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不是搬了家吓到了兔子,还是天气冷,好几只兔子都出现了食欲不振的情况,几天就瘦了一大圈。季明岑赶紧把这两只兔子杀了,用盐腌起来,挂在壁炉前做成兔肉干。
暴风雪结束以后,气温陡然上升,半米多深的积雪短短半天之内就全部融化,外面到处都是大水坑,太阳一出来,空气里浓郁的异味简直熏的人要晕过去。
梁衔月他们紧闭门窗,偶尔出门也戴着防毒面具。一直到积水彻底蒸发才开始探索起这片别墅区。
别墅区虽然有着高大的围墙和方便添柴的壁炉,住在这的人却不算多。如果说刚搬来的时候,梁衔月还为此感到疑惑,那么住了两周,她已经知道别墅的弊端了。
炉火烧得再旺,在零下几度的天气里也最多能兼顾客厅和旁边两个房间,其他地方基本感受不到太多热度。如果别墅有天井,热量散得更快,连一楼都不怎么暖和。
像是不久前的暴风雪天气,他们三家人都住在这一个别墅里,就必须要开空调,否则二楼的房间也不过个位数的温度。
要是冬天零下三四十度,更难想象要怎么过了。
但现在想这事还为时过早,暴风雪过后温度竟然上升到了近二十度,季节已经混乱不堪,才刚过寒风呼啸的严冬,又迎来了春光明媚的暮春,可谁有记得,日历上的节气竟然是处暑。
不过这个温度对梁衔月来说却十分适宜,她和季明岑各自在黄一峰家附近另找了两处紧挨着的别墅,稍稍清理过就住了进去。这下他们三家人又成了邻居,守望相助,还能保证有自家人的私密空间。
选好了住址以后梁衔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建他们的货架菜园。别墅附近的便利店有的是没人要的货架,他们拆卸以后重新在别墅二楼组装起来,装填上梁衔月从空间里挖出来的泥土,撒上种子,等待着作物的萌发。
因为别墅的空房间很多,除了种在货架上的青菜以外,他们还尝试在几个房间种了土豆、红薯、小米和玉米。
种下土豆的时候大家都是忐忑的,害怕当年那种土豆霉烂病再次发生,糟蹋了他们用来做种的土豆,不过不知是不是梁衔月用的是从海岛里拿出来的土壤,里面没有带着导致土豆生病的病菌,他们种出来的土豆竟然个大饱满,表面光滑的连坑洞都很少。
在等待作物收获的这段时间,梁衔月还和父母一起去了一次甄丽家,告诉甄丽他们搬家的消息。自从甄丽所在的田家屯彻底划归成蔬菜基地以后,甄丽进出就不是太方便,一般都是梁衔月他们一家人去看望他。
甄丽每次提出要请假到他们家来探亲,梁衔月都坚决反对,基地不让内部工作人员随意出入,也是有着保护他们的考量,像甄丽这种早早成为基地员工的人,这么长时间也积攒下不小的身家,容易惹人觊觎。
住在梁家村的时候梁衔月的消息不灵通,后来才知道,常有住在基地里的人盯着像是甄丽这样端着基地铁饭碗的正式员工,看到他们离开基地就给外面的人通风报信,外面的人绑架了外出的员工,向他们的家人敲诈勒索。
基地就抓了好几波这样的人,也揪出不少基地里的内鬼,查问这些内鬼,发现他们也不是和外面配合的人关系多密切,不过是认识而已。可光是通个消息就能得到一大笔报酬,谁也抵挡不了这种诱惑,后来基地才严格限制员工离开基地。
梁衔月他们一家到甄丽那,还是甄丽和田薇以中级农业技术员的身份担保,才让他们一家三口能进入基地,在甄丽家待了小半天。
梁衔月给大姨和表姐带了一篮子鸡蛋和两只鸡,这么大的手笔让检查行李的工作人员都震惊了。他们也没想到基地外竟然也有人过得这么舒坦,肉、蛋、奶在基地也是十分稀缺的食物,基地里的牲畜养的少,粮食还不够人吃的,也不敢养多少牲畜。一直到爪子藤出现,经过实验后发现可以作为牲畜饲料,这才慢慢扩大规模。
可鸡蛋在梁衔月家却不算什么特别的,现在海岛里还有五只公鸡、八只可以下蛋的母鸡,以及十二只等待长成的小鸡。
这已经是一直在控制鸡群规模的结果,否则加大孵化受精蛋的力度,梁衔月根本拿不出足够的鸡饲料。而且八只母鸡每天下的蛋梁衔月家都吃不完,好不容易找到了能顺理成章拿出来的机会,还不好好让甄丽吃个够。
甄丽也被这沉甸甸的一篮子鸡蛋吓到了,她生怕这些鸡蛋是梁衔月家节衣缩食给她省出来的,忙道:“你们家养鸡了?这鸡蛋还是留着你们自己吃,我在基地里吃得很不错,我和薇薇的工资都高,平时在食堂里只吃米饭和面饼,那些藤面饼、藤粉我们一次也没吃过。”
梁衔月还是第一次听说什么藤面饼,问过以后才知道是爪子藤做成的食物,大为惊奇。不过这也是好事,爪子藤遍地都是,暴风雪之后冻死了一批,到现在已经又长了出来,爬满了他们来时这一路无人的街区。
“我们家养的鸡多着呢,下的蛋我们一家三口也吃不完,也没有那么多的鸡饲料养活那么多鸡,这不,给你送来两只,你这边还能开火做饭吗?要是送到食堂去,可千万要盯着点儿,别让人偷了肉去。”甄敏把甄丽拉到一边,小声嘱咐道。
甄丽仔细打量她的神情,看她不似作假,这才放心:“看来你们真的过得不错,我这也有一些东西留给你。”
她说着从小库房一个隐秘的角落里拖出两桶沉重的汽油,气喘吁吁的说道:“一开始的时候我们还有买汽油的额度,我想着你们可能要开车到处走,每次都把我和薇薇的额度买满,后来就买不到了,只攒了这些。你们现在既然在别墅区住,也有发电机,冬天一定缺汽油发电,你把这些都搬走,我也用不到。”
“姐……”甄敏看着早早就为自己打算起来的大姐,眼眶湿润。
“别哭,孩子们都在,怪羞人的。”甄丽自己看着妹妹,眼睛里也泛出水光。她这句话也是对自己说的,说完就抹了抹眼睛,拉着甄敏说:“你家养着蛋鸡,营养不够可下不了蛋,我和食堂榨油的师傅认识,你等着,我去看看能不能买几个豆饼给你。”
甄丽说的那种豆饼是榨油以后的豆渣压实做的饼,有脸盆那么大,十几公分厚,一个就有二十几斤,这种豆饼对于鸡鸭这样的家禽来说特别有营养,基地自己养的鸡也会吃豆饼渣加餐。
甄敏拉着她的手不让她去:“我也就在这待这么一会儿,你也和我说说话,讲讲你和薇薇过得怎么样。”
甄丽爽朗地笑了,她看着不自觉撒娇的妹妹,好像又回到了妹妹还没出嫁的时候,总是拉着自己的胳膊缠着她。
“我去那么一会儿就回来了,你别急。”
“那我跟你一起去。”甄敏干脆道。
————
因为他们的到来,甄丽和田薇专门请了半天假,热热闹闹地说了一下午的话,最后梁衔月一家人赶在天色昏暗之前回到了别墅区。车上带着甄丽给他们攒的两桶汽油和买到的五个豆饼。
除了这些以外,梁衔月还可以顺理成章的把空间里的几只母鸡拿出来,假借这些母鸡是甄丽送给他们的,几家人一起养这几只母鸡,吃鸡蛋,好过梁衔月一家人吃鸡蛋吃到吐,其他人却早已经忘了鸡蛋是什么味道的。
由此,继养殖肉兔以外,他们又专门有了一个养蛋鸡的房间。
一间别墅里只有寥寥几个房间住着人,却满满当当的安排了各种作物和家禽的种植和养殖,加上别墅区就在繁华的市中心,外出搜索物资十分方便,梁衔月他们搬过来以后,确实感受到了诸多便利。
第79章 塔城
转眼又是一年春天,受到火山爆发的影响,去年一整年气温都远低于正常值,冬天更是彻骨的严寒,最低温度甚至达到了近零下六十度。
为了保证别墅里还在生长的蔬菜和粮食不被冻坏,梁衔月家的别墅改造了水暖系统,壁炉里的炉火也昼夜不息。幸好他们对冬天的气温抱着最坏的打算,刚一搬到别墅区就着手搜索能够用来发电的汽油和柴油,也积攒了足够的木材做燃料,实在冷的受不了的天气,就开启发电机使用空调,最终成功度过了这个漫长的冬日。
梁衔月盯着手上的表,问一边坐在椅子上的梁康时:“现在都三点多了,赵波他们还会来吗?”
梁衔月现在待的地方市别墅区附近的一个饮品店,两个人待在饮品店后面的隔间里,等着赵波几人的出现。
能遇到赵波和梁大志他们这些同样从梁家村出来的人也是凑巧。有一次梁衔月他们出去搜索物资,发现赵波几人被另一伙凶神恶煞的男人袭击,那些人抢了东西还不够,要把赵波他们赶尽杀绝。梁衔月和梁康时几个人出面救了他们,才得知这几个男人是看中赵波从基地里出来,想拿走他们的身份牌混进基地里。
基地管理虽然严格,可里面人口太多,很难实现严格的防伪工艺,用来辨认身份和存储工分的身份牌只是普通IC卡,只有一张模糊的照片,没有密码,谁拿了都能用,所以每个人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身份牌,用绳子牢牢系住,挂在脖子上,藏进衣服最底层,身份牌要是丢了,就连基地都进不去。
梁衔月救了赵波几人以后,赵波十分感激,也送了梁衔月一些很有用的东西作为回报,像是基地自己研究制作的防酸雨口罩,里面的过滤层能够减少对酸性气体的吸入。
梁衔月虽然有不少防毒面具和滤毒罐,可是数量有限,有时候空气中的异味若有若无,有毒气体的浓度低,用防毒面具不仅浪费,也有些遮挡视线,戴着并不舒服。这时候换上防酸雨口罩,效果也是一样的。
一来二去,熟悉了以后,梁衔月也知道他们搜索来的物资基本都是要上交基地换工分的,见里面有自己十分需要的汽油和其他物资,梁衔月就主动提出用他们种的青菜和土豆和赵波他们交换,算下来要比换成工分更合适。
他们出的价格更高,赵波当然欣然应下,来回交易过几次,他也看出了梁衔月对物资的偏好,排在首位的就是汽油和柴油,就在搜索物资的时候格外留意,每次都会给他们带几桶。现如今有了更多的渠道获取汽油,梁衔月他们这些人发电机用的越来越频繁,生活上也便利不少。
赵波一行人半个月出一次基地,市里能找到有价值的东西越来越少,他们已经不专职做搜索队员了,尤其是现在天气回温,爪子藤重新生长,更多的时间他们会在别处收割爪子藤,或是到基地加工藤粉的工厂做临时工。
今天是他们约定好交易的时间。梁衔月中午来到这间饮品店,等了好几个小时也没等到人,心里有些七上八下的。
难道是他们又遇险了?或者只是记错了日子,毕竟现在也没什么电子产品确认日期,赵波都是带着一张自己写的当月日历,在市里过一天就做个记号。否则像他们这样到处东跑西颠,累了找个地方闷头一睡就是第二天,有时候都不记得自己在市里待了几天。
就在梁衔月已经开始想晚上该吃点什么的时候,饮品店门外传来了一个声音:“康叔,你们还在吗?”
梁康时认出这是熟悉的声音:“大志吗?进来吧,我们在这里。”
梁大志背着赵波跑进来,身后还跟着简卢、赵为民和王秀莲。
“赵波这是受伤了?严不严重?”梁康时看着被梁大志放下来以后坐在椅子上的赵波。
赵波摆了摆手:“不严重,有点扭伤。”他动了下屁股,又疼得叫了一声。他爹赵为民关切的围着儿子团团转:“回基地找医生给你看看吧,也是从那么高的地方摔下来,看看骨头有没有事。”
“摔了?”
问过以后才知道,原来是今天他们在搜索一间跃层公寓的时候,赵波在二楼看见了一具尸体,一时间心神不定,从二楼的楼梯上摔了下来。这才耽误了时间,让梁衔月和梁康时多等了几个小时。
梁大志讲这些的时候,赵波很是不好意思,因为他一个人耽误了所有人的时间。再说见到尸体本来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去年冬天市里冻死的人那么多,他们这些出来找物资的人谁没见过几具尸体,连小小年纪的简卢现在都可以面不改色地拿过一边的床单盖住尸体,继续在房间里搜索物资。反倒他一副大惊小怪的模样,还丢脸的摔倒了。
“这有什么,”梁康时劝慰他,“是简卢胆子大,哪有几个人见到尸体不害怕的。”
说起简卢,梁大志想起了这次来找梁康时的目的。他拿过三瓶2.5L的大饮料瓶放在桌上:“这是我们找来的汽油。这次能不能换一些耐放的粮食,就不要青菜了。简卢要出个远门,我们这些大人不能帮他别的,让他在路上吃的好点还是可以的。”
“当然可以。”听到梁大志前半句话,梁衔月自然地答应了,等听清后半句话才追问道:“出远门?现在?”
简卢是他们这个队伍里唯一没有来自梁家村的人。因为他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所以梁大志才一直带着他。简卢人小却很机灵,梁衔月对他的印象也不错。他自制了一个吸汽车油箱里汽油的装置,在梁衔月原本使用的管子上加了一把玩具水枪,只需要按动水枪就能把油箱里的油吸出来,不用人对着管子吸气,还得警惕着汽油灌进嘴里。
他把这个方法分享给了梁衔月,梁衔月十分高兴的送了他几个鸡蛋。
现在一听到简卢要出远门,梁衔月的第一想法就是简卢是不是像四爷爷那样,有了从别处来寻他的亲戚,可是隐约记得他没有兄弟姐妹,父母也都去世,没处投奔才被梁大志照顾着,难道他还有外省的亲近亲属?
“简卢要去塔城的新基地。”
塔城?如果梁衔月没记错的话,塔城离安城有一千多公里远,纬度只比安城低一点,却要深入内陆,一直向西走。
为什么会突然想到去这个地方呢?
梁大志也对此知之甚少。他们得到的通知是,塔城基地是新建的,人口很少,需要一些建设力量,而安城基地简直人满为患,正好安城这边准备援建一部分物资过去,问有没有人愿意跟着车队一起搬去塔城。
塔城正是建设时期,去了那边只要没什么大问题,都能有一份正式工作。简卢孑然一身,没那么多念想,听到有这么好的福利,也觉得不能总是要梁大志几个人照顾自己,也该抓住机会出去闯荡,所以才下了这个决定。
梁衔月有些迷糊,就算塔城需要建设力量,也不至于从一千多公里外的安城抽调人手,这其中一定有一些隐情。
“嗯……准备去塔城的人多吗?”
简卢是去报名过的,他回忆着当时的情况:“也不少,基地里还是有不少连吃粗藤面饼都不敢放开吃的人,要是真像通知里说的,去了塔城就有正式工作,很多人都心动!”
不只是简卢,连梁大志听了这个消息说没想法也是假的,基地现在已经不再招正式工,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拥有工作,不至于饿死,藤粉工厂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临时工,而且这份工作不能连做超过两个星期。
一份正式工就是大家梦寐以求的待遇,可是一想到要远离家乡,赌上一家人的命运,梁大志活泛的心思又被压了下来。
“报名去塔城的人,车队管一顿午饭,我手里的工分也能换不少藤粉,路上也够吃了,”简卢有些羞涩地摸了摸剃的很短的头发,“就不用拿大家一起找的物资给我换干粮了。”
王秀莲接口道:“那么远的路,不吃点好的怎么坚持的下来,藤粉不就是草做的,那东西管饱还行,营养根本就不够,你一个人出远门,生病了也没人照顾,更不能亏待了自己。”
见大家都愿意把这次的收获让给简卢,梁衔月从包里拿出一袋自制的红薯粉条。“粉条吃起来方便,也耐放,这一包是三斤多,我再给你添五个土豆,一包菜干。”
她看几个人的表情都没有异样,知道是对这个交易没有异议,于是把东西都拿出来,随口问道:“那你什么时候出发?”
简卢也不太确定:“这个月末吧,我看报名是截止到那时候,什么时候走也不一定。”
梁大志一行人走了以后,梁衔月和梁康时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神情里看出了同样的疑问。
“塔城到底是怎么回事?”
————
这件事其中有蹊跷,梁衔月和梁康时都是这么觉得的。虽然得到的信息很少,甚至极有可能都是为了掩盖真相的假消息,可梁衔月是做过预知梦的人。暴雪、洪水、火山爆发都一一应验,梁衔月回忆起梦境的最后,在长达数月的雨季中,海水一点点侵蚀着沿海城市,最终将海岸线向内陆推进了几百里。
安城组织的这次迁徙,会不会是预测到了海平面上升的危机?
梁衔月回去把这事对大家一讲,黄一峰一脸无所谓:“这小子倒是有胆出去闯荡,放在以前是个办大事的料子。”
他没说后半句,现在有胆量也不知道是不是好事,上千里的路途,一个不小心可能就没命了。不过黄一峰和简卢不熟,也轮不到他来担心。
梁衔月没有听到自己想听的,视线时不时的扫过黄一峰,想让他说说别的想法。
黄一峰被他看得发毛:“看我做什么?月月,你不会也想去塔城吧?我们在这住的好好的,鸡也养起来了,菜也种上了,还有电可用,还图那个去塔城就能做正式员工的大饼吗?”
梁衔月只好说:“我怎么会这么想,我就是觉得奇怪,塔城离咱们这里毕竟太远了。”
从梁衔月说起这件事就一直沉思的季明岑出声道:“确实奇怪。”
“安城基地去援建塔城,怎么看都不是什么明智的决定。几千里的路途,算上运输物资的车队、维持秩序和保卫物资的护卫队,还有像简卢这样报名的普通人,途中要吃掉多少粮食?一半以上的辎重都得是这帮人的口粮,要是路上再遇到麻烦,耽误时间,恐怕车队到了塔城,随车带着的物资就消耗完了,还有什么支援一说?车队想返回安城,怕是连返程的粮食都得塔城出。”
还有一些话是季明岑没有说出来的,如果运输物资不是他们的目的,那么仔细想想,安城基地的车队大费周折地跑到塔城,唯一的成果其实就是把人送过去了。塔城缺少人口是不假,可周边邻近的城市都成了空城吗?非要从安城出人?
季明岑提出的这个点真是太好了,梁衔月立刻说:“你说的对,我就觉得哪里不对劲,要是有机会再遇到基地里的人,我们一定要问得更清楚才行。基地比我们知道的多,他们的行动也许给我们应对新的天灾带来启发。”
梁衔月表现的稍微有点急切,季明岑和黄一峰都注意到了。
季明岑联想起梁衔月从饮品店回来后的一系列表现,加上黄一峰一开始对于援建塔城的反应。心里猜测道:“月月这么聪明,一定是早就看出了这次援建行动背后别有深意,只不过黄大叔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月月才故意引着自己说出整件事的疑点,一同劝黄大叔重视起来。”
黄一峰却大感不妙:“月月的反应很是古怪。自己怎么忘了,她可不是一般人!她会做关于未来的梦,不过这件事月月好像没告诉小季,所以才没能直说。这么看来,基地派车队去塔城果真不对劲,得做好最坏的打算才行。”
在梁衔月不知道的情况下,这两个人自己默默补全了事情的逻辑,导致梁衔月几个星期后劝说他们跟随基地车队一同出发的事格外顺利。
————
甄敏拿着剪刀站在海岛小院的葡萄架前,葡萄浓密的叶子层层叠叠,风一吹就漾起一阵波浪。郁郁葱葱的葡萄叶下,偶尔能看到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绿葡萄。梁衔月也不知道这棵从梁家村那个大爷手里换来的葡萄是什么品种,结了果才看出这是一种绿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