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种田指南_分节阅读_第20节
小说作者:浮云素   内容大小:1.15 MB  下载:大唐种田指南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3-07-18 15:47: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31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含高长松在内的一众郎君自然是同意的,他们好久没听变文了,一年到头就这么几次。

  变文是唐代的说唱文学载体,去听变文,与听戏有异曲同工之妙。

  又有从镇上回来的郎君道:“今年听闻有请人来演目连救母的歌舞戏,定然好看,若去看便得披星戴月时就走,省的人挤人,连个头都看不见。”

  众郎君一直点头说好,还问高长松能否借他家的太平车一坐,胆子大的还想上奚车。高长松自是同意,他还想着带妹妹们出去玩。

  哪想得这被村里的娘子们知道后,对这群不着调的郎君就是劈头盖脸一通骂,说什么七月半鬼神当道,入夜之后街道店门紧闭,路上无一人,他们还想着带稚子去镇上,真不怕冲撞了。

  郎君不服气,争辩道:“那变文歌舞戏都是阳气足时演的,到时看完再回来,准未入夜,有何担心的。”两方争着争着就吵起来,高长松并其他几名气弱的郎君在一旁看着,偶尔说两句“别吵了”却见局势越来越混乱。

  ……

  葛巢听后却整个人都不好了。

  什么盂兰盆节,那分明是我道家的中元节!

  要说七月十五这日也有意思,儒释道三家过不同的节,儒教的一般将其称为祭祖节,佛教叫盂兰盆节,道家则庆祝自己的中元节。

  于是这日长安街上便会出现几步一法坛,道士围坛上香,街头巷尾和尚簇拥在一块诵《佛说盂兰盆经》,穿儒生袍的则在各家搞祭祖仪式之奇景。好在景教的洋人没来插一脚,否则街上怕会更加热闹。

  葛巢略有些痛苦,他想高长松合该是与我灵宝派有缘的,去过甚盂兰盆节,可惜乌斯藏又是佛国,他是万万说不出什么“要来了解一下中元节”这样的话,怕不被乡里一人一口唾沫淹死。

  想着想着,他就自闭了,肉眼可见消沉起来。

  高香兰看他如此,也有些方了,这是否是自己招待不周,可她根本不知葛巢为何如此啊!

  正当二人面对面惶恐时,高玉兰端凉好的绿豆汤而来,打破一室寂静。

  高玉兰比高香兰腼腆些,见葛巢后声音都变得细弱,瓮声瓮气道:“夏日炎热,郎君快用些汤吧,已用冷水浸过,清爽解暑。”

  葛巢才虚弱地应完好,等注意到高玉兰时,眼神又黏在她身上,拽都拽不下来了。

  ‘灵气充沛,骨骼清奇,是入我道门的好苗子,善哉善哉,我那有一口诀合该传给她……’

  不对!

  葛巢猛地回过神来,见高玉兰的眼神略带畏惧,赶快拉出最友善的笑容结果绿豆汤,一口闷了,确实清热解暑,他通体舒畅。

  此时高香兰也觉气氛不对,跟葛巢问安后带着妹妹一同退出,只余他一人在屋内懵逼。

  这这这!修道天才还是论个批发的吗?!

  葛巢不理解,葛巢大震惊。

  ……

  高长松先听高香兰说了葛巢来,立刻洗手净面去见人,中途遇见练字作罢逃出来的高翠兰,看见他这大兄就好似见到救星,双手圈着他的小腿不让人走,高玉兰气呼呼地跟出来,拽了高翠兰的小啾啾一下。

  高长松本想着带小尾巴去见葛巢太不讲究,可高翠兰死活不肯松手便算了。

  随后便见精神恍惚,仿佛被重塑三观的葛巢。

  又说葛巢好容易见到高长松,正想问他是否知俩妹之事,又或者可愿带她们一起投入我灵宝派下,却猛看见了被高长松单手抱的高翠兰。

  他嫌拖着小胖墩走路太累,干脆将人抱起来了,灵力入体后高长松也力大不少,能够如此。

  那一瞬间,葛巢面前好似绽放出耀眼的金光,那光芒的中心已不是觉醒慧眼的高长松,而是他臂弯处的高翠兰。

  葛巢快被ssr的金色光芒给迷得睁不开眼了。

  ‘好刺眼,这等资质的修道者怎会一同出现?!’

  ‘灵力,如此磅礴的灵力!’

  被刺激过头的葛巢宛若行尸走肉,带着扭曲的表情向高长松伸出手,后者实打实被他吓到了,忙把高翠兰放地上,挺身而出道:“您无事吧,葛道长?”

  却感葛巢鸡爪子似的双手牢牢地钳制自己的肩膀,让高长松一惊。

  “入我灵宝派吧!”那以仙风道骨引高长松自投罗网的计谋早被抛至脑后,此刻的葛巢只以最诚挚的语言道,“十二郎一看就与我灵宝派有缘,此时不入,更待何时?”

  能买一送三就更好啦!

第29章

  ‘问师傅安。

  弟子已至乌斯藏国多日,蒙天尊庇佑前几日于镇上遇高十二郎。正如居正师弟所言,郎君天资之高实属罕见,弟子至时他已无师自通以凌厉幻化出石墙……’

  提笔写至此,葛巢略作停顿,组织一会儿语言又说,“却不知为何被虚耗追的团团转,十二郎似以为那是棘手的大鬼。”

  之后又将自己这段时间在乌斯藏的见闻一笔带过,葛巢很是清楚葛朝阳想看什么,但他还是微述一番自己在乌斯藏艰难发展信徒,为灵宝派做出贡献的事。

  最后则大书特书一番高长松家仨妹的绝佳资质。

  写到这,他深叹一口气,哎,那日许是自己太急切了,一点没有修道之人的矜持,以至于十二郎说要考虑一番,便闭门送客了。

  他忧郁地抬头看大梁,要怎样才能让十二郎感受到自己的诚意呢?真愁人啊。

  ……

  高长松家,却因葛巢的一番话而召开家庭会议。

  会议参与人:高长松、高香兰、高玉兰。

  高翠兰因未到独立思考年龄而被排除在外,可高香兰将她一把拉过来,夹在自己与高玉兰之间,三个奶娃娃包抄高长松,占尽优势,高长松也因葛巢的发言垂头丧气,很对不住她们似的。

  只听高香兰以冷峻口吻道:“我前儿便觉奇怪,大兄你何时与修道之人并白仙搭在一起,我等竟一点也不知晓。”

  高玉兰的泪水攻势立刻跟上,泪眼婆娑道:“我等虽人小力微,却不愿成为大兄的累赘,若与修道之人相交罢了,何苦弄来那琼浆玉露,我这几日虽觉身子轻便不少,可一想到这琼浆来路之艰,便感心口很不舒服。”

  “大兄为何不更关注自己一些?”

  高长松听此言后一个头两个大,她竟不知道高玉兰如此伶牙俐齿,在此之前他还以为小姑娘也就爱看书些,性子腼腆,哪里知道她切入点如此之精妙,让自己毫无反驳的余地。

  于是他只能狼狈地回应:“我也只是希望你们身子能康健些……”他想想还是说,“你们不必担心我,先前有小道长说我是个有仙缘的,故传授了些修行的门法,眼下我日夜吐息,灵气存在丹田之中,身子比寻常人好了不知多少倍。”

  为证明自己的话,他还搬了些装酱的大坛子给妹妹们看,果真轻松。

  有这番解释,高香兰与高玉兰的脸色好了不少,尤其是高玉兰的眼泪,说收就收,端的是收放自如,高长松看后竟自愧不如了。

  后高香兰又问高长松打算,他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只望妹妹跟自己能学些仙法,不说延年益寿,能在这妖鬼横行的世道自保便可,剩下的便走一步算一步吧。

  ……

  又过几日,葛巢来了,他好生收拾一番,面沉如水,谁也猜不出他内心的忐忑不安。

  实际上……

  葛巢:啊啊啊啊啊!他要是不答应怎么办?!那我派的四个希望就要飞走了!

  等见高长松后他心头一松,想他这笑盈盈的模样多是答应的,于是葛巢紧绷的面皮终于松懈点,跟他一同进北堂。

  这才发现不仅高长松见,先前见的三个大宝贝也在,那充盈的灵气在室内涌动,葛巢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高长松请葛巢落座又上茶,他上的茶叶是自泡的,未用上唐代复杂的烹调手段,水质则是村人说好的清甜井水,葛巢心急之下也忘细品,一口闷了,真是牛饮。

  饮后却咂巴嘴似的回味,说:“好茶、好茶,茶水甘甜,口有余香。”又忍不住道,“敢问十二郎,此茶汤如何得的?”

  高长松却说:“茶饼是普通茶饼,水不过是山野乡村的井水,不值得一书。”

  葛巢却觉有何不对的,都那么普通,怎么出这味?

  背地里高长松狡黠一笑,当然与众不同了,他可是开慧眼煮茶的!

  先前高长松就发现了,随着火候变化、炖煮时间不同,菜品中含的灵力浓度也会波动,在灵气量达顶峰时菜品是最美味的,茶饮也是如此。

  他暗自臭屁道:哎,我虽然刀工不行,可靠这手也能成为家中一大厨了。

  高香兰她们可喜欢自己做的吃食了!

  寒暄过后,葛巢插入正题:“十二郎,先前所言你考虑得可好?”他还贴心表示,“若是不成,当个在凡间修行的居室也是好的。”后又暴露他的狼子野心,“我门下女居士也不少,令妹颇有天赋,是与我派有缘的,若能一同修行再好不过。”

  一直不曾言语的高香兰道:“若入了灵宝门,可能学习上天入地的本领?”

  高玉兰一唱一和道:“我听那变文中还有说白日飞升修道升仙的。”

  葛巢瀑布汗,他说:“大体是做不到的。”

  高香兰与高玉兰眼中的光肉眼可见变浅淡了,葛巢看后心悸,于是望在场唯一半个成年人高长松,却见……

  葛巢:怎么连你眼中也失去高光了!

  高长松长吁短叹:哎,虽知像猴哥一样入天遁地很难,被否定后还是有一丝难受。

  好在高香兰调整得快,又问:“那祛除邪魔、不受妖魔侵扰可能做得?”

  这回葛巢斩钉截铁道:“只要潜心学习、勤于训练,定能如此。”

  高香兰与高玉兰对视一眼,直接无视她们“专断独横”的大兄,异口同声道:“道长,请教我等。”

  这女居士,她们当定了!

  葛巢闻言大喜,此时他已忘记来此是为身怀慧眼的高长松,有这俩宝贝疙瘩入囊中,那大的就被忽视了。

  高长松在旁弱弱抬手,想说:别无视我……

  葛巢心潮澎湃道:“我们不日便往唐国去吧!”

  高长松:??

  高玉兰&高香兰:!

  高翠兰:v

  高长松终于举手了,他冷静道:“以身份而言,我去不了唐国。”

  葛巢听此,宛若遭受晴天霹雳。

  你说什么?!

  ……

  葛巢出身天朝上国,自不知小国往唐国去的难度。

  唐朝户籍制度是很严格的,本国人在城与城间流窜,若无“公验”便要落得个“私渡关津罪”。

  看葛巢茫然的表情,高长松又叹口气,想来此人来自唐国,却不如他这乌斯藏人了解此。

  哎,可能因太多乌斯藏人想去唐国了吧!

  他不得不解释道:“葛道长往乌斯藏来用的可是道家的度牒?”

  葛巢愣愣点头,他又说道:“还有政府出的文牒。”文牒上写明他要从天朝上国唐至乌斯藏国,途经的小部落都记得一清二楚。

  高长松道:“道长与法师往返各国要容易许多,毕竟有唐国的度牒,寻常人出入城中却很难,唐国人出入城池需出‘公验’,这‘公验’上不仅书了从何地来往何地去,人姓是名谁都记得一清二楚,甚至连随身携带物件都记在其上。”

  葛巢点头道:“这我是知晓的,若无公验私自入城,一经勘查少不得要入一年半载的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5页  当前第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31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种田指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