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农家老太后_分节阅读_第122节
小说作者:黄柏山人   内容大小:639 KB  下载:穿成农家老太后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2-03-16 02:54: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2/1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是林琅有负太太的养育和教导之恩,也对不起皇上,林琅甘愿认罪认罚。”

  他想说,他虽然知道自己的家族被覆灭一事,与安常煦无关,可他就是不甘心。

  同样是落难,凭什么他需要卖身为奴,需要小心翼翼的男扮女装,可是安常煦却能被李家收养,过着父母双全,还有慈爱的祖母从小悉心教导他,比任何人都幸福的生活。

  所以在林琅看来,这是老天的不公,若没有安常煦的出现,本来他也有机会成为李家的孩子。

  因为玉娘曾经抱着他懊恼过,早知东家太太需要一个可以顶门立户的孙子,该让他去给东家太太做孙子,那样的话,得到精心培养与教导的人,应该是他才对。

  由于心中一直存着这种念头,让他在见到安常煦时,总会不自觉的生出一些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只是他也算是亲眼看着,陪着安常煦和李常欣,从牙牙学语的幼儿一起长大成人,再加上他自己的有意回避,所以那种有些羡慕,还有些嫉妒的情绪,不仅从不曾外露。

  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情绪本已逐步消减,与安常煦的关系处得虽然不算多亲密,但他对安常煦也没什么恶感,真心将对方视为一起长大的弟弟,还存着一些照顾之心。

  直到安常煦进京后,真实身份曝光,被认祖归宗,知道对方竟然是自己最恨之人的孙子,最怨之人的儿子,小时就萦绕在他心间的那些情绪,一下爆发出来。

  让他深深感受到命运的不公,林琅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安常煦身为那昏君的孙子,竟然能有那么好的运道,本是与他一样,一无所有的孩子,却能拥有那么多,活得那么坦荡、快乐。

  安常煦从桌上抽出一份案卷道。

  “我知道,你认为你们崔家是因先帝的原因,才会被人针对,不仅丢了爵位,还被满门抄斩,可是先帝登基后,为许多人家平反,也重新启用了许多旧人,却偏偏漏了你们崔家,是先帝对不起你们崔家。”

  将手中的案卷递给刘乐后,安常煦接着道。

  “看看这个,你就该明白,你们崔家并不是因为先帝的原因而蒙受冤屈,而是被人抓住他们贪污赈济款、截留军资、草菅人命的把柄,先将案子给做实了。”

  “关键在于,你的家人到死也没吐出被贪占的那些巨额款项,才会被判满门抄斩,先帝便是因此而遭受到德宗的猜忌,这才有了后来被废太子一事。”

  可是先帝比谁都清楚,那崇义侯府虽与他母后的娘家有亲,明面上是他的人,早前与他也确实走得亲近,可他并没有得到那笔没有在崔家被抄出来,旁人都认为已落入他口袋中的巨额钱款。

  也就是说,从先帝的角度来看,他绝对是无辜被崔家牵连的受害者,他对崔家也是有怨、有质疑的,在他登基后,愿赦了崔家之罪,已经算是格外开恩。

  林琅听这话,脸色瞬间变得有些苍白,接过刘乐递过来的案卷时,手都有些抖,他此前知道的消息,说得都是崔家是因亲近先帝,才会被人盯上,被栽赃陷害。

  看着案卷中的内容,林琅浑身瘫软无力的伏地,因为他已经意识到,是自己轻信所谓的血脉亲人,被人误导,才会遭人利用。

  “是我愚蠢,被人利用的彻底。”

  喃声说完了这句后,林琅深吸了一口气,似哭似笑的说道。

  “我的一个姑姑做了祁王外室,我本以为她是我在这个世上,剩下的最后一位血脉至亲,没想到她帮着祁王坑害了崇义府不说,连我这个侄子也要利用,我本来……”

  林琅本想说,他本来并没有想要害安常煦的想法,是在对方的再三挑唆、哭求下,他实在不忍拒绝唯一在世的至亲,又因对方的一再哭诉过往,哭自己多年来的怨恨,才被挑起了仇恨。

  可是想到事情做都已经做了,再说自己曾经有多犹豫、迟疑,已经无济于事,只会更加衬得他被自己一心信任的所谓至亲,一直玩弄在手掌之中的愚蠢、可悲与可笑。

  要不是林琅主动曝出这件事,不会有人知道,当年的崇义侯府崔家的一位在二十多年前早逝的姑娘,竟然给做了祁王外室。

  连先帝都不知道这件事,他还一直怀疑崔家是不是暗地里投靠了他的哪个兄弟,只是苦于没有证据。

  若是崇义侯府私下里和祁王有这层关系,那么崔家一直咬死了不肯透露那巨额项去处,就能说得通了。

  因为在崔家已经被查出这等要命的大罪的情况下,若是再被曝出与祁王府图谋不轨,不仅崔氏全族都要完蛋,祁王私下里的小动作也会被曝露,倒不如让当时还是太子的先帝背了锅,他崔家的罪名好歹还能轻点。

  知道崇义侯府与祁王府的关系,以及林琅与祁王府之间的联系,并不像明面上调查出的那样,只因他母亲娘家的一位表姐妹,是祁王侧妃,他就那么相信祁王府,选择与祁王府共谋,这件事就好理解了。

  看林琅那痛苦绝望到生无可恋的模样,陈凤琪心中叹了一口气,语气平静的说道。

  “你因自身遭遇,会特别重视与相信仅剩的血脉至亲,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当你选择为对方而抛弃我们之间的旧日情分时,我们也无法再原谅你的背弃。”

  “将你知道的事情都写下来后,你便随船出海去吧,不是以流放之名,算是我们对你的最后情分。”

  心中惭愧万分的林琅知道,对他而言,在他犯下如此大罪后,能够得到这个处置,绝对是莫大的宽容与仁慈,感激之余,他也更加愧疚。

  “多谢太太与陛下开恩,就是玉姨……她与此事毫无关联,也不知道祁王外室一事,是我母亲告诉我的。”

  是他母亲私下告诉他,让他先与玉娘出去避避风头,等到事情过去后,让他拿着信物去找他那外人都以为死了,实则还活着的姑姑,林琅一直牢记他母亲的嘱咐。

  只是他在李家,南江书院的生活过得很好,所以他一直等到长大成人后,才进京,去见他的姑姑。

  找到那位看着无比和蔼可亲,对他无比慈爱,和玉娘以半长辈半奴婢的身份,对他的关心照顾截然不同的姑姑后,他以为自己也会像安常煦一样,享有真正的亲人关爱。

  可是事实证明,怪他自己太眼瞎,错看了那个因一己之私,连累得娘家被满门抄斩后,自己依旧沉浸在风花雪月中,过得花团锦簇,还要继续利用他这个亲侄子的所谓至亲。

  倒是能以命护他的玉娘,为了他的前程与未来,早早就为他筹谋良民身份的东家太太,将他当做自家子侄照顾的安远伯夫妻,以及视他为兄长的安常煦和李常欣,都是真正毫无私心的对他。

  此前被所谓亲情所蒙蔽时,林琅不是不知道这些,只是那时的他,任由仇恨占据上风,选择抛弃这些,虽然没有亲自动手,却利用自己因这些人对他们的信任而取得的权利,给那些动手的人大开方便之门。

  如今意识到自己恨错了人,林琅心中的悔恨无法形容,能有机会出海,去陌生的地方重头来过,着实让他感激不已。

  对于那些他此前还当至亲,现在恨不得亲自手刃对方的人,他当然不会包庇,唯一让他放心不下的,就是将他照顾大,有着养母之恩的玉娘。

  对于玉娘,陈凤琪知道,那就是个被世家大族给洗脑得特别成功的忠仆,也正因此,她虽忠于旧主,即便对林琅这个旧仆家的小主人依旧忠心耿耿,但她同时也很忠于她这个后来的新主。

  即便她早就兑现最初的诺言,给当时买下应急的那些人放还身契,玉娘也在南江书院中任职,对他们这些前东家,玉娘仍保持着十分尊敬的态度。

  忠诚,可以说是玉娘已经刻在骨子里的本能,所以陈凤琪相信,林琅进京后经历的人与事,玉娘肯定都没有参与。

  “我会亲自去信,跟玉娘说明你将要出海的缘由,就像我一直跟你们强调过的那样,做人要坦荡,与亲近的人之间,尤其要做到有事说事,有话说话,不要让彼此在无意中产生误会,从而生出嫌隙,留下无可挽回的遗憾。”

第一百六十五章 荒唐

  因陈凤琪给出的处理决定非常宽容, 所以心怀愧疚林琅特别配合,将他知道的一些信息全都交待了出来。

  因其姑姑的原因,再加上他的特殊身世与经历,让林琅在祁王一系中颇得信重, 为拉扰他, 许多事情都没瞒他, 只是此前的打算,是要利用林琅对先帝的怨,让他侍机刺杀先帝。

  谁知世事难料, 没等到他们动手,先帝就将自己给作死了,早就筹谋的计划也就因此而被搁置下来。

  但凡参与刺杀谋逆这种大案的人,向来都难逃一死,所以林琅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

  如今既能拥有一线生机, 又知道自己被所谓血脉至亲所欺瞒蒙蔽,他完全可以说是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这给大理寺的侦办工作提供了极大的突破口,也为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提供了时间。

  不仅整个京城全都动了起来, 各地驻军也都进入警备状态, 得知安常煦在京中遇刺,李常欣可谓是的勃然大怒,立刻点出一万多骑兵。

  “胆敢刺杀我哥?活得不耐烦的东西!看我不去端了祁王的老巢,以为自己手上有个十来万兵马, 就想反了这天,哼,做他娘的美梦, 我一定要去亲自去宰了祁王那个老东西。”

  徐景楠小心翼翼的从旁劝道。

  “郡主,镇南军离卫山军的驻地更近,又一直在注意卫山军的动向,我大伯父那边接到消息后,肯定会就近调军前往,北疆距离东河府山高路远,定北军长途跋涉的话,战力势必会大降,何况朝廷没有给我们下旨,擅自调兵,您……”

  去年因擅自调兵而被罚的经历,尚且历历在目,但是李常欣还是毫不犹豫的大手一挥道。

  “大不了就是被摘了这个大将军之位,反正那祁王胆大包天,敢刺杀我哥,我绝对不能放过他。”

  知道李常欣的脾气,王修业压根就没打算开口劝阻,而是一直在仔细研究从北疆前去东河府的路线。

  “郡主,圣上今春下令修建的两条路,现在还没有彻底完工,我们想去东河府,这一路上东去的话,路况不好的话,恐怕要耗费不少时间,我们不如先去燕北。”

  说话间,王修业的手指移向燕北行省所在区域。

  “祁王阴谋败露,很有可能会挥兵北上,我们若能尽快赶到燕北境内,扼守在这进京的必经之地,一定能将对方正好堵住。”

  王修业不仅没有劝阻,竟然还在认真思考对敌之策的反应,让徐景楠感到有些意外,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张了张嘴,最终还是选择咽下自己的想法。

  对于王修业这积极配合的反应,李常欣感到十分欣慰,不过她还是说出自己的安排。

  “嗯,我也是这个想法,祁王那个老东西在东河府经营多年,我们这个时候去东河府,肯定会扑个空,现在最好是去半路上拦截对方,不过你就不要去了,我走之后,这边也不能放松,需要你和张将军主持大局。”

  王修业毫不犹豫的直接反对道。

  “不行,徐景楠他们留下就行,我一定要与你一起去。”

  就这个问题你来我往的争执片刻后,最终还是急着要起程的李常欣选择妥协,确定留下正在大声反对,却被忽略的徐景楠。

  皇帝遇刺,执掌卫山军的祁王是主谋的消息,朝廷虽然无意大肆宣扬,但因事关重大,还是被迅速传了出去,且传播速度很快。

  安常煦这个皇帝继位近两年,所做的一些实事,频布的一些政策条令,已经惠及无数百姓,也让那些百姓对现在的朝廷十分拥护。

  尤其是朝廷今年修路,以十分优厚的待遇征用大批人工,让许多贫困百姓都能从中受益,对私人出资给他们发工钱的皇帝更为感恩戴德。

  所以掌管卫山军的祁王派人刺杀皇上,有谋反之间的消息传开后,民间顿时议论纷纷,接到调令的镇南军从南疆出发,疾带赶往东河府辖制卫山军的消息传开,更加证明了那些小道消息并非虚言。

  这也就使得上万规模的定北军骑兵踏上征程时,不明真相的百姓以为定北军也是接到皇上的调令,去守卫京城,打卫山军。

  知道定北军打算从燕北行省借道的消息后,赶在大军未到之前,当地官方与百姓同心协力一起上阵,砍树挖山,把定北军接下来将要途经的道路整修得又宽又平。

  这绝对是民心之所向的直接体现,让人看着忍不住心生感动,也使得定北军的行军速度因此而得到大幅接升。

  与此同时,祁王在得知自家筹谋多年的刺杀计划失败,祁王府被曝露的消息后,的确是立刻行动起来,颠倒黑白的说了一些皇上为排除异己,容不下卫山军的话,煽动军/心。

  只是谁都没有料到的是,卫山军踏上征程后,还没走出东河府,就意外频现,走路遇大坑是常事。

  想要过河,却发现桥断或被拆,想要征用船只,却在沿河两岸找不到人家,只能临时搭桥,或是选择绕路而行。

  但凡是有心之人,都能看得出来,卫山军会遭到如此对待的原因,本来打着清军侧的名义,要为他们的主帅祁王讨个公道的卫山军将士,都忍不住暗自在心中犯嘀咕。

  随着第一支队伍悄悄跑路,像是打破了某种枷锁,相续有人带着手下将士私自逃跑,这种现象让心中本就没什么底气的祁王气得暴跳如雷。

  可是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没过几日,镇南军的先遣骑兵部/队就已赶到附近,让急于赶路的祁王压根顾不上派人去追回那些逃兵。

  祁王没有想到朝廷的反应竟然这么快,也没料到镇南军竟能到的这么快,更没想到,他自认已经掌握在手中的东河省,对他其实毫无忠心可言,竟然会这么针对他们卫山军,丝毫不顾忌卫山军中将士大多都是东河子弟的情分。

  “王爷,我们如今尚在东河境内,就遭遇到重重阻力,一旦出了东河府,形势恐怕还会变得更加恶劣。”

  说话的同时,陈传明小心看了下祁王的脸色,见他没有什么大的反应,就知道对方心里其实也有数,说话便大胆了一些。

  “王爷,唯今之计,我们只有一不做二不休,王爷干脆直接在东河境内称帝,变得名正言顺之后,再对将士们许以重利,肯定能够提振军中士气。”

  听到陈传明的话,祁王眼睛一亮,身为执掌十余万卫山军,拥有一块资源富饶的封地的亲王,论权势与身份地位,他绝对是尊贵至极。

  身为当今皇上的皇叔祖,不管是勋贵之首徐家,还是文臣之首邵云博,在他面前都需低头以礼相尊。

  只是他不甘心,同为皇子皇孙,凭什么他哥能当皇帝,他侄子也能当皇帝,现在连他当今那个毛头小子都能当皇帝,反倒是他这个皇叔祖还要在对方面前伏首称臣。

  更过分的是,先帝,也就是他侄子,宁愿认那个给他养大儿子的农家老太婆当义母,死前将对方推到监国太尊的位置上,也不愿将他这个名正言顺的嫡亲皇叔请回京,让他当摄政王。

  所以祁王自认从各方面讲,自己都比当今更有资格当皇帝,幕僚陈传明说的这番话,让他正中下怀。

  “称帝一事非同小可,还不知其他将士意下如何,就交由你这个军师,负责去探听一下其他人的态度。”

  陈传明听出这话中的重用之意,顿觉惊喜不已,立刻恭敬的应下。

  等到镇南军赶到时,祁王在东河边境的府城称帝的消息,在迅速传回京城的同时,也遍传安国境内。

  看到祁王称帝后,发布的讨伐他这个正牌皇帝的檄文,让安常煦感到有些哭笑不得。

  “奶,您说,这人的脑子没问题吧?他一个乱臣贼子,竟然敢发这种颠倒黑白所谓檄文,说要讨伐我。”

  陈凤琪不以为意的回道。

  “不过是想当皇帝想疯了而已,一点脸皮都不要了,都说是家丑不可外扬,既然他都不要脸了,我们也就没必要再给他留脸,将他这些年做的事,全都公诸于众,再将涉及此次刺杀与谋反事件的首恶,全都斩首示众吧。”

  这还是陈凤琪第一次毫不留情的直接下令杀人,在此之前,哪怕是对曾派人刺杀过她自己的成王,她都能网开一面,只是下令将那些人流放海外,生死由天定。

  安常煦知道,这是因为,这次遇刺的是他,为了能够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所以他这向来的心软,对生命十分敬畏与重视的祖母,才会一改往日的宽仁,直接亲自下令判人死刑。

  “好,我这就下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6页  当前第1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2/12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农家老太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