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九零年代富一代[重生]_分节阅读_第7节
小说作者:百万黄金   内容大小:170 KB  下载:九零年代富一代[重生]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1-03-26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前世苏卫民升职加薪之后,供电局的那些人便都是看苏卫民的脸色行事。

  朱爱玲和张保国外调之后,她就连个帮忙说话的人都没了。

  谁不想着巴结苏卫民?

  婆婆更是摆着官老太太的谱,儿子一升职,她连忙收拾包袱就过来住下了,对外却说是帮儿媳妇带孙女。

  逢人就说,棉花站效益不好之后,儿媳妇没出去上班,靠她儿子养着,每天啥事儿不干,就在家看电视织毛衣。

  能过上这种好日子,是托了苏卫民的福。

  不了解情况的人都以为,她过的比谁都好,苏卫民有本事,对老婆孩子好,还帮忙给岳家的几个小的都安排了工作。

  而她每天除了陪孩子,啥都不用干。

  这种富太太的生活,还能有什么不满的?

  偏偏她不知足,苏卫民带着朋友来家里吃饭,她要吵闹,苏卫民打牌应酬,她要吵闹,苏卫民在外工作不回家,她还是要吵闹,就连帮她做家务带孩子的婆婆,也要被她赶走。

  不讲理的那个人是她。

  每次她和婆婆老公起冲突,大多数人都会跑来劝她知足点儿,脾气别那么大。

  可实际上呢?

  苏卫民一毛钱不给她,都交给陈兰花,孩子要交学费的前一天,陈兰花收拾东西回了老家,她得腆着脸去找娘家借。

  陈兰花不仅仅不做家务,连杯水都不愿意自己倒。

  所谓的接送孙女,那都是要花钱叫车才去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和她的老姐妹逛街,到了放学的点儿,苏思宁得自己走到奶奶说的地方等她一块儿回来。

  好不容易把婆婆给吵走了,苏卫民又带着一大帮子朋友在家里打牌吃饭。

  她得自己花钱买菜再做一大桌子十几二十个菜招待。

  等苏卫民带着人走了,她还要熬夜织毛衣拿出去卖钱换点她和孩子的生活费。

  直到孩子上了初中,她拿离婚威胁,苏卫民才答应每个月给她五百块的生活费。

  离婚是不可能离婚的,苏卫民甚至要求她在外维护好他的形象,否则会影响他升职加薪。

  孩子大了,房子是苏卫民的,她只能净身出户。

  周围的人劝她为了女儿也得忍,孩子没了爸爸多可怜呐,况且一个离了婚的女人怎么会有人要?她又没工作。

  那个时候就连她自己也觉得,离开了苏卫民独自一人没法儿活。

  就把所有的希望都挂在了女儿身上,想着都是为了女儿好。

  苏卫民为了女儿也可能会回头的吧?

  可苏卫民鬼迷了心窍,当周围的人都捧着他巴着他,说曹爱华配不上他,他哪里还能想到回归家庭?

  最后承受了他们婚姻不幸的除了她自己,还有可怜无辜的女儿。

  这次,曹爱华要把东西都抓在自己的手里,指望男人倒不如什么都靠自己。

  就算离了婚,她自己也能给孩子最好的。

  等房子分下来,她也可以让爸妈住过来。

  前世爸爸跟着曹友军,钱都给了儿子孙子,一身的病痛也没钱去治,死的时候一身的病,医生都说曹爸实在是太能忍了,生的病倒都不是什么致死的病,是忍受不了疼痛,痛死的。

  曹爸去世之后,曹友兰才后悔的告诉曹爱华,实际上曹爸曾经找过她,跟她说不想在乡下和曹友军一块儿住了,正好有个战友那需要一个看大门的老头,他想到城里来生活。

  曹友兰怕曹爸曹妈在城里住,以后养老的事儿都是她和她老公的了,曹友军下岗之后就卖了城里的房子回了老家,占着老家的房子和老两口的退休补贴,就应该给老两口养老啊。

  便一口回绝了。

  曹爱华听见这话的时候就明白,曹爸是觉得她生活的苦,不想给她增加负担,才跑去和大姐商量,没和她说。

  如果她和大姐一样夫妻和睦,手上有钱,曹爸就不会什么都不告诉她。

  这一次,曹爱华要自己把疼爱她的曹爸接到城里来,给他养老送终。

  至于曹妈,她要是觉着儿子好,便自己留在乡下,要愿意来城里,退休金也够她生活的。

  吃了晚饭,曹爱华拿着纸笔在本子上规划未来,列出了好几条赚钱的途径。

第7章 手太巧了!

  “妈妈,你也要写作业吗?”

  苏思宁写完了妈妈规定的五个大字,跑过来看她。

  “是啊,妈妈要写大字,还要规划一下宁宁上学的事情。”

  女儿宁宁语言天赋不错,声线也好,一岁多就可以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对不同的人也会用不同的语气和说话方式沟通,两岁就能够完完整整的唱完一首儿歌。

  幼儿园的老师挑选唱歌的小朋友,第一个选中的就是她。

  可前世她问女儿想不想去歌唱班学习,女儿说她讨厌唱歌,她就以为女儿不喜欢。

  直到女儿成年才用争吵的方式告诉她,奶奶说喜欢唱歌的女孩子都是破鞋,是烂货。

  她去问陈兰花,陈兰花笑着说,歌唱班要花五块钱买演出服,一个丫头片子能读书就不错了,还花这些?

  就为了五块钱,她的婆婆扼杀了她女儿的兴趣。

  而她那个时候以为婆婆不在,女儿的回答就是她的真实意愿,却不曾想,婆婆早就已经在女儿的心里埋下了炸弹。

  “幼儿园的老师选中了宁宁去歌唱班,宁宁愿意去吗?”

  曹爱华认真问宁宁。

  然后她就看到女儿的眉头皱起,纠结了一会儿,才扭头看向别处:

  “不愿意。”

  “宁宁,是因为奶奶说唱歌不好,正经女孩子不应该唱歌吗?”

  曹爱华觉得,她应该要拔除女儿心里的刺。

  “嗯……”

  苏思宁点头,问她:

  “妈妈,奶奶说的都是真的吗?”

  她的心里也有疑问,可没人为她解答。

  奶奶还说这些话不能告诉妈妈,如果妈妈知道她是不正经的女孩子,会伤心的。

  可现在妈妈知道了,她会伤心吗?

  “宁宁,你还记得妈妈带你看的文艺汇演吗?”

  曹爱华的单位每年都会有那么几场演出,毕竟这个年代娱乐活动匮乏。

  单位虽然花钱买了一台大彩电,可几百号人盯着那么一个小小的屏幕,看不清不说,电视台也就那么一两个,根本看不过瘾。

  还是在舞台上的真人歌唱舞蹈有意思,还都是职工们自己准备的,有参与感。

  “嗯。”

  就是因为妈妈带她看的表演,她才想要和那些漂亮的叔叔阿姨一样,给别人带去欢乐。

  “不管是表演的叔叔阿姨也好,还是看表演的叔叔阿姨也好,是不是都开开心心的?”

  “嗯!”

  宁宁好像有了答案。

  如果是不好的事情,为什么大家都那么开心呢?

  曹爱华点到即止,有些事情还是让孩子自己去判断吧,她不想和陈兰花一样,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的身上。

  孩子的奶奶说的话对或者不对,好或者不好,孩子自己学会思考才是。

  她可以防住一次,却不可能防住千万次。

  今天是陈兰花,下次也有可能会是张兰花,李兰花。

  孩子总不能每次都跑来问她,要她给一个结果。

  她应该从小就学会独立思考。

  曾经她以为只要孩子长大了,就自然而然的能学会独立思考,分辨是非,可实际上哪有什么东西是自然而然就学会的,明明是大人从小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却还要责怪孩子不如别人家的聪明懂事。

  早上七点宁宁就自己爬起来穿戴整齐,乖乖的等着妈妈给她准备早饭。

  等吃过饭,高高兴兴的牵着曹爱华的手去了幼儿园,在妈妈的目送下进了歌唱班报道。

  前一段时间学校整修的一个设施坏掉了,为了保证安全,便也停了几天课,去年才新开的幼儿班,本身也就只是托儿的形式,家长们倒也没觉得耽误了孩子学习之类的。

  只是学校停了课,这几天孩子们的看管成了问题,倒也不是不能克服。

  但把孩子们送过来,中午幼儿园解决孩子们的吃饭午睡问题,家长们能轻松不少。

  送了孩子,曹爱华带着自己早上收拾的大包去了东街一家毛衣店。

  “你好,需要点什么?”

  老板很是热情,比起后来曹爱华过来寄售毛衣的时候年轻了许多,可人的精神气是一样足的。

  “这位大姐,你这儿收成品吗?”

  曹爱华手巧,织出来的衣服又好看又好用,许多人都爱买。

  前世这个时候她还有工资,并没有想着要拿出来卖,却也没闲着,苏家每个人都有好几件她织出来的衣服。

  倒不是她主动要的,有的是婆婆要求的,有的是她织给苏卫民穿,结果苏卫民回了一趟老家,再回来身上的衣服就被扒了。

  她只得再织。

  眼睛熬坏了不说,手腕子也总是生疼生疼的,可苏家人还觉得这种不花钱不花力气的不是什么好东西,随便穿两天就扔了。

  直到她过来买毛线,老板有个花样不会,她帮了忙,对方便问她要不要织衣服放在这里售卖,这才给了她一条明路。

  那个时候大街上卖成品的已经多了起来,赚的钱不多,倒也足够她温饱,毕竟这种拼手艺的事儿可不是谁都能干的。

  这一次,她早早的占了先机,先捞一笔再说。

  有了前世的经验,她不再怯生生的,落落大方的样子,让老板娘刘姐见了就喜欢。

  “成品是收的,不过卖的也不是很好。”

  如今大多数人都是选择自己买毛线回去织衣服,反正毛衣也不好看,穿在里头保暖而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2页  当前第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九零年代富一代[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