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七团队
这也是参考书只能用来参考的原因,它提供的答案未必是最优解。
这几天沉浸在数学里,纪时产生了这样的感悟。
暑假已经过去一周了,他总算看完了英语课本,7套练习卷也全部写完,语文的背课文大计搞定了一半,数学也看到了高二下。
这样的进度堪称神速。
但纪时的确是彻底投入进去看的,忘记了其他一切事情,深入地去思考……打开课本的频率越高,他似乎也能回想起高中时代学习的记忆,虽然很模糊,但多多少少能在他做题的时候起一点作用。
数学无疑是最难的科目——毕竟他还没有翻到物理和化学。
但数学的好处在于,当他慢慢习惯了复习和做题的状态,掌握了旧的知识点之后,新知识点看上去也没那么难了。
“时时,出来吃西瓜!”纪妈敲窗户喊他。
“来喽!”
纪时跳下椅子,从纪妈手里接过半个西瓜,西瓜上插着勺,盆里还有几个不同品种的甜瓜,有玉菇,也有本地的甜瓜品种,切好去了瓜瓤,整整齐齐地摆在盆里。
纪时总觉得,这几天他在家的待遇越来越好了。
想吃的零食和水果,只要他开口了,第二天准出现在他桌子上,补脑的核桃他妈也是按斤给他买,他想要什么都有。
“这个天,温度一点也不降。”纪妈抱怨道,“把人热死了。时时,要不家里给你装个空调吧?”
纪时默默看他妈一眼:“我回来才几天?”
就算空调买回来了,以他爸和他妈的习性,只要他不回家,空调是绝对不会开的。
纪时觉得没有必要,家里需要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没必要都花在他身上。
母子俩吃了会西瓜,纪爸的摩托车又“突突”开回家了,他刚从外面回来,袋子里拎着买好的菜,还有水果和饮料,纪妈从他手里接过菜,抱怨道:“不是叫你买蹄子和猪肚的吗?怎么都没买?”
纪爸皱起了眉:“那个味道我吃不消。”
纪妈瞪他一眼:“那是给你吃的吗?”
“那下次你自己去,别叫我跑。”
纪爸最怕猪蹄和猪肚的腥气,尤其是在锅里炖的时候,满厨房都是那个味,他闻到就饱了。
他当然知道那是为孩子买的,不过在肉店待了会,看到老板把白白的肚儿拿出来,他就待不下去了,赶紧开回了家。
他也觉得纪时偏瘦了点。
纪爸自己学历不高,不过他知道,从乡镇初中到县里最好的高中,纪时跟不上是很正常的,也没人规定Z中毕业生就一定要考上好大学。
不过作为家长来说,他心里终归是有些失望的。
但这个暑假回来,纪时的表现大大超出了他的意料,不仅没找他要零花钱,也没有出去瞎玩,每天就在家看书。
纪时看的内容纪爸不懂,儿子的状态他还是能看出来的,那绝对不是偷偷摸摸看闲书的状态,儿子确实是在刻苦学习。
大概是因为到了高三吧?
不管怎么说,纪时的改变他终归是高兴的。
猪肚没买回来,今天当然是吃不成了,不过纪爸买了鱼,还去拾了豆腐,鱼自然是炖鱼汤,少放盐,怎么补怎么来,饭也煮的红豆饭,纪妈还蒸了南瓜。
纪时记忆里,他后来在学校租房子,伙食也一直不错。
那时候主要是他爸在县里照顾他,因为他爸身体不太好,家里是纪妈照顾得多,农忙时节纪爸给纪时煮饭,一边煮一边给纪妈打电话,几个月下来手艺居然相当好,加上他怕纪时吃不饱,每一餐都煮得多,自己也跟着吃,一年下来,纪爸胖了十来斤,身体居然也慢慢变好了。
他爸妈肠胃不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吃饭不规律。
早上忙起来十点多才回来吃早饭,早饭吃得晚,午饭也省了,夏天晚上弄甜叶菊的话,九点以后吃也是常有的事。
说来说去,都是钱的问题。
纪时看过不少网络小说,主人公回到过去之后利用已知的信息创造财富走上人生巅峰,但他只是个普通人,即使他知道盛会的房子会在十年后翻上好几倍,他也没有资本去实践。
那他过好普通人的生活就可以。
努力一下,让他们不用那么辛苦,那就足够了。
纪爸嚼着拌黄瓜:“家里电视机又不好用了,屏幕都是花的,今天看新闻只能听见声音了。”
“电视机暂时不考虑。”纪妈用铲子铲了点蔬菜上来,“你忍忍。”
纪爸:“……”
他其实就是暗示一下,纪时今年高三,要花钱的地方不少,加上家里过两年还有建房子的计划,这两年都在传批建以后越来越难,这个事也得提上日程。
不过他没想到纪妈那么干脆拒绝了他。
纪时默默吃着饭,前两天他妈还喊他看电视,家里电视机居然已经坏了。
现在的手机可不好玩,他爸最大的乐趣就是躺在床上看《海峡两岸》,等到了十年后,家家都开始用智能机,他爸天天捧着抖音外放,他妈把屏幕字体放大好几倍看小说。
“要不……去买台电视机吧?”纪时放下碗,看向他妈,“家里的大屁股也有不少年了。”
纪爸不说话,只盯着纪妈瞧。
他们家的电视还是他小时候康佳推出的福临门彩电,现在电视机更新换代,已经有了比较薄的液晶屏电视,就是屏幕还有些小,跟之后动辄大几十寸的电视比不了。
“反正我也不住外面了,把这个钱拿来买电视。”纪时笑了笑,“早买早享受,这样我高考结束了也能看。”
这个时候他家还算是略有存款,虽然后来建房子全花了还欠了不少外债,不过买台电视机还是绰绰有余的。
纪妈看了纪时一眼,又嫌弃地瞪着纪爸,问纪时:“明天上街?”
“行啊。”
纪时正好觉得自己复习遇上了瓶颈,打算去新华书店遛一圈,买几本教辅回去研究研究。
纪爸轻轻拍着纪时肩膀,一副一切尽在不言中的神情。
……
即使地里还有不少活,但考虑到买电视机是件大事,纪家还是一家三口一起出动了。
首先是交通问题。
纪时和纪爸都晕车,全家就纪妈不晕,可纪妈是个超级路痴,进了县城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她走路还快,动不动就找不见人影。
于是纪爸借了纪时二姑父的摩托,纪时和他妈挤在后座上,走小路走,路少,还碰不到交警。
纪爸自己那台摩托车开不了那么远,就算能到,“突突”的响声能震得一条街都听得清清楚楚。
他们上午出发得早,天气也不热,摩托车开起来,风呼呼地刮在脸上,又凉快又舒服。
纪家所在的村组和往北走的村组,不少人家的房子都建好了,外墙上贴着明亮干净的瓷砖,配上琉璃瓦的屋顶和金色大门,有种土土的富贵气质,本地新修的农村自建房基本都是这种风格,过两年他们家的房子也是这样。
他们走的主路也是回来那天纪时坐车走的那条路,车流不少,放在十年前,这条路一家挺宽的了,这也是从纪时他们家去县里的唯一一条大路,这条线上的学生都走这条路去Z中。
摩托车开到了城东,这个时候的城东基本还都是农村自建房,不像十年后,开发商买地皮,在这里建了一栋栋商品房,可惜又难卖又难住,县里人都说那里是鬼楼,Z中在纪时毕业之后没几年也搬到城东了。
不过后来据说县城房价上涨,单价也涨到1万一平了,城东的房子才重新紧俏起来。
沿着路一直向西,再过一座桥,就算正式到市区了。
纪时已经很久没到Z县的中心了,从初中刚到县里的时候,他觉得县城是这个世界上最繁华的地方,有网吧,有新华书店,有KTV,哪里的饭好吃,哪家网吧收费便宜他都知道,步行街附近他逛过很多次。
但此刻,以未来人的眼光看,Z县也只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小县城罢了。
他毕业之后甚至都不乐意回去。
Z县市中心也小,只有两座直线距离2公里的综合商场,今年大一点的那座商场对面开了家苏宁电器,隔壁的农工商超市现在还火热着,几年后也倒闭了。
那家综合商场卖美妆珠宝和服装,在纪时记忆中,一直属于非常高端的连进都不敢进的商场,但是今天推开门进去,一楼的肯德基依然热闹,商场却显得逼仄又昏暗,品牌和品牌挤在一起,一楼卖着过季的羽绒服和秋装,一座商场居然只有两台电梯。
衣服单价倒是不便宜,从纪时的角度也觉得贵。
可纪妈居然拉着他直奔男装区了:“就快开学了,来帮你选两件衣服呗。”
第8章 进县城2 买买买
“我不用买。”纪时杵在原地不动,他个子高,纪妈自然推不动他。男装区在商场三楼,两人这会刚好停在二楼女装区,纪时低着头看向纪妈:“妈,你很久没买衣服了吧?”
“我要买也不在这买,崔四家的衣服我穿绰绰有余。”没等他说完,纪妈就摆摆手,拽着他去了楼上。
崔四就是他们镇上十字路口卖衣服的那家,纪时小时候的衣服基本都是在他家买的,那时候纪妈也年轻,偶尔还会去崔四家买买衣服,这些年纪时反而没见她去过了。
商场里的衣服标价高得惊人,纪妈自己是绝对不会买的,但只要纪时想买,她一定会掏钱。
母子俩在商场兜了一圈,纪妈发现,纪时对这里的衣服真没兴趣,好不容易拿起一件衣服,纪妈刚想点评说这件他穿太老气了,就听纪时问:“这件我爸穿怎么样?”
纪妈:“……”
她干脆利落地把衣服放回货架:“他这人,给他穿再好的也是三个月!”
纪爸其实挺喜欢穿新衣服的,他小时候过得穷,饭都吃不饱,更别说买衣服了,都捡人家不要的穿,所以现在一旦买了新衣服,他会特意去牌桌上晃两圈,不过他衣服穿得不细致,刚买没多久的衣服就能穿到地里去干活,为这被纪妈说了好多次。
纪时的确不想买衣服,纪妈也只能作罢,母子俩叫上在楼下闲逛的纪爸,进了对面的苏宁电器。
这家苏宁电器刚开业不久,里面的装修比对面的综合商场豪华得多,灯光亮堂,空间格局也更宽一些,在十年后习惯了手机品牌专卖店的纪时眼里,这家店自然称不上时髦,不过放在十年前,苏宁可以说是很潮流了。
毕竟在这个年代,手机店的手机还都锁在玻璃柜子里呢。
“都这么贵啊!”纪妈看着电视柜台的标价直咂舌,“要不还是找人把家里的大屁股修修吧。”
她话音刚落,纪爸脸上难免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还是买吧。”纪时靠着他妈肩膀,“那个彩电上面有usb接口,我可以把MP3接在上面听英语。”
“能用?”
纪时点了头:“能的,刚刚售货员不是也说了吗?”
“能学英语啊。”
一听纪时这么说,纪妈的想法自然有所松动,家里的破电视也不是不能忍,不过买台新的终归方便些。
一家三口在电视柜台这边转了又转,又是和售货员讨价还价,又是商量哪台性价比最高,其实他们都不懂,都随售货员介绍,最后选了一台价位适中、样子也顺眼的彩电。
彩电不是大屁股的,是薄款的,32寸,抱在怀里都可以,纪妈交了钱,让纪爸把包装箱抱着,纪时则过了马路,去了附近的新华书店。
这是Z县唯一一家新华书店,很大,有两层,在Z中和一中附近的教辅店比着法子打折的年代,新华书店依旧维持着它的矜贵,基本不打折,会员卡才打8折,但相比其他私人的小书店,这里的书又多又全,光青春小说就有整整四排书架。
未来会被拍成电视剧的《甄?执?》和《凤囚凰》眼下也是畅销书,沧月的《镜》系列、饶雪漫的《沙漏》和《甜酸》……纪时还看到了在学校女生里很流行的杂志《仙度瑞拉》,这个时候《仙度瑞拉》正好在连载《微微一笑很倾城》……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时间流逝得并没有那么快,毕竟这些小说也差不多到十年后才会拍成剧。
一楼是畅销书和各种专业书籍,还有音像制品和学习机,二楼则是文具和教辅,按时间顺序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应有尽有。
也只有财大气粗的新华书店才撑得起这样的规模,一般教辅店只针对初中或者高中,书架也乱糟糟的。
凉七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