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沉浸式围观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则美   内容大小:1.87 MB  下载:红楼沉浸式围观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3-07-14 14:21: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4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珍大奶奶问云芳:“平日在家做什么消遣,爱不爱听戏?”

  “平日陪着我娘家的祖母,不太爱听戏,只是因为昆戏拖长腔,唱的太慢了。”

  “你也是个脾气爽利的。”珍大奶奶笑起来,“跟凤丫头一个样,凤丫头就是你二嫂子,和你琏二哥哥是青梅竹马,咱们贾家和王家的关系向来亲近,他们是从小认识的。你二嫂子也不爱听昆曲,要是唱猴戏她一准高兴。”

  云芳也陪着笑了两声,就觉得没话题可聊了,毕竟说贾家的人不合适,她和珍大奶奶也没什么交情,最忌讳交浅言深。

  可巧这个时候有人来回话:“回大奶奶的话,给秦家把东西送去了,送东西的人回来了,说秦家得了东西非常感激大爷和大奶奶,想要改日来感谢呢。”

  “不必了,就说都是亲戚,太客气反而外道了。”

  丫鬟退下去,珍大奶奶说:“咱们家又要办喜事了,蓉哥儿年纪不小了,该给他说媳妇了,如今我们这边看上了秦家的姑娘,两家都商量好了呢,年后给他们办事儿。前日秦家的小爷病了,刚才我们大爷打发人给他们家送人参去了。”

  秦家?

  云芳忍不住问:“哪个秦家?家里多少人口?那姑娘有几个姐妹?”

  珍大奶奶就说:“秦家的老爷以前也做官,现在辞了官,家里门第不显。家里只有两个孩子,除了这个姑娘就有一个兄弟,姐弟两个伴着老父,没了母亲。”

  按照古代丧母长女缺教养的说法,在古代社会的苛刻要求下,秦家姑娘的条件几乎是不能做一个家族的宗妇的。秦家女怎么就成了贾家的宗妇?

  云芳也不好问,只说了一句:“怪可怜的,想来是那女孩不错,不知道嫂子见过没有?”

  “见过,”珍大奶奶嘴里不吝啬夸奖的词儿:“真是个好孩子,我见了她一面,真是各色妥帖,我是比不上的,就是咱们家的姑娘和她比也多有不足。加上这孩子长相也好,说话也和气,我是爱的不行,回家就跟蓉哥儿说这是他上辈子修来的福分,真真是用什么词儿都形容不了她的好。”

  云芳和珍大奶奶在这里尬聊,外面贾瑭和贾珍也在聊贾蓉的婚事。

  贾瑭说:“哪怕是人再好,到底是出身低了些。”

  贾珍不在乎:“诶,兄弟,这就是你不懂了,人比家世重要。有多少人就因为家世太低一辈子不能出人头地,然而他们的手段高明,奈何没出头之日。女子也是这样,蓉儿的媳妇要做宗妇,有本事才能做的好,如来了一个一等人家的富贵姑娘,到底面皮薄不会办事儿,容易被族中的长辈笑话,也做不了什么,不如直接找个有才学的才好弹压着些。”

  贾瑭喝了一口茶,这个理由是说的过去的,而且是务实的。要不是因为知道他将来和儿媳妇有些不可说的秘密,贾瑭也会赞成这个说法。他还想劝,贾珍又说:“蓉儿也想娶秦家的姑娘,我想着不如成全了他。”

  贾瑭看了一眼贾蓉,贾蓉对着贾瑭扯了一个笑,十分敷衍,反而是旁边的贾蔷羞涩的脸红。

  贾瑭再回头一想自己的身份,觉得也没立场去反对。

  于是说:“此事只要大哥哥觉得合适,就这样吧。”

  云芳和贾瑭回到家,两个人议论这件事儿,贾瑭跟云芳说:“他们至始至终都没说秦可卿是从外面抱来养的,这个秘密怕是知道的不多,最起码外人不知道,甚至是被秦家瞒的非常好。可就这个身份,外人说她是公主……”

  “有些牵强附会,”云芳说:“人家说她是公主,是因为她房里的摆设和她的葬礼,觉得超出了规格,甚至摆设也是昔日后宫的用品。我觉得不是公主,她和皇家应该是没关系的。”

  贾瑭想听听她怎么说。

  云芳分析着:“她房里的摆设,都是一些带着风流韵事的物件,其实映射了她和公公的不道德,也暗示了她其实内心就是一个挑战道德的人物。而她的葬礼,其实是她公公舍不得她,确实是在悲痛之下做的疯狂了一些。

  至于超过规格,只能说贾珍大胆包头,其实这个人做的事儿很多已经是无法无天了,做习惯了,没人管教他,官府也不理会他,他就觉得出格一点没什么。”

  “哦?”

  云芳想了想,把前几个月的事儿告诉了贾瑭:“我哥哥有天晚上没回来,香草的哥哥跟我说,是因为城北一处小院子里丢了东西。后来我问我哥哥,他说是因为有个贼去了一户人家偷东西,从墙上跳下去的时候,觉得土地不够松软,就觉得这家人肯定在院子里挖地窖了。

  挖地窖是为了藏东西,一般是藏一些菜或者冰。但是这里长久没人住,一般是不选择挖地窖的,如果挖了,只能是藏了金银。他当时兴奋之下往下挖,仅仅是挖了两尺,你知道他挖到什么了?”

  “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秦可卿的卧室布置,以下有些是摘自原著

  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

  (《讨武曌檄》中有一句‘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最后一句话就是说女皇先是太宗的妃子后是高宗的皇后,伺候两代君王,违反了伦理道德。)

  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

  (赵飞燕,汉朝的一位皇后,艳名在外,有环肥燕瘦这个成语加持。听说她要生儿子,长安的男子争着报名,弄的汉宫乌烟瘴气。就是今天来看,这也是挑战道德认知的一件事。)

  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

  (太真,是杨贵妃杨玉环的别称,这位也是先和寿王做夫妻,接着和李隆基做夫妻,从前夫的前妻升级为前夫的后娘,如今听来能让人脑洞大开写一篇大女主爽文。然而太真这个名字,是她在还是寿王妃的时候,唐玄宗下令让她出家做道士,道号太真,然后还俗进宫,所以这个名字就变得耐人寻味。放在现实里,这整个操作过程就是蓄谋已久的证据,是极度的道德败坏,为脏唐臭汉又添加了一个不容辩驳的事实。

  安禄山,认杨贵妃为义母,野史传说他们有私情。)

  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

  (历史上寿昌公主有好几位。然而这里有含章殿的榻,说的是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的事情,公主在含章殿的榻上睡了一觉,梅花落在她的额头上,非常漂亮,宫女们学习在眉心装点,成了后来的梅花妆。

  所以这句话不理解,因为寿昌公主有好几位,南朝寿阳公主的名声还不错,不知道原著作者是想表达什么,不理解,也不解析。)

  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

  (唐朝唐懿宗的女儿,当初嫁人的时候,嫁妆非常豪华,据说是清空了国库给她做嫁妆。公主本人十分受宠。《新唐书》中说,公主病中,生母郭妃上门看望,与驸马韦保衡暗生情愫,据说有私通,公主得知郁郁而亡。死亡之后有盛大葬礼,然而驸马借着同昌公主之死在唐懿宗伤心的时候进谏谗言,掀起波及极广的诬陷和报复,当时光是冤杀的太医就有二十多位,被这件事牵连的大臣宗室更多,被称为同昌公主案。)

  很多人觉得秦可卿是公主的原因,是因为这里大部分的人物是和宫闱秘事有关。然而这些人物除了寿昌公主那句之外,都干过一件或者经历过挑战伦理道德的事儿。原著作者是一个高人,在一段话里嵌套着好几层的意思,目前得到大家认可的是这几句是暗示了她的真是性格和生活作风,为她在后来和贾珍之间的事儿做了暗示。至于是不是皇家遗珠的身份,见仁见智吧。

第18章 谋划多 上

  “明朝大贪官严嵩家被抄了之后,有人把他的家产写成了一本册子,叫做《天水冰山录》。”

  只不过这个世界没有了明朝也没有了大贪官严嵩,这本书也不会再出现。云芳和贾瑭从同一个社会来的,自然知道这件事儿。所以当云芳说出来之后,贾瑭立即明白了过来:“下面埋藏着的全部是贪来的钱财。”

  云芳点了点头:“我是没有亲眼见到,光是听我哥哥跟我说,就觉得那些被贪赃枉法得到的财物堆在一起,跟一座山一样蔚然壮观。听我哥哥说,里面的金银珠宝字画古玩不计其数,光是那些金砖银砖,就有上千万两。”

  贾瑭听完之后笑了笑:“这也太夸张了,上千万两就是三百多吨,不可能。这京城的小院子能藏这么多?光想想上辈子有些发展中国家的国库金银储备,那还是工业社会,都没有你说的那么夸张。”

  “我如果跟你说那个大贪官私下里开采了金矿银矿呢?”

  “他这是不要命了!”私开矿藏,特别是金银铜矿,那是死罪一条,无可辩驳的死罪。

  “若是有人生出贪婪之心,自然是觉得命不如金银,或者是有侥幸之心。那个大贪官也就是前相爷有什么下场暂时还不清楚,反正他的罪名不止这一条,还有就是私藏贡品听我哥哥说,南疆一些小国进攻的上等香木和一些珍珠玉石都被他截留了。开国也就是区区几十年而已,荣国府这样开国勋贵还没经历君子之泽五世当斩,朝廷就养出来这样的一个大贪官,只能说吏治糜烂。我以前听外面掌柜的说某地旱灾或者是洪灾,百姓卖儿卖女,又说各地蟊贼遍布商队频繁被打劫……天下如一锅粥一样,但是就在这京城里面,有人不思如何扭转局势治理天下,因为这一笔张银也生了贪婪之心。”

  贾瑭何其聪明,稍微一想就惊恐的问:“该不会是隔壁荣国府宁国府吧?他们何德何能能从这些脏物里面咬下一口肉来,这些都是要交到国库里面的。”

  贾瑭甚至还在想,若真是因为如此,那么皇帝看他们不顺眼也是正常的,若是证据确凿,那真的是要抄家的。姓贾的不会这么大胆吧!!

  云芳摇摇头:“那些金银都还是小事儿,珠宝玉石也有人看上了,生出这贪婪之心的除了四王八公这些小鱼小虾,最要紧的是上头的那个。”

  说着云芳用手指指了指上面。

  四王八公效忠的是太上皇,这么说生出贪婪之心,想要克扣或者是侵吞这笔账物的是太上皇。话又说回来了,这老皇帝都已经富有四海了——虽然现在这个富有四海打了一个折扣,但是也不能像没见过银子一样啊。

  “这是为什么?”

  “为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只是道听途说,这种没有第一手消息而揣测君心是要不得的。我只跟你说四王八公都得到了好处,只不过大家闷声发大财都没有声张而已。东府那边既然有这笔银子,人家想给自己心爱的女人风光大葬谁又能拦得住呢?”云芳没跟他说实话,刚结婚,以前不了解,不会什么话都往外说的。

  当初殷祺回来后悄悄的跟云芳说,从太上皇到诸位王爷都伸手拿好处了,甚至有人当着皇帝的面,说‘皇位你坐,银子我们拿。都是父皇的儿子,你不能富有四海还不给我们兄弟一条活路,既然你不给我们活路,我们也不给你活路’。

  为了拉所有宗室臣公下水,太上皇听从几个小儿子的话,把银子藏在了臣子家里,为的就是利益共沾风险平摊。这些人拿了银子,就是站在了新皇的对面,新皇容不得他们,他们也没法再去投靠新皇,太上皇以此绝了这些老臣们的“卖主求荣”。

  只是贾瑭还是想不清楚:“话虽如此,但是他更应该知道畏惧才行,那金丝檀木的棺材板怎么说?还说那是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用的,后来坏了事儿……”

  “这个我只能说是贾珍昏了头了,薛家猪油糊了心,或者是以为事情过去了,千岁早就化作了枯骨,连一丝余威都没有了,就随便处理了那一副棺材板。我哥哥早些年在宫里做侍卫,见过义忠亲王,说是老千岁,人家当年也是壮年,当年铁网山上发生了什么,新皇是知道的,或许新皇和诸位王爷身边的亲近人也是知道的……宫里让禁言,关于老千岁的一些记录一概抹去,我大哥只跟我和二哥说过‘千岁忠义’,而且这个‘忠义’二字,还是当年一群老臣们争取来的,除了这俩个字,真的是没任何的记录了。”

  这个问题讨论不下去了,贾瑭就问:“为什么要娶秦家的女孩?说白了,为什么要娶秦可卿呢?她既然没有什么隐秘的背景,为什么?”

  “她十有**没有隐秘的背景,为什么会嫁到贾家,我觉得,大概是因为她养父秦邦业是以前的工部营缮司郎中了。”

  “哦?”

  “营缮司郎中是不是肥差?”

  肯定是,营缮司管着宫殿陵墓的修缮,工程款在手里过一遭,肯定要留下点油水的,当然是肥差。

  “既然是肥差,为什么秦邦业那么穷呢?”

  人口简单,经手的油水多,家里花不了多少钱,为什么没钱呢?钱去哪儿了?

  钱去哪儿了?

  秦邦业的日子过的十分清贫。云芳的爹殷庆当初在兵部也是个小官儿,兵部没工部和户部两处油水那么大。就这样还能时不时的往家里拿点银子补贴家用,养着一家八口人和几个下人。和秦家比,殷家的主要收入来源更多的是店铺,但是殷家花钱也多,当初把殷祺弄到宫里也是花了钱的,再给殷祺买马置办行头,后来把殷叡弄进国子监,光是这兄弟两的前程把铺子里的收益差不多都花出去了,家里的开销全是靠殷庆衙门的收入支撑。

  所以秦邦业清贫的日子过的有点不正常。

  看贾瑭还明白不过来,云芳提醒他:“你这个二叔一直在工部啊!”

  “你的意思是说?”

  “你想想,原著开篇,荣国府保举贾雨村为金陵主官,他贾政不过是一个五品郎中,怎么能保举一个人去金陵做主官?”

  “那是因为贾家的势力还在。”

  “贾家的势力盘踞在什么部门?”

  “你的意思是工部?”

  “这是我的猜测:我想着,当年宁国工和荣国公兄弟两个,关系自然不错,他们当年是不是分开发展权利的。如今王家把女儿嫁给了荣国府,王子腾又是武官,说白了,如果不是图荣国府在兵部的利益,如果真的要联姻,贾珍比贾琏更合适。

  先不提贾珍人品怎么样,他是有爵位的人,而且是贾家的族长,从任何一方面来说,都比贾琏强。除了人品,这个假设的婚姻有瑕疵的地方就是贾珍的原配没了,再娶就是填房,但是和利益相比,这有算的了什么?没这么操作,只能说王子腾不图谋宁国府的权利,因为他暂时用不上,或者是用处不大。宁国府的势力范围在工部。”

  这自然不是云芳猜测的,在前几天,殷祺告诉妹妹,贾瑭成亲后就有差事,因为他的长处在于治水,所以皇帝有意让他去工部取代贾政,把工部贾家的势力掌握了。比起贾政和贾珍,皇帝更信任主动投诚的贾瑭,或者说在没选择的时候,只能选还算主动的贾瑭。

  贾瑭在房间里来来回回的走了一会,觉得云芳说的有道理。秦家和贾家,必定是在暗中有什么交易,贾家承诺照顾秦家,最好的办法就是拉扯亲家!

  工部营缮司郎中……营缮司修的是宫殿陵寝……

  他想了一会想不明白,觉得把这事儿先放在一边,毕竟能参考的条件不多,等以后来慢慢分析。就坐下去搂着云芳的肩膀:“辛苦你了,实在是这边一堆烂事儿千头万绪。我不常在家里,恐怕要你撑着了。咱们什么都不必插手,也不必管太多,荣国府是大船,船大难掉头。咱们需要弄一只小船预备着,将来荣国府这艘大船遇水将要沉下去的时候,咱们也不至于跟着一块淹死。”

  

第19章 谋划多 下

  云芳窝在贾瑭怀里,“要不是因为你,我也不想和这一群人有那么多的接触。说白了,天下也仅仅只有你和我来自同一个地方,咱们也只能抱团取暖。”

  贾瑭小声的保证,“我会对你好的。”

  中午还好,两个人吃了饭还休息了一会儿,可是到了下午,周妈妈就来通知云芳:“奶奶,该出门了,老太太那里冬日里摆饭早。”

  这是要伺候太婆婆吃晚饭了!!

  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云芳站起来就走,贾瑭跟着送到门口:“辛苦你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等着你一块吃。”

  “别等了,我可能在老太太哪儿吃上几口剩菜,你先吃吧。”

  “就算你在那边吃了,我也要等到你回来再吃。”

  “随你。”

  云芳打定主意要看看贾瑭是不是嘴里保证的和他做的一模一样,这年头要论迹不论心。

  到了荣庆堂,邢夫人在跟前伺候,王夫人,李纨,王熙凤都不见。

  老太太看到云芳进来,就笑了:“这是喊你太太回去的吗?我就说不必守着我老婆子了。”

  云芳就笑着回话:“老太太说哪里话,这不是我看着快摆饭了就找过来了,还等着看老太太平时吃什么呢?也跟着老太太学学怎么吃。要说起来吃的学问就大了,什么季节该吃什么都是有讲究的,老太太别藏着掖着不肯教我。”

  一屋子都笑了起来,老太太对邢夫人说:“你这俩个儿媳妇都伶俐,是你的福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7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4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沉浸式围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