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好女难嫁_分节阅读_第66节
小说作者:无有竹   内容大小:473 KB  下载:好女难嫁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2-04-15 09:52: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刁新这才俯首告饶:“再不敢了,只这些都是小人们固常用的话式嘛,一时半会也改不了噻,也要容得小人慢慢改来嘛。”

  又说:“太太奶奶想的也不错哈,不过这事虽说出在官府里,却不得是前大人做的嗦。我听儿着,像是山下庄里的郝家女儿嘛进府做了妾室,很得宠得噻,这事是由她家惹出来的啰。”

  玲珑就冷笑:“在这里竟也能见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事来。”

  又吩咐刁新:“你雇些人来,将这地整饬一番吧,杂草割掉,再耕一遍,捡干净草根,去旧炭窑买些草木灰来,匀称的撒上,再翻一次。这事你若能忙过来,就自己做,若忙不过来,就找些会做事的帮手来。这几年此类的事情会很多,咱们手头上没人,平湖大船又人生地不熟,做事不如你方便,索性,招人手的事,就分给你了。找来先给我们看过,做的好就留下,偷奸耍滑胆子太大的,就原回家去。这个事,你能不能做到?”

  刁新很吃了一惊,他是常听说过,做吏的和做家下人的一样,都是有些规矩的,新来的总不如老人受重用,且等主家磨砺够了,才肯给新人一个做事的机会。

  他这主家可奇怪的很,新来时,就将买田地这么大的事交给了他,如今又将收揽人手的事交给他……听说那位徐大船初去家里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拾菜园子,那个才二分的地盘,这,新人压了老人一筹……这主家用人可真有意思。

  担心不能做到?那可不必。

  叔叔的意思,家里的意思,可不是让他也成为一个守门的小吏,有机会,还会要往上走一走的。

  于是刁新很利落的应了。

  玲珑是不爱多与刁新说话的,这个人,与徐大船一样,身上的缺点太明显了,那个心眼儿多,这个心思深,那个油滑,这个刁滑,如今就是边让他做事边敲打,他可是徐家扎根于南浦打下的第一个篱笆桩,必要用的,也得用好。

  要在新做事时,就得立起自己的威信,否则,这样的人,最易做阴奉阳违之事了。

  给他事做,态度得淡些,冷眼看他如何行事,在他故意卖弄之时,正面给他一榔头,敲的多了,在面对主家时,刁滑气自然而然的会收敛起来。

  看了花椒林,又去看石头水潭,玲珑撩了些水尝了尝又唾出去,没有明显的异味,这周围石块也没有异色,如此看来,就是一个小泉眼,泉眼又小,许多年才聚出了这样一个小水潭。

  便又交待刁新:“将这潭旧水淘去,洗一洗潭底,再涌上的泉水,能给这里做工的人饮用,边上就用石头垒个简单的火塘,这水得煮开了喝才行。”

  刁新自是应下。

  ……

  春时景像新,山野一片绿,鹧鸪声声,远山回响,南浦风光一时好。

  秧苗下田前,徐知安终于回来了,初时的三条路已修通,折子递上去了,对蜀王的赞裱也递上去了。虽上了折子,不过以他如今的名气,大抵是不会记功的。原也不会记功,只是给外面一个讯息,南浦已有了改变。

  三条山路肯定不能满足所有南浦人的需求,不过此事因山民而起,为了平息山民之乱,这三条山路自是为了方便几个大寨的山民出山难的问题,而整个南浦,要行通方便,至少需三十条可安然通行的路径。

  夏收后,就得准备第二次修路了。

  所以,回衙后的第一件事,就给属官们下达任务:让县里的石匠们寻三块可雕字图的石碑,一面写蜀王慷慨解囊的义举,一面侧雕山民们的修路图,最要紧,各寨的衣裳饰品绝不能弄混淆了。

  州里的文书简直要撞头,写蜀王的义举?难道不是大人您威胁那位殿下的结果么?只那一遭,他怕是将您活剐十万刀的心思都有了,再刻这么几块碑,所谓锉骨扬灰不解其恨都不为过。

  路已经修好了,山民的事端也已经平息了,您就当一切了了呗,怎么非得招惹蜀王呢?

  刘同知急着找徐知安,想让知州大人打消这个念头,似蜀王那般的庞然大物,招惹一次就够了,再招惹一次,纵是蜀王再好的性儿,也定是容不得他的,况那位蜀王可不是个好性儿的人。

  徐知安好生招待了刘同知,又宽怀了他好些道理,言说无论蜀王前事如何且不论,然修路一事,却是实打实的功劳,只一样,免于许多山民受冻饿而死便是一项大功德。就算蜀王是宗室,受一地之民的供养,然有功说功,有过说过,难道不正是读书人该行的先贤道理么?

  蜀王再憎恨他,然他不能因私人恩怨而怡误了公政之事,且这功德碑的雕刻,他之本意并非是为更多的得罪于蜀王殿下,而是为殿下做旌表,何来招惹之说。

  便是旁人误会了他,那必是因他年轻,人事经历的少,做事有了些不妥当之故,但他的心,却是真诚无伪的。如果有必要,他会向殿下投书以诉其中情由。

  刘同知就是一武人,果被这番道理说服了,也不劝徐知安了,倒反过来好生宽怀了徐知安一番。一州的军卫也就两千人,刘同知虽掌管着这两千人,却得听徐知安调度。他这样关切徐知安是因为,徐知安以蜀王的粮仓之事为由,向上府要来了欠了快一年多的足饷银粮,当兵的么,出来卖命就是为了粮饷,吃谁的饭,就听谁的调遣,徐知安有法子让他们吃饱饭有饷银送回家,那心里肯定得向着他。

  徐知安在任上安稳着,他们就能一直吃饱饭,就是这么个道理,别说忠君爱国,他们真没那样高尚的情操。

  肚子才管着脑壳呢。

  主薄大人也来了,又走了,他当然不肯全然相信徐知安的那番说辞,只是么,以他对那位蜀王的些许了解,那位说不准还真吃这一套。

  天家皇室一脉么,大概性儿都差不多吧,匪夷所思的事儿见多了,再多见或少见一回,也不会觉得太过新奇了。

  曹县丞可不管这事,他也是铁打的官,已经伺候过三任知州了,知州如何,与他的干系不大,他只将份内事做好就行,别的事,不管也不问。

  典吏目吏衙吏司吏守吏么,只管听差做事就好,哪个不用心,就换他家的兄弟顶上来,只这一样,就叫他们个个老老实实的听候差遣。

  怨言自是有的,且由他说去!

  ……

  稻田养小鱼,可是个新鲜事,放鱼那日,山上山下许多人都来看热闹,人头涌集的,比赶集还热闹,原有许多说风凉话的人,听说这田地是知州大人家的,便一个个闭了嘴,也有顽固之极的老农,说当官的哪个晓得农事噻,只管胡七胡八的乱搞……

  玲珑和随娘子也换上了当地衣裳,用蓝靛布缠住头发,摘了镯子项链,只带了一对很亮眼的雪银耳环,带着贺嫂子黄绢画角三人,悠悠闲闲的往山下去了。

  几人穿的衣裳虽是半新不旧的模样,却干净,脚上还穿了鞋,然后在路上与人相遇时,她们都拘紧的很,佝着身子攒紧衣角与玲珑几人擦肩而过,生怕身上脚上的泥巴将几人的衣服鞋子弄脏了。

  到田畔时,一位站在田里的阿婆向周围说了几句,也没听到是什么话,只是不多时,就有些赤着脚的妇人挽了些去年的旧草,用粗糙的大手,搓成一条条的草绳,将绳子挽几下,就成了一个活套,那几个妇人走到玲珑几人面前,有些急切又胆怯的说:“贵人们,地里脏哩,用这套在鞋子上,鞋子就沾不到泥嗦,这样好的鞋子,沾了泥就可惜啰。”

  这可真是……人心都酸的枯了。

  玲珑接过草鞋套,对那几个妇人说:“多谢大嫂,劳大嫂们费心了。”

  弯腰给随娘子套上,又屈下膝将自己的套上,贺嫂子几人也接过鞋套,都套在鞋上。

  几个妇人看着被草鞋套包裹住的布鞋,很欢喜的笑了,又不敢多和玲珑她们说话,一个接一个的下了水田,往那婆婆跟前去了。

  久住这里的人,只将所有人一年四季打赤脚看做平常,只当是这里的人已经习惯了不穿鞋,没有人仔细的看过,她们对一双鞋子的爱惜,哪怕是别人的鞋子,也极为爱惜。

  蜀中有织锦,色如朝霞,价比黄金,都供给了富贵人家,而寻常人家织布,只用细麻,且因闲地少,种植的苎麻也少,织出的麻布且不够一家子的衣裳,哪家肯用这么珍贵的布做鞋子呢。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南浦的丝织远不如别的地方广泛,因地势之故,多山少塘,桑树种的少,养蚕的人家也少,丝织品就少,少而贵重,自家都舍不得用,都卖给了商家。

  以至于如今,普通民户人家,竟然连双鞋子都穿不起。

  这几双草鞋套,让玲珑的心,沉甸甸的,回家后用水洗干净就藏了起来。有此物作证,她们在南浦所做之事,依旧任重而道远。

  若是连给人们穿上一双布鞋都不能做到,那么此行,便没了任何意义。

  于是,徐大船带了满满五船种子回来,还没来得及歇一歇,玲珑就又给他指派了一个活儿——想法子和南浦的商家搭上线,选出一支可用的来,记为官商,若他将此事办成了,那官府与商家之间的往来使便由他做了。

  徐大船原还为将粮种交于刁新有些愤然,历经千辛万苦才运来的粮种,转头就交给一个不熟识的人,唉呀,就算是他身份再低,主家这么对他,他也是会伤心的。

  不过听玲珑这么一说,他顿时就精神了。

  熬了这么久,可算是给他一个本行营生了。

89. 教化之初 新学伊始

  徐郎君在寨子里住了半月, 倒也快活,日日带着寨里小儿上山下河,教幼学, 唱诗经, 讲论语,虽然被寨里山民们日日送来的吃食吓的心肝儿一颤一颤的,但他在那里住的依然快活。

  半月之后, 他又回到州衙,倒不是他不愿多待,实在是去时走的很光棍, 衣裳也没多拿, 鞋子也没多拿, 茶叶也没带。去寨里五六天后下了场雨, 衣裳都淋湿了,幸而没受凉染上病症,那天打发一个山民来家取衣裳药丸吃食, 结果那人依着地址来了衙前, 还以为走错了地方,又惧于官衙的威严, 转头又回去了。

  没法子, 首领只能将自己珍贵的帛衣借出来给徐郎君穿,但徐郎君这人有时很矫情, 他拿到满是汗酸味的首领的珍贵帛衣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衣服拎在寨脚的泉水边给洗了个透遍, 这可把首领心疼的够呛,帛衣看着华美精致,实则很不耐用,多洗几次, 这衣服就得破洞,而制作一件新帛衣,得历时两个季节,所以首领的帛衣,都是不多洗的。心疼也没法子,洗都洗了,只要徐郎君愿意继续留在寨子里,就算失去一件帛衣他也愿意。

  然而,天气一天天变热,帛衣又密实,徐郎君又不是个闲的住坐馆的人,他还是愿意带着孩子们上山下河,一整天下来,身上都被汗水浸透了,然后又将自己的衣服换上。

  但别人的衣服被自己穿的快捂馊了再还回去,徐郎君还觉丢脸呢,怎么也得洗干净再还吧,要不这些人还以为汉人都邋遢呢。

  然后拎着衣服又去山脚洗了一遍,这一回,果然将帛衣搓成了一块破布。

  首领拿着破布似的帛衣……欲哭无泪。

  他穿了整三年都没破,徐先生只穿了三天就破的不成样子……然后徐郎君再提下山找衣服时,首领再没拦着,走时给徐郎君带了两桶竹酒并一兜子竹虫,还贴心的派四个壮汉用滑杆将人一路抬下山,然后叮嘱四人:拿了衣服后,记得再将先生一路抬上来。新帛衣制成之前,千万将先生看好了,不许他跑去别的寨子,咱们寨子穷,没好东西留住先生,先生心软,他要去别寨,你们就抱着他的腿哭嚎……咱们寨子的娃儿,全靠先生喽!

  然后,徐郎君回来了,被竹杆抬了大半天,屁股都被颠成几瓣了,可他没法子下来,他一说想自己走路,抬杆儿的四个大男人就吓的要跪地抱他腿……

  唉!早知那帛衣不禁洗,他说什么也不洗了,捂臭了都不洗。

  徐郎君回家来,倚在亭里,心累的不想说话,只简单的概述了几句,却叫随娘子一阵儿笑。

  那四个山民心胆颤心惊的进了州衙后院,现在仍然战战兢兢,一句话不敢多说,给他们茶水也不敢接,饭也不敢接,整个脑壳上只绕着一句话——

  徐先生是汉官老爷他亲爹噻!

  好吓人的嗦!

  徐郎君在家里待了一日,使唤前头的人买了些纸回来,文房四宝,笔能用寨子子存的兔毛猪毛来做,墨也能用油松锅灰来制,山上随手捡块石头磨一磨就能做砚,寨里日子清闲,闲时足够他和孩子们亲手制那剩下的三宝了。

  衣裳也多拿了几套,最要紧,一定多带些吃食,山寨里给他做的贵客餐,恕他委实消受不起了。

  寨里孩子听了父母的话,要多多的给先生寻些珍贵的吃食来,于是孩子们便上山下河寻摸吃食,水田的田鸡,泥鳅,河里的石螺,毛虾,石蟹,倒是寻常,或煮或烧,配些香料调料,吃着还不错。但是那些树芯里的虫子,竹节里的虫子,泥里的虫子,草林里的蚂蚱,豆苗上生出的虫子……各种的虫子,就用野芭蕉叶包起来塞进火塘,烧熟了之后拿出来掐掉头部的硬壳,和用清水煮过的菜拌在一起,洒上花椒叶紫苏叶盐巴,青的白的紫的一大团的就这么端上来……

  徐郎君听到“听饭喽”三个字就心惊肉跳。

  这回家来,炒米要多带些,肉酱肉干儿菌子酱糟鸭糟鱼辣豆干一个都不能少,贺嫂子听徐郎君一样一样的要东西,这可少见,这位老爷自来不甚讲究吃用,今儿这一趟亲自开口要吃食,还是头回见。

  随娘子只管呵呵呵的笑,在广州时,也没见他这样过,显是被虫子宴吓的狠了。

  玲珑听了也觉胃里翻腾的很,但在山民眼里,有些虫子的确是很珍贵的食物,在缺少肉食的年代,这些虫子都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拿它当肉来吃呢。在没有充足的肉食的情况下,日日给徐郎君准备虫子宴,确实是寨子里招待客人们最好的食物了。

  但是水煮凉拌这样的吃法……果然是要吓死人的么?

  又但是,她还真知道怎么做才能让那些虫子更好吃。

  那就,试试……?

  听了玲珑的吩咐,贺嫂子眼神虚空的去前面找老刁头,请他想法子弄些山民们常吃的虫子来,老刁头听后嘿嘿一笑,朝贺嫂子说:“我也爱吃虫虫儿,你们家要煮出来,给我也分一碟子噻?”

  贺嫂子无所谓的点头应道:“分丶分,少不了你吃的那口。要我的意思,都给你吃都可以。”

  天老爷,吃虫子,可要寒碜死人了。

  老刁头可真得用,没过两个时辰,就兜回了快五斤的各种虫子,且都活生生还在蠕动着。

  贺嫂子看着这些虫子,脸都青了。

  徐郎君的脸,直接黑了。

  玲珑忍着钻骨头似的痒,和贺嫂子俩个一起,先将虫子用清水洗干净,再放开水里氽过捞出来,按大大小小的分开,像蜂蛹么,可以炒鸡蛋,这个她吃过,有股奶油似的绵滑口感。其它的,或炸或炒,出锅时扑鼻香,将贺嫂子都惊着了。

  虫子还能这么吃?

  玲珑苦笑,要是日子能过的去,谁乐意吃虫子呢?要是家家灶上有肉,仓里有粮,谁又耐烦辛苦找虫子吃呢?

  吃虫子,不过是山民们被日子逼的没办法时的不得不的选择。

  虫子宴上桌,喊了老刁头儿来,徐郎君有些举不起筷子,看老刁头眼巴巴的盯着,不得不夹了一根炸竹虫放嘴里,随娘子也夹了一筷子鸡蛋炒蜂蛹,细细的嚼……

  然后,五碟子虫菜,没半刻钟就空了盘。

  最后徐郎君一抹嘴,成吧,虫子还是挺好吃的,只是别人不会做而己。

  不用别人催,他挺自觉的将大包小包扔给四个挑杆的汉子,又跟着回了寨子。

  走之前,可是用力气拔揽了一回随娘子同他一起去,但随娘子说她在县城里还有事情要做,待这趟事毕,就与他一起去寨子里耍。

  徐郎君思量了一下,家里果然事多,便不强求了,怀着不舍的心情,独自上了山。

  ……

  刁新果然得力,一天里就雇了近百人,又找了他妻家一位舅兄来相帮,第二日,听说做工的人能吃饱干饭,又来了许多找营生糊口的百姓……刁新得过玲珑的吩咐,又去舅家喊了一位表兄来,这新来的两人立时做了管事,一个带人割草,一个带人翻地,还有些来寻吃口的孩子们在地里捡能吃的野菜和草根……南浦地候湿润,百草种类也多,又是许多年的荒地,草长根深,翻地着实费力气,工具若是不趁手时,进度简直慢的可以。

  耕水田用的耙犁,犁尖细窄,在水田里能用,拉到山上就没法子用了,草根太粗,犁头切不动,劲儿再使大些,犁头就得掰断,所以大家伙翻地用的工具就只有一样镐钎型的细镢头。

  就这样的工具,五百来亩的地得镢到什么时候?

  玲珑还想请徐知安帮忙,由衙门出面,让铁匠们打制一批趁手的工具,她再以个人的身份买来使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1页  当前第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好女难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