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禾苗和她们的朋友_分节阅读_第14节
小说作者:东边月亮圆   内容大小:381 KB  下载:禾苗和她们的朋友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2-01-31 03:06: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等烧烤的时候,禾儿说:“店里还没招到化妆师啊?”

  小麦苦笑道:“现在会这个的少,最少要学半年,都嫌学徒工工资低,去年招来两个你们也知道,快出师就跑了,估计是去单干,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上哪找人去。”

  她难道不想轻松一点,是真的招不到合适的人。

  禾儿本来也替她为难,几个人为这事没少讨论,到现在都没什么好主意。

  但今天忽然有个想法,说:“招学徒还得给工资、管吃管住的,不如你开个班教化妆,还能挣一点。”

  小麦有些怔愣,拍大腿说:“就这么办,学成总得找工作的吧,我就不信一两个能单干,百八十个都单干。”

  她是个向来不拖延的人,没过正月十五,就把店二楼给租下来,挂上简单的招牌,开始招生。

  原来想学技术,那都是得到师傅家做白工,正经拜师礼,师傅给徒弟管吃管住,对很多家境不那么富裕的人家来说,是条孩子的好出路。

  小麦这可算反其道而行,收费不便宜也就算,学生还得先在店里采购一套列化妆品,不然上课用什么上啊,两样加起来,就得小两千。

  附近几家店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架不住报名的人还不少。

  一来会算账的人都知道,学成后工资不会低;二是有的人有这个需要,尤其是一些平常出席重大场合的时候,总不能临时来店里排队吧,真是求人不如求己。

  在小麦的培训班搞得红红火火的时候,禾儿也有新的折腾。

  她是结合自己初中时寄宿过一学期的经验来看,现在市里的初高中几乎都是又破又旧,宿舍环境更不要提,概括为两个字,古老。

  食堂饭菜就凑合,饿不死而已。

  现在已经是八十年代,部分人的生活水平在提升,像她当年是没得选,才去住宿,那要是有得选呢?

  禾苗学生服务中心就此开办。

  禾儿租下一栋三层楼的大房子,内部重新装修、粉刷过,总共改出二十几间房,一间摆三张上下床,每层楼有洗手间,可以洗热水澡,一楼有食堂和阿姨看着。

  三餐有荤有素,学生住这里离市里几所学校都很近,放学后还有禾苗教育的老师上门辅导,价格虽然不菲,报名的人也是多得不得了,都交过钱只等九月份开学入住。

  还有的人为没住上而烦恼,一时之间市里好多人家都在搞这种学生寄宿,不过条件跟禾苗这儿是比不上的。

  主要是现在干个体的人多起来,私营单位也多,不像原来国营大厂,孩子满月就能送去育红班,职工小学就在厂里,上下学就几步路的事情。

  而私营厂的工资虽然高,福利和各项制度是没有这么完善的,导致市场上多出不少新兴行业。

  禾儿是推己及人,初一住过宿的半年简直是她人生最痛苦的时候,即使是大学四年,也觉得学校什么都好,唯有住宿环境,实在是不知道从何说起。

  她是打小没怎么在物质上吃过苦的孩子,毕竟家里条件好,对她们又舍得。

  计划生育推行至今,再过几年家家都是只有一个在上初高中,可不得紧着点,就是现在,都感觉独生子女们比以前的孩子更娇气些。

  娇气可受不得委屈,但不管你有什么困难,禾苗学生服务中心帮助您。

  禾儿很是满意自己又走对一条路子,当然,也没忘抽出时间关注妹妹。

  毕竟十六岁的方青苗,终于要高考了。

第16章 出成绩 第二更

  苗苗的成绩一向不错,只不过高三以前,每天晚上坚持去学画画,平常时间哪怕排得再满,功课上也是有所懈怠。

  这一年来是什么都顾不上,每隔几天动动笔放松一下而已,每天都是五点起,十二点睡,打破她从小到大的作息时间,可见决心有多大。

  禾儿对妹妹也是全方面的帮助,各科老师轮着上。

  说实在的,自己肯努力,基础不差,天赋尚可,又有这么多外力,不考个好成绩说不过。

  在高考前学校组织的最后一次模拟考上,苗苗取得高中三年最好的成绩,是年级第一。

  按照往年来看,他们学校的第一,大概率也是市状元,只不过她这个名次还不是很稳,一家人都觉得有些说不好。

  赵秀云是怕小女儿给自己的期望太高,哪怕只差一点,恐怕都会受不住,一颗心七上八下的,背过人跟老大说:“你也要做妹妹万一考不到状元的心理准备,到时候一定要好好安慰她”

  小的一向以大的为目标,和父母比起来,更在意姐姐的态度。

  禾儿这时候也迷信起来,说:“妈,你呸两声,文昌帝君会听见的。”

  赵秀云依言,不过在她肩上拍两下说:“你听见没有。”

  禾儿点点头,反倒一本正经说:“苗苗努力了,考得到考不到都一样,人没有一辈子顺风顺水的,现在栽跟头总比以后好。”

  还给亲妈上课了,赵秀云瞠目结舌,一下子觉得这话也很好道理,欣慰道:“可我还是希望你们一辈子都顺。”

  她嘴上说着努力就行,私心里也是希望孩子能得偿所愿的。

  禾儿马上挺起胸膛说:“没事,咱家的人栽跟头也能爬起来。”

  又说:”苗苗能行的,妈,你要对她有信心。“

  赵秀云是瞅着这家里人人都有信心,孩子爸都想好要去定做一块“一门双状元”的牌子挂在家门口,连小黄摇尾巴都格外厉害,她要不是不拽拽线,一个个都想飞到太空去了。

  但这会只在心里嘀咕,脸上坚定道:“那肯定的。”

  说是这么说,多少有点忐忑。

  倒是苗苗自己还好,她打小是这样的,面上稳重,心里话不知有多少,外人瞧着叫大将风范。

  家里人都知道,就是个孩子。

  不过再在羽翼下,也得展翅高飞。

  七月七日,一九八七年的高考拉开序幕。

  苗苗被家里人送到考场,进去之前还摸摸小黄的脑袋。

  方海的工作有寒暑假,和媳妇一年到头忙和大女儿到暑假格外忙不一样。

  他当年就是在考场外等老大,今年当然也得等老二。

  不过考试铃一打,他觉得也没自己的事,牵着狗到公园里遛弯。

  小黄年纪大,现在已经不太爱走动,找了水边的树荫地方,直接趴下。

  方海想想,把他拴在树上,自己在旁边扎了个马步锻炼。

  他是十来岁入伍,后来调动到公安学校,狠抓学生身体素质,自己向来不落后,四十几的人,一身腱子肉,连肩膀带手臂,看上去像一拳能打死人的样子。

  有位大爷路过几次,好奇问道:“你这是从哪退休的啊?”

  方海看看四周,这时间点能在公园里头锻炼的,可不全是退休的人,似笑非笑道:“我还没呢。”

  大爷恍然大悟道:“我看你也不像六十。”

  方海掐指算,自己今年刚好四十三,离六十还十万八千里,摸摸脸想,是不是也得用用雪花膏,毕竟媳妇是一等一的漂亮,往自己边上一站,不得衬得更像牛那啥了。

  不过他也没多少时间想这些,看时间差不多,到考场门口等人出来。

  苗苗左顾右盼,就看到爸爸,难得活泼招手说:“爸,想吃红房子。”

  看样子是考得不错,不然哪还有时间惦记这些。

  方海带着孩子去吃,管接管送三天,大人小孩都松口气。

  苗苗自觉有一个月没碰过画笔,考完第二天都不用休息,背上画具就要出门。

  禾儿才不会就这么放过妹妹,揪住她说:“等会,你先把作文默写出来再走。”

  到时候能在培训班做分析材料用。

  苗苗老老实实“哦”一声,摊开纸在客厅写,写完自己评价道:“文采斐然,言之有物。”

  说的格外诚恳,毕竟是从来不说大话的孩子。

  禾儿觉得挺模棱两可的,说:“得看老师怎么判卷子。”

  这种事情说不好的。

  考前报志愿,苗苗填的是震旦的哲学系,这是她从以前就定好的,自己心里估过一茬分,觉得录取是稳稳的事,区别只在于名次。

  反正她已经努力到这份上,坦然道:“没事,几分我都能接受。”

  禾儿从来把妹妹保护得很好,在她眼里永远是那个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的小丫头,这会也很欣慰道:“努力就行,不管考几分,都带你去四川玩。”

  这是苗苗最期待的事情,兴高采烈出门去。

  禾儿拿着妹妹的作文到单位,给几位参加过阅卷的老教师都看过,大家一致认为能拿个差不多的分数,要是碰上能欣赏这样文风的老师,能给个高分。

  就是要看有没有这样的运气。

  和作文比起来,其他题目都显得很确定起来,苗苗给出的基本都是拿得分的答案。

  禾儿别看面上说得大方,私下里把几位高考状元候选人打听个遍,倒没听说谁考得特别好。

  她自己高考的时候都未必有这样紧张,还有一个就是为着培训班的发展。

  禾苗培训班今年是第一次出高考成绩,如果刚开办时的报名人都是冲着宣传工作做得好,那这次就是实打实的考验,是接下来招生的关键。

  她是各种方法全用上,给各科老师不知道许多少甜头,就盼着他们再努力点,还全国各地搜罗复习资料,出的考卷加起来都有一个人高。

  陈辉明已经两个月没休息过,他主管教务,一是实力过硬,二是凭着亲戚关系,自然知道这次对他来说也是个巨大考验,哪怕是考完都没有喘口气的时间,到处打听。

  虽然结果已经是不能改变,但接下来的工作也是要继续,他还提出一个将来工作上比较重要的方向——提供填报志愿的信息参考。

  现在填志愿的方法比较简单,像沪市,六月初会给应届生们发一套《招生通讯》报纸,上面简单列着可以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和刚恢复高考时比较简单的专业设置不一样,这几年各校为顺应时代发展,纷纷成立新院系,学生们哪怕跟家长商量,大人也未必说得出三五六。

  虽然都是毕业后分配工作,可做什么是大有区别的,毕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上热门专业,加上各校录取结果其实不是很透明,学生们常常是凭着去年的分数线填报,考过的人不会想着去打听,没考的人也没渠道。

  信息不透明,就是挣钱的关键。

  禾儿觉得自家姑父的话很有道理,与其担心还没公布的结果,还不如把注意力转移到未来。

  她颇有些同学在各高校任职,又托亲妈的关系搜罗信息。

  赵秀云是七七年考上震旦的学生,和孩子的同学相比,他们这一届多数人已经走上小领导的岗位,打听起来自然更为方便。

  他们家的人是不怎么爱走后门的,不过这种事又称不上违规,自然尽心尽力帮忙问。

  就在母女俩分头行事的时候,时间一溜烟到七月底。

  原定的公布成绩的时候一拖再拖,夏日的燥热更叫人难平静。

  禾儿一早起来觉得眼皮在跳,大觉不妙,心里默念“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只差改变世界对方向的认知,最后不得不承认,她跳的是右眼。

  在这种事上,是人都会有点小迷信。

  她心里一咯噔,换好衣服下楼。

  父母照例都起得比孩子早,已经坐在餐桌前吃早饭,看到她说:“今天这么早?”

  禾儿左右张望,说:“妹妹又去画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6页  当前第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禾苗和她们的朋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