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有一座随身海岛[天灾]_分节阅读_第97节
小说作者:挽星霜   内容大小:594 KB  下载:我有一座随身海岛[天灾]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3-01-27 12:23: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7/10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捏了捏一颗葡萄,感受到手下的葡萄汁水丰沛柔韧,颜色也绿的发亮,甄敏就知道这一串葡萄成熟了。要是那些没熟的葡萄,颜色要黯淡的多,是一种很呆板的绿色,上手一捏硬邦邦的。

  她剪下这一串葡萄放进篮子里,寻遍整个葡萄藤,都没再找到另一串成熟的。

  “结的果太少了。”甄敏对着一旁拿着手机查资料的梁衔月说道。这一整颗葡萄藤,别看叶子长得这么茂密,加在一起也才结了七八串果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去年移栽过的原因。

  梁衔月揪了一颗葡萄,剥开薄薄的皮塞进嘴里,一股清甜的葡萄香味在嘴里扩散开来。她举着手机说道:“可能是没剪枝,葡萄的营养都用来长叶了。资料上也说这种情况可能是氮肥施多了,钾肥却不足的原因。今年是来不及调整了,明年再看看吧。”

  甄敏也摘了一颗吃,夸赞道:“还挺甜的,葡萄味足。”

  除了已经结果的葡萄外,梁衔月曾经移栽到空间里的几棵果树移过来的第一年半死不活的,好在海岛的气候好,果树都活了下来。今年似乎是缓过来了,枣树和樱桃树都开了花,秋天就能吃上大枣和樱桃了。

  至于梁衔月同样种在这片果树林里的苹果树和桃树,来自于海岛森林里的【野桃】和【野苹果】,都是从果核的状态播种下去,虽然生长速度比正常树木要快一些,但到现在也只是一人高的小树苗而已。想等它开花结果,至少还要两三年。

  不过整片果园已经初具规模,梁衔月在果园外安了栅栏和小木门,一进门两边就是几棵枣树,枣树的花小小的,不仔细看都看不清楚,也没什么香味。

  再往里走一边是果园里唯一的一棵樱桃树,樱桃树开出很清新的小白花,开花的时候枝头已经零星的发出一点嫩叶,更衬的花朵淡雅清丽。

  另外一边看起来空旷的多,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片空地。很大一块区域里孤零零的伫立着一棵低矮的小树,枝头的叶子都只有零星几个,个头还不到梁衔月的大腿。这是他们扦插来的杏树。

  梁家村的家里只剩下一颗半死不活的杏树,这颗杏树年纪太大,树大根深,已经不适合挪动。趁着它还没在某一个冬天彻底被冻死,甄敏剪了七八个还算强壮的枝条,想用扦插的方式培育出杏树苗。

  最后只活下来这么一棵独苗,虽然到现在只是小小一棵,可梁衔月相信它最后也能长成像曾经院子里那棵杏树一样,有着如云般的树冠和笔直粗壮的树干,所以给它预留了很大一块地方,让这棵杏树可以茁壮成长。

  再往里走就是最初种下苹果树和桃树的地方。梁衔月一直陆陆续续的从森林里取得野苹果和野桃,埋下果核的时间也有不同,这些树苗有的已经和梁衔月差不多高,有的还只到膝盖。

  果园里的树木生长情况参差不齐,而且到现在也没有产出果子来,但梁衔月却格外喜欢这片属于自己的果园。未来有一天,这里也会硕果累累,会有小灯笼一样的樱桃、红彤彤的苹果、又大又圆的甜枣和黄澄澄的杏。

  每当梁衔月因为看到外面的世界一片灰暗,除了丑陋的爪子藤以外再见不到其他的植物而感到心情低落时。她就会来这片果园坐坐,这里放着她从外面公园里收来的藤椅和石桌,沏上一壶椴树花茶,放上一盘甄敏做的小点心,再带上一本书,就是难得的闲适时光。

  她和甄敏一边吃着葡萄一边巡视过整个果园,不知不觉就把一串葡萄吃得只剩十几颗。

  甄敏看了一眼说道:“剩下的留给你爸吃。”

  他们一家人自己住一栋别墅,进出海岛也不用太遮遮掩掩,不过经常还是留下一个人在别墅里,防备着两家邻居来找。

  梁康时现在留在别墅里。梁衔月他们进空间时,还看见他拿了纸笔,在研究如果跟着车队一起去塔城,路上要带些什么东西。

  “一定非走不可吗?”甄敏的声音里带着惋惜。

  他们才刚在别墅区安置下来,有了新的菜园,熟悉了周边的情况,也改造了电路,让三家人都用上了电,却又要离开这里,去往一个陌生的地方。

  从市里的家到农村的家,再从农村的家到这片别墅区,天灾发生的这几年来,已经来回搬了好几次家,到底哪里才会是他们最后的落脚点?

  甄敏觉得前路一片迷茫。塔城是一个几乎不会出现在她生活里的陌生地点,竟然也成了她未来的目的地。

  梁衔月看出了她的无措,抓着甄敏的手紧紧窝在手心里。“海岛也是你的家,外面的一切都会变,可是你进到海岛里以后,就会站在我们一点一点经营起来的小院里,有两只可爱的小狗冲过来欢迎你。屋里有你熟悉的床铺,枕头底下还放着一块金砖。”

  甄敏一开始被她说的眼眶含泪,听到金砖的时候却忍不住破功,脸上发红地说道:“好端端的,提什么金砖。”

  梁衔月用海岛里的金矿石冶炼出金锭以后,特意送了一块给甄敏,别看这块金锭朴实无华,像一块砖头一样,毫无工艺可言,甄敏可看的比什么都重要,一直放着枕头边。

  见她终于开心起来,梁衔月才继续说道:“其实我们是可以不跟着第一批车队走的。海平面要是上升到淹没安城,整个基地都要迁徙,除了这批车队以外,一定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但是我想着,塔城基地既然能容纳下我们这么多人,那至少需要人口建设这句话应该是真的。我们早去一些,也能比晚来的人多些优势。”

  甄敏顺着梁衔月说的话思考起来,比起他们这些人的未来,多留在安城几天算得了什么。他当机立断:“我们当然得跟着第一批车队走。”

第80章 准备(七千营养液加更)

  为了确认车队去塔城是不是有着其他目的,梁衔月特意跑了一趟蔬菜基地,见了大姨和表姐。

  “你也听说这事了?车队也在我们这里抽调人手了,谁都不愿意报名,最后抽签决定的人选。”甄丽说起这事还十分庆幸,“幸好没抽到我和薇薇,那些被抽中的人都快哭晕了,谁想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虽然只是说待几个月就能回来,那也不想来回折腾。”

  她抬起头看到梁衔月一脸凝重,小心翼翼的问道:“月月你怎么了?车队这事有什么问题吗?”

  梁衔月打量了下四周,把甄丽拉到一个没有监控的角落去,低声说道:“这事没这么简单。”

  甄丽被她带得也紧张起来:“不就是支援塔城吗?还有什么事?”

  梁衔月不能直说自己预料到海平面上升会淹没安城,于是找了个借口:“基地里有一个姓钟的领导,之前去过我们梁家村,我帮过他一点小忙。这次他托人提醒我,让我最好跟着车队一起到塔城去。安城整个基地将来可能都要搬到塔城去,这次只是第一批先锋部队。”

  “为什么啊?”甄丽不解的问道。看到梁衔月把手指放在嘴唇上的动作,她才压低了声音重复道:“好好的我们搬到塔城去干什么?”

  梁衔月循循善诱:“安城离海边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天灾以前新闻就总是在报海平面上升,现在怕是真的要来了。”

  甄丽张大了嘴巴:“海平面上升?我们这会被淹没?”

  她恍惚了好一阵,才把梁衔月这几句话串联在一起。“姓钟的领导告诉你的,我倒是知道一个姓钟的领导,去年他和基地的总负责人一起到我们这里发放慰问品来着。我看他是个大领导,如果是他说的,那应该不会错。”

  梁衔月见大姨相信了,才说出他们一家人的打算:“我们想跟着第一批车队去塔城,塔城的人口少,去的早说不定能分配到一份工作。”

  甄丽一跺脚:“唉,我当时也报名去塔城就好了!就能和你们一起走了!”她原地踱了两步,不甘心就这样放弃,转身说道:“我再去问问,现在还能不能改名单。”

  梁衔月看着甄丽急匆匆的往蔬菜基地的办公楼走去。她和田薇不像梁衔月一家这样自由,想走就能走。她有中级农业技术员的职位,即使基地迁到塔城,也是一样要种菜种粮的,甄丽这个正式职工的职位也攥得稳稳的,还是要听基地的安排,不能由着自己的想法来。

  甄丽回来的时候一脸愁容:“人家说名单都拟好了不能再变动。”不过甄丽也没有白跑一趟,打听到了车队出发的时间,是下个月一号。

  梁衔月虽然也遗憾不能和大姨一起出发,但这也不全然是一件坏事。

  她劝慰甄丽道:“下次如果再有支援塔城的消息,大姨你可千万别忘了报名。咱们基地这么多人口想全都搬到塔城,怎么也要分四五批走,这才是第一批车队,错过了你也别难过,这条路不知道有没有人走过,卫星也不一定能看到全部的情况,第一批人是要探索路况的,少不了要走些弯路,后来的车队一定更顺利些。”

  甄丽忧心忡忡的点了点头:“下次我们绝对不会再错过了。”

  ————

  从大姨那里回来,梁衔月又把这个海平面上升即将淹没安城的消息换了一个角度告诉季明岑一家和黄一峰夫妻两个。只说是从甄丽那里得到了确信的消息,这次支援塔城的确是有着迁徙人口的目的,只是为了不引起恐慌,打着支援的幌子而已,而且下个月一号就要出发了。

  既然决定要离开,现在就要收拾起行李。这次出的可是趟远门,方方面面都要准备妥当。

  杨书兰整理着他们母子两个的衣物,也不知道塔城那边是个什么天气。她翻出一件冲锋衣,高兴道:“这件衣服好,内衬可以拆下来,冷热都能穿。”

  季明岑看了一眼:“这是在商场里找到的衣服,我记得也给你带了一件。”

  杨书兰听了这话,找出自己的冲锋衣,还是崭新没穿过的。她摆到一边,准备一会儿和其他行李装到一起去。她看到季明岑在磨刀,轻声问道:“兔子是不是只能杀了?”

  季明岑头也不抬:“嗯,做成肉干路上吃。下个月才出发,应该还来得及把兔皮硝了,做个褥子给你,晚上过夜的时候也能暖和点。”

  杨书兰眼神里有一点惋惜,可也没多说什么:“那我做点儿路上能吃的东西带着,家里有辣椒吗?兔肉也别都做成肉干,我试着做点肉酱看看。”

  “有,干辣椒就放在第二个格子里。”季明岑指了指厨房的一个柜子,他想到梁衔月不太能吃辣,于是补上一句,“妈,也别做的太辣了。”

  自己的儿子杨书兰当然清楚,季明岑吃变态辣的水煮鱼都面不改色,这话是为谁说的不言而喻,杨树兰这才有了点笑模样:“知道了。”

  ————

  与此同时,黄一峰也穿梭在家里的各个房间,不是拔出根萝卜就是掐一掐玉米穗。

  “萝卜太嫩了,来不及长大了。玉米还能长长,出发前两天再吃。”

  “这些青菜倒是无所谓,嫩点味道更好。土豆幸好还没来得及种下一茬。”

  易君在楼梯拐角撞见他,担忧地举着手里的一大包东西说:“行李太多了,丢了我又不舍得。”

  黄一峰也很心痛,这些可都是他们辛辛苦苦找到的物资,怎么舍得就这样丢在这里:“能不能塞得紧点,被子什么捆起来,看能不能节省出空间来。实在不行,不怕风吹日晒的东西就想办法绑在车顶。”

  他抬脚正要和易君一起去看看行李还能怎么打包,院门外传来梁康时的声音:“峰子,你出来一下!”

  黄一峰走出去,见到梁康时指了指停在一边的一辆以前没见过的车子,“我们又挑了一辆能开的车过来,你们要是有拿不下的行李可以装上。”

  他们原本有两辆车,季明岑也找了一辆车来开,现在又多了一辆,确实能装下不少行李,可是,谁来开车?

  他们是赶路不是郊游,而且也不认识去塔城的路,必须要紧跟着基地的车队才行。一天怕是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开车,虽然这里只有杨书兰不适合开车,也要留出轮换的人来,总不能有几个人会开车就开几辆车。

  “月月说她来开。”梁康时解释道,“上千里的路,哪辆车要是坏在半路上,咱们的身家不都丢下了,昨天看了一下咱们攒的汽油应该够用,月月就说多开一辆车去,以防万一。”

  是这个理没错,为了能跟上车队,车子路上出了毛病就只能弃车,车上的东西能拿就拿,不能拿的只能丢掉了。“就是辛苦月月了。”

  “你装不下的东西就往这辆车上放。”梁康时再三叮嘱。

  他今天和梁衔月一起出门找车,天灾发生这么久,父女俩现在不只会撬汽车的油箱盖,还学了点开锁的皮毛。勉强弄开了几辆车,除了开回来的这一辆,其他没什么毛病的车都被梁衔月收进空间里。除了汽车,摩托车也找到了几辆,现在海岛小院旁边就跟个小停车场似的。

  料想到路上吃饭不会方便,梁衔月也提前准备了些食物。之前囤的挂面早就吃光了,她想着能不能自己做一些。

  面粉加上少少的盐调味,打进几个鸡蛋揉成面团,然后放进梁衔月在某一个面馆后厨找到的面条机里。按下启动机器的按钮,一根根粗细匀称的面条就被吐了出来。

  这样的面条已经很适合下锅了,可是还不能储存很久,所以还要拿到外面晒干,晒好以后收到盒子或者袋子里都可以。吃的时候用开水一煮,味道也不逊于现擀的面条,最重要的是十分方便。

  看到梁衔月家成功做出了干面条,黄一峰和季明岑也把面条机借过去用。最近几天天气都不太好,阴雨绵绵的,不过好消息是从今年开春起,雨水似乎就不是酸雨了,雨后也没了让人皱眉的异味。

  只可惜土壤经历了一次次酸雨,酸碱值彻底失调,到现在也没长出除了爪子藤以外的其他植物。梁衔月有时自嘲地想着,反正这里马上也会是一片汪洋,能不能长出植物还有什么意义呢?

  黄一峰把家里全部的面粉都做成了面条,并且成功劝服季明岑也这样做。

  “面粉放着也会潮,不如都做成面条,路上吃着也方便。”

  不只是普通面条,黄一峰还和易君一起捣鼓着做了些玉米面条,外面没有阳光,就把面条拿到生火的壁炉前烘干,最后做好的面条装了满满两箱。

  见他们做了玉米面条,梁衔月也受了启发想试着用面条机做出些米线来。

  米线比面条的工序要多一些,得先把大米打成粉才行,最后做出的米线口感爽滑,还没晒干就被吃了一大半。

  正好那两只母鸡也不能带着去塔城,干脆杀了一只,三家人在一起吃了顿鸡汤米线。米线刚盛到碗里,窗外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原来是豆大的雨珠落了下来。

  “又下雨了,这雨来的可真急。”

  “有谁在外面晾衣服了吗?”

  “最近这半个月都没在外面晒过衣服了,要么搭个架子晾在三楼屋里,要么送到壁炉前烤,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下雨了。”

  大家一边闲话家常,一边端起了饭碗,窗外的雨已经连成了一片银色的雨幕,潮湿的水汽从外面扩散到屋子里,然后被走过来的梁衔月砰的一声关在了窗外。

  到这个月月末,别墅里不管是种植的作物还是养的牲畜都全部被清理干净。几个人的行李里多了几包菜干、一小箱兔肉干、几罐兔肉酱和一大罐鸡肉松。

  至此,出发前全部的准备都已经做好。

  作者有话说:

  写到几个人到基地正文就结束了,剩下的内容有灵感就在番外写。

第81章 出发

  出发的那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一扫前两个星期的阴雨,天空蓝得仿佛一块巨大的蓝宝石。

  梁衔月几人早早地来到粮食基地外等候,他们不确定车队究竟会走哪条路,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在基地门外等着,车队一出现就立即跟上。

  到了不久,又有其他车子陆陆续续的开过来,后备箱满的都盖不上,看起来似乎有着和梁衔月一家一样的目的。越来越多的车辆涌过来,在基地门外排成了一长串。

  梁康时和旁边的一个坐在副驾驶上的男人同时摇下了车窗,两人先是警惕的对视了一眼,先是男人看到梁康时的后车窗探出来一个狗头,而后男人怀里看起来才四五岁的小女孩指着小黑惊奇地叫起来:“狗狗!”

  孩子和狗狗。几乎成了一种表明善意的通行证,有这两种元素的家庭,可信度往往会高一些。

  不尴不尬的几句试探过后,梁康时和这个叫做施敬的男人攀谈起来,得知他竟然就是基地里面的人。

  “那怎么不直接坐基地的车?”梁康时疑惑道。简卢也要去塔城基地,他把汽油换给梁康时一家时,梁康时还问过他会不会开车,是不是也需要汽油,简卢却说可以坐基地的车走。

  “自己开车晚上睡觉能舒服点。”施敬解释道,“这不孩子还小吗,和那么多人挤在一个车上,怕她难受。”

  施敬知道的比消息比梁衔月一家多得多,他说这次一同跟随基地出发的人里,正式员工是包三餐的,像是简卢这种报名过需要坐基地的车辆一同出发的普通人,只管一顿午饭,最后是他们这种自己开车的人,基地就什么也不管。

  “我们没报过名,到了那边,塔城基地也会让我们进去的吧?”梁康时从手边拿过一个小纸包,笑呵呵的递给施敬,施敬接过来一看,纸里包着三根香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5页  当前第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7/10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有一座随身海岛[天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