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农家老太后_分节阅读_第121节
小说作者:黄柏山人   内容大小:639 KB  下载:穿成农家老太后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2-03-16 02:54: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1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出了这件让人震惊万分的刺杀事件,哪怕这场狩猎活动刚刚开始,也不得匆匆结束,御驾由重兵护卫着迅速返回京城。

  陈凤琪在演艺场接到这个消息时,也是勃然大怒,虽然早就知道安常煦坐到那个备受瞩目的位置上,肯定要面临许多阴谋算计,在安全方面从不敢掉以轻心,尽量不给暗地里的人留下机会。

  没想到这么一场事前在安保方面一再强调并确认的狩猎活动,到底还是给人留下了可趁之机,即便知道皇上有惊无险的成功逃过一劫,陈凤琪仍然是很不放心。

  柱国公夫人和邵丞相夫人听说这个消息,也都是惊怒不已,她们的家族未来,都系于当今身上,若是当今有个不测,对他们而言,都将是场灭顶之灾。

  毕竟当今现在尚无子嗣,若是少年早逝,势必要从宗室中择人继承大位,自幼在外长大的当今与宗室并没有多深的感情,同时也没有什么旧怨。

  会派人刺杀他的人,肯定是他去后,能有机会获得最大收益的人。

  不管其他什么人上台,最先清算的肯定是邵家与徐家这两家文武之首,所以他们与当今绝对属于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与两位同伴客气两句后,陈凤琪便匆匆去宫中等候,不亲自确定安常煦遇刺后的情况与状态,她肯定难以安心。

  京中众人看到御驾上午刚出城,日暮时分便匆匆返回城里,迅速意识到肯定有大事发生,京中氛围迅速变得凝重起来。

  安常煦回到宫中,还没下御辇,就看到他祖母难掩担忧之色,快步迎出来的身影,心中一酸,一直在人前强撑着的冷静和理智,迅速消失,眼眶一红,任由满心委屈与恐慌之情涌上心头。

  要不是他奶明知他喜文厌武,不大喜欢动弹,还是想方设法的激励与要求他一定要勤修马上功夫,勤练拳脚,再三强调,让他们一定要拥有面对危险时的自保之力,他这次可能就要交待在那围场了。

  “奶……我今天差点再也不到您了!”

  陈凤琪上前揽住他,伸手抚上他脸上那些被树枝划伤,已经清理上药过的伤口道。

  “能平安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说到后来,陈凤琪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与冷意,她已经听提前回来报信的人说过大概经历,知道对方是铁了心要置安常煦于死地。

  不仅使用那种可以令马发癫的秘药,还安排的有人手在林中埋伏,若不是安常煦从小就随他养父学习骑射功夫,知道在意外发生时,该做何反应,才能尽量保全自己。

  而且是即便当了皇帝,也不曾放弃已经养成的早晚锻练身体的习惯,胳膊腿都很有力,才能在那种危机时刻护住自己,他这次恐怕是在劫难逃。

  若只是一个普通人,在马受刺激发癫时就被摔下马的话,在那种混乱场合,肯定要落得个非死即残的下场。

  即便如此,对方为保险起见,还在林中留下后手,用心之歹毒,由此可见一斑,现在安常煦能好好的平安回来,就该他们好好跟那某些人算算账了。

  “嗯,就像奶一直跟我们说的,但凡是用心,下力气学过的东西,总有一天会有用到,得到回报的时候,孙儿这次算是切身体会到了,奶,幸亏有您在!”

  这是安常煦在回来的路上,总结出的经验,因为自负脑子聪明,他小的时候,是真的很不喜欢做那种会让自己累得满身汗的训练。

  可是架不住他祖母连哄带骗加威胁,再有李常欣时刻从旁激励,或者说是刺激着,他才不得不接受不管自己喜不喜欢,都无法逃避那些训练的事实。

  十多年下来,早已经变得习惯成自然,甚至还有些享受因此而变得精力充沛的感觉。

  只是在此之前,他怎么也没想到,学到的那些,竟然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如此巨大的作用,成功让他在那种绝境中,让自己成功依附在马背上,任其再怎么癫狂,都没有被摔下去,从而保住一命。

  陈凤琪却叹了一口气道。

  “可我当年那么苛刻的要求你们,固然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但我从来都不希望你们能有用到的一日。”

  因为真正用到时,就意味着他们已身处险境,身为长辈,肯定只有盼着这些孩子一辈子都能平安顺遂,怎么愿意见到他们遭此大难。

第一百六十三章 费解

  皇帝遇刺, 绝对是件不得了的大事,御林军、帝卫军与大理寺全都行动起来,继成王一案后,京中再掀风云, 顿时变得有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在林中追杀过安常煦的人, 全都被李成锋带着人一个不少的给抓住, 送入大理寺接受最严厉的审讯,这只是其一。

  能在御林军、帝卫军与京郊大营的层层把关下,让人携带那么危险的禁药进入围场, 还将人安置在皇上附近,绝对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完成的事。

  其它与此相关有嫌疑的人,可没有魏统领的运气,还在围场时,就全都被一一拿下, 其中不仅有礼部、兵部的人,还有御林军的人。

  看到被递交上来的名单中, 有个异常熟悉的名字, 确认自己没有看错后,安常煦的脸色迅速变得十分凝重。

  “郭老师, 这林琅?”

  郭寺卿知道皇上在问什么, 虽然心情十分沉重,但他还是语气肯定的回道。

  “陛下不用怀疑,这就是我们都认识的林琅,为免误伤, 微臣仔细调查过,他的嫌疑确实很大。”

  “因为他不止出身南江书院,还与您和太尊的关系格外亲近, 很受魏统领的信重,下边人对他也都格外尊敬,才会让他有可趁之机,而他似乎与祁王府有关联。”

  在安常煦来京城参加科举,认祖归宗之前,林琅就已经在前几年自南江书院毕业,进京后先是进入京郊大营任职,随先帝御驾亲征,立下一些功劳后,又被调入御林军,成为御林军的一个小头目。

  随着安常煦进京,被皇上认回去,继而登基为帝,即便安常煦和陈凤琪没的特别关照他,因其南江书院出身,且与李家关系密切的事,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林琅还是得到了御林军上层的提拔与重用。

  在很多人眼中,林琅说是御林军的下一任大统领的继承人也不为过,没有人会质疑他的忠心。

  因为他和邵丞相他们一样,占据着天然的优势,有了出身上的先天优势,再结合他自身优秀的能力,让他注定将会拥有一个非常光明的未来。

  郭寺卿是曾在南江书院真正教过林琅的人,但凡可以,他比谁都不想质疑自己曾经的学生,毕竟这个勤奋、踏实、上进的学生,曾给他留下过很深刻的印象。

  更何况他也知道,林琅也相当于是被李家养大的孩子,只是他当年没有像安常煦这样,被正式记在李家名下而已。

  可是林琅与南江书院中的其他孩子不同,在李家庄中,被人唤作琅少爷,安常煦和李常欣对其也一直是以兄长相称,在李家大宅中有专门属于他的房间,方便他随时回去住。

  如此亲近的关系,让郭寺卿实在想不通对方有何理由掺合刺杀皇上的事件,所以为了不冤枉对方,他曾再三就这个疑点查证过,想要为对方力证清白。

  可是随着他不放过蛛丝马迹的仔细查验,反倒查出林琅自南江书院毕业后,没有接受吏部的安排,选择进入京郊大营的决定中,有祁王一系的人插手干涉过的迹象。

  想到从小与林琅一起长大的过程,安常煦皱眉费解道。

  “在我的印象中,他虽然心思重了些,可他向来是个知恩图报,重情重义的人,我们之间的关系虽然称不上有多亲厚,但也素无仇怨,他对我祖母更是从来都很敬重,怎会为了其他人而做出这等事?”

  不是安常煦天真,实在是因为在他看来,这件事情从逻辑上说不通,他与家里从没对不起对方的地方。

  在他们李家搬到高台前,就曾特意为他取消奴籍,让他可以恢复男孩的身份,他祖母为了照顾他,对外人声称林琅是她亲戚家的孩子,因为父母双亡无依,才会投靠他们家。

  所以李家庄上下都会唤对方一声‘琅少爷’,他与常欣从小一直将其称为兄长,多有敬重,从来不曾怠慢过对方。

  初来京中时,对方对还特意来找他与常欣,告诉他们,遇上事情可以找他,倒是在他认祖归宗后,许是有意避嫌,林琅再没有因旧日的交情来找他。

  为此,他曾与祖母谈论过此事,他祖母说,应该是对方自尊心强,不想被人议论是靠裙带关系晋位,才会有意疏远,他们便没有勉强。

  现在突然听说林琅竟然参与了刺杀他的事件,从感情上讲,安常煦着实有些接受不了,毕竟那不是别人。

  虽然他祖母从小告诉他们这世间有真善美的同时,也会告诉他们这世间还存在兄弟手足相残、父子反目、背信弃义的恶,让他们知道这世间人心难测的世情。

  由于过去并没有切身体会过那种被至亲背叛的事,所以安常煦对这人性的恶,感触并不算深,哪怕他早知道从自己认祖归宗起,就一直面临各种算计,当上皇帝后,更是时刻都要面临有人无时无刻的在暗地想置他于死地的事。

  可是那些对他而言,都是些无关紧要的陌生人,他们为谋私利,为满足自己的野心欲/望,觊觎皇位与权势,乃是人之常情。

  也正因此,他曾做出过不认亲生母亲,亲自下令将他生母送出海的事,因为他与生母毫无感情可言,莫说是对其不舍,做出决定时,连犹豫都没有。

  但林琅不同,就算理智上相信郭寺卿在知道内情的情况下,若不是因为查到了确实的东西,肯定不会将对方的名字报过来,可安常煦还是希望这事能更慎重一些。

  郭寺卿能够理解他的这种心情,但他还是选择说出自己查到的那些。

  “微臣也很担心这其中是否存在冤屈,所以特意深入调查了一下,又向丞相大人求证,确定林琅应该是十九年前,被判满门抄斩的崇义侯府崔氏遗孤,林是他母姓,先帝登基后,为之前受废太子一案牵连的人家平反,却只是赦免了见崔家之罪。”

  也就是说,林琅之所以参与这次的刺杀事件,很有可能是为了报崔家当年被满门抄斩之仇,以及先帝登基后,没有为崔家平反之怨。

  “所以,你们认为,他应该是将对德宗与先帝的怨恨,转嫁到我的身上?”

  可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因为德宗的原因,刚出生没两天就踏上流放之路,差点在还没满月的情况下夭折,才会被扔给李家收养。

  而这皇位又不是他主动要继承的,他凭什么要在被迫继承这劳心费力的皇位后,还要继承上辈的那些仇怨?

  郭寺卿犹豫了一下,还是回道。

  “这应该是林琅会参与这场刺杀的唯一解释,他的一位表姨母是祁王侧妃,他在进京后,曾与这位表姨母有过联络,暗地里也一直与祁王府有联系。”

  话已说到这个份上,安常煦也顾不上再念旧情,虽说有着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可是对方毕竟不比李常欣,甚至还不及他养父母后来生的一对弟妹,在他心中的份量。

  “先将他送来见我与祖母一面。”

  郭寺卿犹豫了一下,还是有些迟疑的问道。

  “陛下,要让太尊知道这件事吗?”

  安常煦愣了一下,随后反应过来。

  “你放心,我祖母虽然会失望,还不至于为此伤心动怒。”

  正如安常煦所猜测的那样,陈凤琪听说这件事情时,的确很失望,毕竟那也是她看着长大的一个晚辈,虽然她在林琅身上费的心思,远不如在李常欣和安常煦身上花的多。

  可是陈凤琪因自身原因,对这些孩子从没有什么血脉上的亲疏远近之分,只是在她认识林琅时,对方已经是年满五岁的孩子,可能是因为刚遭遇过家中的大变,对外人的防备心十分重。

  以她当初的处境,能尽量多给带着小孩的玉娘提供一些方便,就算是对他们的特别照顾,肯定不可能无端将心思都花在一个陌生小孩身上,重点考虑的还是一大家子接下来的生计问题。

  因为想到出身地位对一个人心理与未来的影响,她在全家搬到高台县前,不仅取消了林琅的奴籍,还为他虚造身份来历,重置身份户籍,让他拥有普通良民的身份,从头到尾都不曾将他当奴仆使唤过。

  所以对于这个孩子,陈凤琪自认已经做到问心无愧,就算对方心中一直怀着全家被满门抄斩的恨意,可他应该清楚,安常煦同为当年那场事件的受害者,不该因为继承了皇位,就要继承他那差点害得他早夭的祖父造下的孽。

  “奶,郭寺卿查过当年的案卷,那崇义侯府当年被判满门抄斩,的确有些量刑过重,可是那崔家并不算冤枉,让人抓住了把柄,还给了那些人攻击我父皇的突破口。”

  “所以在我父皇登基后,只是念在曾经的一些旧情上,赦了崔家之罪。”

  既然不算冤枉,也就无从平反,崔家与先帝之间,还真说不清到底是谁连累了谁,只是在从先帝登基后的行为看,他对崔家是有芥蒂的。

  在这种情况下,林琅虽然有理由恨下令将他满门抄斩的德宗,可他不仅怨先帝,若是还将这份怨恨转嫁到安常煦身上,实在有些太过分。

  要是他还因此而参与刺杀事件,陈凤琪实在无法原谅这个她也曾真正用心对待过的孩子。

  “这些,还是稍后再说吧,我要先见见他,亲自问问他。”

  被大理寺的人直接‘请’到御书房中,林琅不曾试图为自己狡辩什么,表情一直都很平静,直到他看见陈凤琪也端坐在书房中,神情温和的看着他。

  “林琅,你要是说,你与这次的刺杀事件无关,不管别人怎么说,我都相信你,因为你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

第一百六十四章 蒙蔽

  看到林琅不置一词的跪到地上, 向她磕头,陈凤琪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心中叹了口气,语气平静的问道。

  “为什么?”

  片刻过去后, 林琅才沉声回道。

  “我放不下全家老少被满门抄斩的血海深仇。”

  “可是你该知道, 常煦也是那场祸事的受害者, 差点因为那场祸事而早夭,更何况你们还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他没有任何对不起你的地方。

  听到陈凤琪的话, 林琅下意识用充满恨意的语气回道。

  “常煦不该是那人的孙子!”

  安常煦在一旁幽幽接过话道。

  “你该知道,这一切,都不是我自己的选择。”

  陈凤琪从旁补充道。

  “论关系,常煦与你的仇人从未谋面,与对方毫无感情可讲, 这个皇位也是先由他生父争取到手后,才传给他的, 倒是那祁王, 他与下令将你崔家满门抄斩的人,不仅是同父同母的至亲, 还关系十分亲厚。”

  陈凤琪着实想不通林琅的逻辑, 他虽然不似安常煦般,从小聪明异常,但也并不愚笨,为何会做出这种不忠不义之事, 那祁王能给他的,可不一定能有安常煦给他的多。

  林琅嘴唇动了一下,最终还是咽下自己心中的话, 再次磕头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页  当前第1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1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农家老太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