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礼有些许尴尬,他迎上裴熠的眼神,不自觉的又移开,说:“所以要是月夕宴上,太后当着皇上的面请求赐旨,你娶还是不娶。”
“娶啊。”裴熠听见院内传来极轻的声响,看了那虚空处一眼,忽然将声调蓦然放大了一倍,说:“听闻挽月公主乃是大祁第一美人,歌舞书画都很是精通,唱着小曲儿,焚香看书,自是别有一番妙趣。”
纪礼知道裴熠并不是贪色之人,这话他自然不信,然而他也不知道裴熠这么说究竟是什么意思,他闷声想了想说:“还想抱美人,太后是想在你身旁安插个人,不过我总觉得你真娶了,倒是她吃了大亏。”
院里的树上结着青梅果,悬在枝头上坠着,倏忽之间,惊飞了一直停栖的鸟雀,梅树粗壮,遮住了人影,只露出衣袍的一角。
裴熠收回目光,明知顾问:“这话从何说起?”
纪礼知道他是有意的,也不拆穿他,笑说:“你的事,早些年就在谒都传为佳话,谒都城哪个女子不想嫁给你,挽月公主可是女子,万一嫁给你之后倒戈呢,太后兵行险招,说不定是赔了公主又折兵。”
裴熠思考了片刻,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虽然娶她兵行险招,倒也是个办法。”
“啊?”纪礼没想到自己信口胡诌还真让裴熠听进去了,他总觉得哪里怪怪的,顿时有些犹疑道:“你真要娶她啊?”
裴崇元说过,哪怕纪礼一生不娶,也绝不能接受皇家赐婚。所以纪礼一早就知道这中间大概的利益关系,一旦应了,便有更多的麻烦在后头。
“嗯。”裴熠余光见那衣摆被风扬起了一角,他对纪礼说:“你分析得很好,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啊......”纪礼想了想,觉得这事他表哥心里有数,不需要他操心,只做短暂的思考便抛开了,一转身,透过木窗忽然看见庭院里那缀满青梅果的树梢,玩心顿起,说:“它们什么时候长这么大了,我去摘些回去给你泡青梅酒。”
他正要翻窗出去,被裴熠拦住:“你上次说想加入禹州军?是真的这么想的?”
“当然是真的。”一提到禹州军,他立刻收了玩性,忙转向裴熠,还未从这突如其来的惊喜里回过神,就听见裴熠又说:“朝廷三年一次的加恩科点武魁要开始了,你若能挑了其他人,我就破格让你加入怎么样?舅舅那里我去跟他说。”
听到“挑了其他人”纪礼当即两眼一翻,心说我的主要问题又不是我爹。
见纪礼前后反差过于明显,裴熠也知道原因,他说:“司漠有一套功夫,最是适合与人单打,且有武功底子的人能在短短一个月内速成。”
纪礼先是一喜,随即又郁闷起来,“除非你命令他教,他哪听我的话。”
“他爱财。”裴熠挑眉笑盈盈的说:“你不妨去试试。”
第27章 窥光(七)
裴熠目送纪礼从书房离开后,独自拿起桌上的书重新走到窗边,不经意间,似是自言自语的说:“定安侯总叫人这么来去自如,看来是要换一批护院了。”
倚着树的人影终于动了动,淡青色的外袍映在暮色里,转身的时候手里捏了颗青梅,他嗅了嗅青梅淡淡的果酸说:“还当是侯爷知道我要来特意嘱咐下人没惊扰的,看来又是我自作多情了。”
裴熠见识过这人浪起来的模样,听他这般侃也并不理会,只垂眸看着书,又回了桌边。
片刻后霍闲翻窗跳了进来,他抖了抖衣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主人在前,他却并不拿自己当外人。
案桌上搁着一方精致的铜雕瑞兽鹿鹤同春双飞熏香炉,炉顶上的瑞兽栩栩如生,在淡缈的烟缕中散着一股隐隐约约的酴醾花的味道。
外头起了风,裴熠扣上书,说:“世子爱翻墙角得毛病的改一改了,容易招来杀生之祸。”
霍闲把玩着手里的青梅,掀起衣袍坐到裴熠对面,看着他说:“你还关心我的生死?”
“侯府以外,本侯管不着。”裴熠说:“司漠下手向来没轻重,你若是下次再翻墙进来,被他砍的缺胳膊少腿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你吓唬我。”霍闲忽然靠了过来,他顺着裴熠手里的书扫了几眼,说:“孙子兵法,都到了谒都了,还有必要看兵书么?”
对于他的挑衅,裴熠视若无睹,他说:“你也想看?”
“我可看不懂。”霍闲的手指划过书页,停在裴熠拿书的手上,说:“不翻墙怎么来?”
“是定安侯府的门不够宽敞,还是世子有半夜翻墙的癖好。”裴熠移开手说:“你这么快就查到了,我还真是小看了你。”
“已经不快了。”霍闲顺势坐了过去,支着额说:“人明明是你杀的,我差点替你背了锅,你说这么大的亏我能吃么?”
裴熠想起纪礼先前才说的,霍闲近来常去燕贵妃宫里请安。
他刚要开口,就听见霍闲先他一步,说:“旁人当然不能了,但你是定安侯啊。”
“定安侯如何?”裴熠侧头看了他一眼。
霍闲笑了,他难得见道裴熠这般气定神闲,当即便说:“定安侯三个字,分量可不轻。”
“不轻是多重?”裴熠忽然就势靠近:“你不防一次说个清楚。”
“情意这东西,哪里说得清。”霍闲随即一笑,说:“都道日久见人心,我看人心难测,越久反而越难。”
“纪礼说你奉雁南王的命送贵妃入宫,皇上以燕贵妃思乡为由迟迟未曾下旨放你回去,谒都都传雁南世子是个跟他父亲一样只知玩乐的富贵公子,我怎么倒是觉得是他们眼拙了。”裴熠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的双眼,霍闲那双含笑的桃花眼下藏着的绝不仅仅是看上去那么无辜。
他像一只伪装成羊羔的野狼,虎视眈眈的盯着一群自以为是的人,直觉告诉裴熠,一旦惹到他,转瞬就会被撕的血肉模糊。
“你本可以在雁南安稳的过完一生,从成为雁南使者护送贵妃入京就在你意料之中是不是,你想要做什么?”裴熠平静的问。
“这世上,真的有安稳吗?谁知道灾祸几时落到头上呢?这话我也想问侯爷,从太后一道懿旨召你回京就在你意料之中吧?侯爷又想要做什么?”霍闲反问。
他们看着对方,谁也不退缩,像是凛冬深夜孤山里怒目而视的凶狼,甚至在对峙的短暂里,谁也没有多余的思考,以裴熠异于常人的嗅觉,若非对面是个强劲的对手,恐怕没几个能在这样的目光下得到片刻自在。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外面的风吹落了垂挂在枝头的青梅,落在地上的的声响打破积在两人之间的沉寂。
“不是查到了么?”裴熠舒张了笼在眉间的犹疑,重新盘腿坐了回去,刚才的一切就像是幻觉,他说:“成安王得罪了谁,巡防营要被拖下水?”
“巡防营出了事,谁受益最大就是谁咯。”霍闲说:“他占了别人的道,自然有人等着看他爬下去,官场向来如此。”
“说的不错。”裴熠说:“但你不知道一点,多年来巡防营几乎已经成了齐澄的亲兵,即使现在的他是副统领,他也不会将巡防营至于险地。”
“侯爷熟读史书,难道就没听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亲兵用起来才无后患。”霍闲喝了茶润了润嗓子,说:“那丫头尸体上有毒。”
裴熠问:“什么毒?”
“你可曾听过无忧碎?”
这名字倒有些似曾相识,裴熠思索了片刻,忽然想到了秋白曾提到过这个名字,“东都特有的剧毒?”
“没错。”霍闲给自己的杯中添了茶水,抬手擦了擦唇角,继续说:“一条命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没了,萨沙成日在府里跟一群美人寻欢作乐,也不知道那丫头是挡着他什么道了。”
“不对。”裴熠忽然打断他,如果是中毒而亡,那与他知道的也相差太多了。
“你是指有人说巡防营的人亲眼见着了?那不难,你可记得,那夜死于你刀下的人。”霍闲说着话,目光又顺势往下落,停在裴熠平时悬刀的腰迹,那处这会儿并无配饰,只有一条衿带简单的束着,外袍将他俊美的身形遮住了大半,他勾起眉眼,说:“所以亲眼所见也未必真,巡防营的人见着了,但在见到之前,谁知道她是不是已经毒入心脉了,贼喊捉贼的事,这世上还少么?”
裴熠看着他,那目光像是要把人给看穿,霍闲在这样的注视下,非但没有觉得不适,反而道像是享受般的,捏着扇子把玩:“你这样看着我,叫人误会。”
“无妨,也没旁人。”裴熠说:“凭着这点干系,你就能笃定巡防营和东都与其有所牵连,如果说是嫁祸,也未尝不可。”
“秋日的月色才更动人,着什么急,是非都与你不相干,等时候到了,自然会浮出水面。”
裴熠仍旧看着他,却怎么也看不透,索性拿掉他手里晃眼的折扇,按在桌上,“你侯爷是战场悍将,喜欢先发制人。”
“大祁有侯爷,戍西只能看着,我父亲如今的快活日子,还多亏了侯爷。”霍闲手里落了空,那把折扇他平日总不离身,是雁南的能工巧匠打出来的,如今被裴熠拿去,他也不恼,反而想起了多年前的旧事:“听说老侯爷当年也是让他们望而生畏的悍将。”
高叔稚战死十多年了,到如今,飞虎将军的名号已经没多少人记得了,他不喜欢旁人提起,更不喜欢在此时让霍闲提起。可有人偏偏挑他逆鳞。
稍加整理了思绪霍闲又说,“史官书中记载,当年飞虎军率精兵七万在脉岭关兵败于戍西,先帝感念老将军为国捐躯,临终前给予侯府一道殊荣,在你们朝廷大臣的眼里,老定安侯叛国只是有实无名,这么看来,你回来为了什么,也就一目了然了。只可惜,他们没我这么闲,这么简单的道理却也想不到。”
裴熠沉着脸不说话。
“你生气了?”霍闲变脸比翻书还快,这么会儿功夫,又端着那张嬉笑的皮囊出来示人,他说:“不若我也跟你说个秘密。”他忽然靠近,贴着裴熠的侧颜耳语道:“她是商队从黄石坡捡来的卖给了人牙子,辗转才进了不羡仙的。”
裴熠面上一惊。
黄石坡是大祁到戍西的要塞,那地方黄沙漫天,过了西口便是秃山,寸草不生的,一户人家都没有,凭空能捡个活人,倒稀了奇。
“谒都可不止她一个身份来历不明的人,你不妨看着。”
第28章 窥光(八)
翌日。
李忠义领着两个内宦来定安侯府宣旨。
圣旨召他进宫,却没说是为何事,李忠义始终闭口不言,裴熠就知道定是天熙帝的意思。
他换了官服,跟着人进了宫才知道是因为京兆府尹手里头的那桩案子。
仝世溥有真本事,竟然在短短几日之内就查到了裴熠身上。
天子脚下命案频发,他一时之间被悬在风口浪尖上,朝廷上下全盯着他,涉及朝臣私怨,一旦出事乌纱不保事小,一个疏忽可能就会连累一家跟着掉脑袋,这口皇粮到底是什么味儿,他这位寒门贵子最是清楚。
谒都风云诡变,太后多年的垂帘听政给大祁带来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外有戍西这样的强敌虎视眈眈,内有外戚干政,朝堂四分五裂,看似繁华的谒都时时都将大厦倾覆。
他是这内藏汹涌朝局中的沧海一粟,年少时也曾壮志凌云,胸怀大志,当一步一步深涉其中他才明白在皇权面前他什么都不是,他和谒都的贵族不一样,他出生寒门,无所依靠,唯有小心翼翼,八面玲珑的处事才能勉强站住脚。
而朝廷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位遇事懂得权衡,做事留有余地的京兆府尹。
天熙帝由来已久的身体欠佳,加上这个时节里暑热未消,他此刻看上去略显憔悴,轻咳了几声便听见李忠义在外边通报定安侯到了。
“进来吧。”天熙帝接过宫人奉的茶,饮一口止了咳。
裴熠跨门而入,外间暑气重,他披着骄阳的余温跪在下头请安。
天熙帝苍白的病容上透着几分笑意,说:“起来吧。”。
他退去了左右伺候的人,支颐侧卧,半晌后才说:“眼下无人,你与我说实话,此事是你所为么?”
李忠义并未言明是天熙帝的意思,他穿着明白装糊涂,说:“臣愚钝,轻皇上明示。”
可天熙帝并不好糊弄,他虽病气缠身,可脑子却不糊涂,见裴熠如此,他的语气变得温和起来,说:“阿熠,你不相信朕么?”
天熙帝高骞登基之时只有九岁,彼时裴熠远在千里之外的禹州,在那之前太后就以皇太子的要求严苛待他,除了那点断不掉的骨肉血缘,裴熠与他并无厚谊。
“臣不知皇上所言何事。”裴熠掀起衣袍,跪了下去,“于公臣为皇上臣子,于私先帝和父亲同为圣祖所出,臣如今受皇上庇佑,自然相信皇上。”
天熙帝坐在高位上,他看着裴熠,片刻后才起身去扶起了裴熠。
他的手搭在裴熠的官服上,两人并排站在下头,他望着高位那描着金龙的帝王龙椅似是出了神,一阵冗长的沉默后,他忽然开口,说:“朕九岁,太后便将朕推上那个位子,朕坐上去了才知道什么叫身不由己,他们怕我惧我,可敬畏的是这大祁的皇帝,从不是高骞。”
裴熠垂首不动。
“我既然受了这命,自然不敢轻待万民。”天熙帝说:“先帝在位时的盛世朕何尝不想延续,庄先生是朕启蒙老师,他一定是对朕失望至极才弃朕于不顾,阿熠......”他转身紧紧握住裴熠的手,哽咽了几许,说:“朕需要你,你不要对朕失望。”
他一个久病的人不知哪来的力气,手里的力道越发大了起来,说到这里,他抬袖掩面重咳了几声,“等将来见了父皇,朕也能告诉他,父皇的江山没有毁在朕手里,朕还能像儿时那样抬头挺胸的站在父皇面前,告诉他,大祁还是高氏的大祁。”
若说前头此番是他与太后的博弈,是对诸侯的试探,那么今日便是坦诚。裴熠忽然意识到,他的心要远比这幅躯体坚韧的多,只是有些刺扎的太深,以他之力根本无从拔起。
他是在以力制力。
庄策说过,高骞是太后手里的一枚棋子,从他生母离世,被送给赵太后抚养开始,这枚棋子就注定是要为大祁易主随时做出牺牲的,自先帝患上恶疾之始,太后步步为营,六部在母强子弱的朝堂里早已成了赵氏族人的天下,她有野心,也有手段,以大祁为盘,朝野为子,逐步为赵氏的天下盘下一局棋。
裴熠从前觉得庄策辞官是对朝廷失望,对大祁君主失望,如今却觉得不然,太后要做执棋子的人,那庄策便要上岸做那观棋的人。
天熙帝咳得更厉害了,额上渗出些许薄汗,他极力忍着,却还是忍不住,裴熠正要喊人进来传太医来诊,被天熙帝拦住了。
天熙帝缓缓坐下去,说:“太医看了无非是开些安神的药,这些药都是太后拨来的宫人伺候的,喝了不如不喝。”
身旁无人,裴熠给天熙帝递着一杯热茶,说:“皇上的龙体要紧,臣府上有位医术颇高的大夫,从前跟着臣在禹州治愈不少顽疾,臣......”
天熙帝抿了口茶,摇头说:“无辜之人不能再因朕丧命了,因给朕看病出事的太医还少吗?好在如今朕的膝下只有几个公主,不到万不得已,还不会真要了朕的命。”
裴熠思忖片刻,说:“西镜有四十万北威军镇守,成安王跟皇上是手足,以他之力定能护佑大祁和皇上平安。”
天熙帝闻言,苦笑了一声,说:“圣德年间,老侯爷和先帝齐心协力,一个打天下,一个治天下,朕终究是比不上先帝的。”
裴熠原本不语,听到天熙帝这声自责,便抬眸说:“皇上病中仍心系百姓,是大祁万民之福,也是臣身为大祁将领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