室颤了!
急诊科的医生护士毕竟是身经百战的,连慌乱都不曾有,紧张有序地投入抢救中。何主任指挥、赵之意、林程原、还有其他护士轮流给病人心肺复苏、电击除颤,整个监护室以及旁边的监控室都在关注这场抢救。
2分钟后,病人总算恢复了正常的窦性心律,但血压又下去了。
赵之意:MM……算了,至少把命保住了。
检查结果出来,赵之意找到了他病情恶化的原因。
“主任,我想再请一次CCU的医生会诊。”
这个小孩送来那天,赵之意已经请了心内科会诊,给小孩确诊重症心肌炎,这一次小孩的病情又开始恶化,证明之前的治疗方案现在已经不行了。
但急诊科现在一时间也拿不出什么好的治疗方案,让心内科的医生会诊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何主任思索了片刻道:“我去请CCU的主任,对了小赵,你把ICU的人也叫来吧,我那边有个病人拿不定主意,让ICU的人来看看。”
赵之意会意,掏出手机打出一通电话。
赵西洲虽然是今年才提升为主任医师,但他的积累不比那些资深的主任差,毕竟评主任医师看的的能力而不是资历。
除了少数罕见的疑难杂症,赵西洲能够应对各种危重症。
赵之意打完电话,会诊申请还没有补上,赵西洲就到了。
赵西洲的外形十分抢眼,就算被口罩遮住一半的脸,剩下的一双眼睛也足够吸睛。
赵之意与赵西洲其实都遗传了父母的美貌,生着一双相似的好看眼睛,只是赵西洲的眼眶要比赵之意深邃些,五官更男性化,眼神气质也不一样,看起来便不怎么像了。
如果说赵之意的外表是温柔包容也冷静自持的女神,赵西洲便是古代清俊儒雅却不染凡尘的贵公子。
宽大却完全没有版型、造价仅80人民币的白大褂穿在赵西洲的身上,像是8000块的轻奢风衣。
而且很多女孩子就喜欢这种禁欲系制服美男,就比如摄影小杨。
小杨本来在拍赵之意查资料的画面,看见赵西洲后情不自禁将镜头转过去,“赵医生,你们医院的医生都长得这么好看吗?”
小杨身为摄影,拍过的娱乐圈美人两只手都数不出来,这眼睛毒辣得跟放射科的X光似的,她敢肯定,这个男医生口罩下的那张脸绝对不比那些娱乐圈的偶像男星差到哪里去。
赵之意:“也就那样吧,普普通通,两个眼睛一个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