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回高考那一年_分节阅读_第6节
小说作者:远上天山   内容大小:595 KB  下载:重回高考那一年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2-01-04 03:12: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纪时在高三教辅的架子上转了转,除了王后雄荣德基这种热门的参考书外,新华书店还会上新一些冷门教辅,包括凤凰出版旗下出的参考书,还有套卷,套卷的数量不多,不过纪时平时很少买试卷,他没有多犹豫,每个科目选了一套塞进篮子里。

  剩下的教辅他主要选的数学,一共拿了五本,其中两本涵盖了高中三年的全部题型,纪时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做完这些参考书,但他主要是用来研究——同一道题王后雄和荣德基的解题思路都并不相同,他想看看其他参考书的解题思路。

  新华书店里也有专门针对英语听力的参考书,纪时觉得这块平时练习不太够,Z中的听力练习主要是在下午的第三节课后,每个班会发一套听力试卷,广播定时播放题目。

  平时练习和进考场毕竟是不一样的,尤其听力是英语考试的第一个模块,平时的月考他们都可能因为紧张忘记听题,更别提到了高考考场上。

  纪时觉得,最好的方法是让自己的耳朵习惯,买套专门的练习题还是很有必要的。

  纪时一共从爸妈那里拿了200块钱,他自己手里还有一点,差不多正好能把这些书买下来,参考书的钱是绝对不能省的,纪时还没节约到那种程度。

  他又选了一盒笔芯,是最便宜的晨光笔芯,0.5毫米的,卷子做得快的话,一天就能用完一支。

  0.38毫米的笔芯倒是经用些,不过写字太累,纪时也不想受那个罪。

  从新华书店拎了一堆书回去,加上之前买电视花的时间,差不多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纪妈还在苏宁等着纪时,见他过来,扬着手问他要不要吃肯德基。

  纪时赶紧拒绝:“那都是小孩吃的。”

  “要不你来选?”纪妈问他,“就挑你喜欢的店,最近都在家里吃,难得出来一趟。”

  “回家吃吧。”纪爸说,“城里的饭店没有一家划算的,味道也不怎么样。”

  纪时刚来Z中报道那会,就是纪爸来送的,他和周婷璐她爸一起,两人带两个孩子逛到了附近,附近除了综合商场外还有个公园,县医院也在附近,所以人流量挺大的,就有人在路边支个摊子卖盒饭,说是5块钱一份,还有鸡腿。

  纪爸一听就心动了,5块钱一份有鸡腿太便宜了,现在出去吃个水饺还得5块钱。

  盒饭打开之后,两个大人和两个孩子都震惊了。

  他们从来没见过那么小的鸡腿,都不知道究竟是不是鸡腿,比小拇指大不了多少,一筷子下去根本就没什么肉。

  然后,他们在附近上厕所,还交了5毛钱。

  光5块钱盒饭这件事纪爸就说了整整两年,以表达他对县城不实在程度的震惊,上厕所要给钱这件事也让他养成了一个习惯,之后每次出门都会准备5毛的零钱,以防自己需要上厕所。

  “要不咱们去镇上吃?”纪时提议道。

  回家吃当然最省钱,不过现在已经快到饭点了,等他们到家,他妈再洗菜做饭,一天都干不了什么活。

  县里物价贵,镇上物价便宜,其实他们镇上也没什么像样的饭店,不过一家三口坐下来吃碗水饺再吃两个包子还是很方便的。

  纪爸开着他的摩托,由纪时坐在后面抱着电视机,车后座位置窄,在纪家父子的强烈建议下,唯一不晕车的纪妈就坐上了从县里往镇上开的中巴车。

  “好抱不?勒不勒手?”纪爸问纪时。

  “不勒。”

  太阳已经渐渐上来了,摩托车在外面晒了一上午,车座都有些发烫,纪时一只手撑住电视机,另一只手抓着车座,怕自己掉下去。

  他和他爸提议再把摩托车买了,可惜纪爸只同意再买辆电动三轮,买摩托车就大大超出预算了。

  纪时他们住的镇属于Z县的北线,一条路分出了四五个乡镇,不过再过几年,这些乡镇合并的合并,也有并入市区的,名头上是更好听了,可实际上却更荒凉了。

  人都远离了家乡奔赴更大的城市,不管是Z中还是乡镇的初中,能够招到的学生也越来越少。

  见父母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某一年,因为突发而至的意外,纪时没能回家过年,他爸妈都安慰他说工作更重要,第二年,纪时难得在中秋回了趟家,才听他妈说,去年他不在家过年,她和纪爸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连家里都懒得收拾,过了个潦草的年。

  摩托车在路上呼呼地开,路过他们镇上的初中,纪爸在初中边上一个小饭店,老板早上卖包子和大饼,也做水饺,中午基本上就是饺子,不过吃的人也不多,大厅里只有空荡荡的桌子。

  纪妈要了三碗水饺,加上一笼包子,不是苏省南方的那种小笼包,是结结实实的大肉包,肉汁都进包子皮里了,吃上一口味道特别香。

  Z县的地理位置不属于扬州,不过古代确实被扬州管辖过,菜系也深受淮扬菜的风格影响,相对来说比较清淡,虽然没有扬州人那么爱吃早茶,不过早饭多少也有些花样。

  至少在未来,东北水饺横行外卖界的时候,纪时还是格外怀念家乡水饺的味道,感觉就连饺子汤的滋味都很难忘,可惜他毕业之后几乎就没有再吃到了。

第9章 回校 回校之旅

  接近8月底,天气愈发热了,纪时总算把高中三年的数学课本过了一遍,手头的教辅他倒没有全部看完,一是时间紧,已经快开学了,二是他还有一堆练习卷没做,他打算把能做的卷子全部做完。

  能在20天里过完数学课本已经超出纪时的预期了,虽然物理和化学他还没开始动,但纪时莫名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还有9个多月呢。

  他只要按现在的节奏,一步一步地、脚踏实地地去学习,一定能收获他想要的回报。

  蝉声作响,纪时做完一套卷子就把错题标出来,7套卷子难度不一,但即便耗费的时间多,他也可以保持一个基础的正确率了。

  ——虽然他暂时还扎得不够稳。

  “呼……”7套数学卷全部做完,纪时长舒了一口气,整个人瘫在椅子上,连动都懒得动一下。

  这些卷子谋杀了他不知多少脑细胞,还留下了一堆错题,纪时虽然看了答案,不过并没有用红笔在卷子上订正,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暑假发的卷子开学之后老师都会讲,他想听听老师的思路。

  头枕着椅子纪时也困了,眯着眼过了一会就睡着了。

  醒过来之后,纪时把数学卷累起来,和做好的英语卷一起,语文试卷倒是不难填满,不过那么多篇作文是个大麻烦。

  还有两天就要回学校了,物理和化学又不能不动,纪时认命一般地翻开物理课本,和看数学一样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进行。

  时间显然已经不够了,试卷也做不完,纪时只能把练习卷拆分开,把自己能做的题先填完。

  对他来说,暑假的最后两天无疑是最难熬的。

  这几天,纪时的伙食质量进一步提升,纪妈特意去订了鳗鱼和甲鱼,找邻居家的爷爷帮忙烧,邻居爷爷是农村里的家宴厨师,会烧这些大菜,红烧鳗鱼和甲鱼汤是本地开席才会做的菜,鳗鱼和栗子、蒜头一起炖,甲鱼煨汤又嫩又鲜,纪时虽然没称,但他估计自己应该胖了好几斤。

  终于到了开学前一天。

  纪时把衣服收进包里,书在另一个包里,他把家里他觉得有用的辅导书全带上了,装了满满一大包,要不是书包还能塞得下,他都考虑用麻袋装了,反正他们家的米袋和化肥袋多的是。

  “时时,能拎得动不?”纪妈皱着眉,“还是让你爸送你吧。”

  纪时摇着头:“不用,我行的。”

  他现在个头比他爸都高,也有力气,不过纪妈太宠他,什么重活都不让他干。

  书包和衣服包放在纪爸刚买的三轮车里,纪时这学期不租出去住,所以被子凉席都不用带,用学校发的就行。

  他搬个小凳子坐到三轮车后面,纪爸刚刚发动,纪时就一个踉跄,整个人差点摔到地上。三轮车能装是能装,就是太不稳,从家里到镇上差不多十分钟的路程,纪时只能紧紧扶着车座,才能保证自己坐稳,屁股还疼。

  镇上去县城的中巴车半小时一班,是从纪时他们隔壁镇发车,发车后20分钟就能开到他们镇上,平时中巴车在县城一个固定站台停车,到了Z中开学前一天和每周末学生放风的日子,中巴车会直接开到学校门口,把来“探监”的家长和学生放下来。

  纪时这次是一个人走的,没叫邹勇和周婷璐,同在一个村里,邹勇和周婷璐家的条件要比纪时家好不少,他们这次还坐的回来那辆出租,纪时嫌挤,这次坐了中巴,车上人不算多,他还能占个座位放书包。

  “到县城多少钱?”

  “8块。”

  纪时掏出钱给了,售票员略过他,奔向下一个乘客。

  等到十年后,家家户户有了车,镇上到县城的中巴车都换成了公交车,售票员和司机都分流到了城镇公交和镇村公交上,不过那时候基本家家户户都有了车,坐公交的只剩下老年人了,不像现在,到了节假日中巴车还很挤,售票员为了多带人,在车上准备了不少塑料桶给人坐。

  这些中巴车都是私人承包的,又旧又破,除了带人外,还帮人在城镇之间带货,一件收10块钱,倒是比带人稍微划算点。

  毕竟也只有始发站的乘客才收10块钱一人,纪时他们上车的时候收8块,下一个镇就只收6块了。

  中巴车上弥漫着让人不快的气味,纪时这个年纪还晕着车,不过因为后来慢慢习惯了的原因,他的症状倒是没有真正的少年时代那么严重了。

  他打着瞌睡,看着车晃晃悠悠地停下来带货带人,一路上,纪时也遇到了几个初中同学,不过不太熟,只是见面了会打招呼的程度。

  纪时拿出单词本,趁着这个时间记记单词。

  “Flexible灵活的,可变动的,有弹性的,fascinating,privilege……”

  背了这么多天单词,也看了不少题,纪时深深觉得,他果然低估了英语单词的复杂程度。

  主要是太容易忘了,像privilege还好,好歹有高傲已经尽数体现了那个段子,其他单词总是给他一种割裂感,前几天刚背过的后面就全忘了。

  当然,这好歹比他后来考四级的时候好多了,一个abandon从学期初abandon到学期末,时间久了除了彻底abandon确实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他背得很专注,一条胳膊倚着窗户,另一只手掌心摊开,刚好可以盖住便利贴。

  现在网络还是不够方便,在他读大学那会,单词去网上搜就能有不少例句,现在虽然不是搜不到,可一个月流量费太贵,纪时一个月就开通了30兆流量,也就够聊个QQ。

  在科技的便利性这一点上,他希望早点和未来接轨,不过他还是觉得回到过去很好,现在的每一天都无比充实,每一天在记忆里都无比深刻,而在未来,他不仅没有那么好的记忆力,时间也是以年为单位。

  ……

  中巴车晃晃悠悠开到了市区,没有了道路两侧树木的阻挡,视野一下子变得清晰明亮起来,路也宽了整整三倍,分成了几个车道。

  Z县属于苏省面积比较大的县,但和南方各市满是名胜古迹相比,Z县是传统农业县,面积大,地域阔,进市区的这条路特别敞亮。

  中巴车先在固定下客的站台放了乘客,一瞬间就有拉客的三轮车夫涌了过来,今天中巴都要先去Z中把学生放下来,其他乘客全部都要下车。

  纪时把单词本放回包里,整理好东西,又摸了摸口袋,确定他妈给的一千块钱还好好放着,才做好了下车的准备。

  纪时他们入学的时候,Z中已经搬进了新校区,在县城的北面,离市中心还有一段路,位置比较偏,附近还有不少人家没有拆迁,不过十年后纪时在回去,那边已经和Z县的高铁站连成了一线,县政府、法院、公安局、政务中心都在一条路上,附近还有一个新建的大型商场,连带着那片的房价也水涨船高轻松破万。

  现在压根就没人会在那里买房,虽然已经有开发商在那里选址规划了。

  纪时家是掏不出这个钱,就算能掏,他也不会让爸妈在那边买房子,虽然他确定未来那里的房子会涨不少钱,但就算涨价又怎么样呢?

  他爸以前就和纪时聊过。

  在国内,直辖市海市的房价一骑绝尘,但那是对住在那里的人而言的。

  他家的房子或许一文不值,但他爸妈会一直住在那里,从老到死,就算他家在县城有了房,他们也不可能住到县城去。

  “学校到了,要下车的准备下车,东西别忘了。”

  “下车喽下车喽,车子底下的箱子别忘了!”

  纪时背着重得铁块似的书包下了车,衣服的包被他提在手里,倒也不算重。

  学校的大铁门平时只留一个小门,今天也开了,因为除了他们返校的高二高三生之外,高一的新生也是这时候报道。

  纪时沿着西侧的花坛往里走,路过教师楼和运动场,就到了宿舍区,宿舍和食堂都在Z中的后半面,纪时的宿舍在6楼,他们是三人间,高三生住得高,低年级的住在下面。

  他打开钥匙开门,把东西收进柜子里,再把床铺好,其他舍友都还没来,他是最早的那个。

  不过纪时注意到,他另外两个舍友的床已经空了,桌子上原先摆的东西也不见了,恐怕是家长去找班主任说在外面租房了。

  Z中在这块管理得很模糊,学校没有明确说不允许租房陪读,毕竟到了高三这一年,有需求的学生数量很庞大,何况很多学生压根不是高三才出去,条件好的高二就搬出去租房子了。

  但从校方的态度看,学校方面也并不是很支持,毕竟安全是第一位的,学生在宿舍里,安全方面自然有学校考量,放到外面,不受学校控制的因素就太多了。

  纪时没想太多,把桌子擦了擦,衣服晾到阳台上,就打开物理书,从之前看过的地方开始复习。

  天还热着,他把头顶的风扇开着,边吹边看书。

  宿舍的门被纪时关了起来,要是开着被人看到,明天班里准会有人传他太用功的闲话。

  高三生活太紧张,学霸们都凡尔赛说自己从来不看书,认真的人反而会遭遇鄙视。

第10章 班会 同学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页  当前第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回高考那一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