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六零之锦绣人生_分节阅读_第50节
小说作者:白云之上   内容大小:302 KB  下载:重生六零之锦绣人生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2-04-15 09:55: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虽然她对齐时毅有一些好感,他也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但这又不是非他不可的程度,她对对象的要求也没有很高,只要人品好,看事情清醒,不是那种糊涂虫,那在事业上不是很出挑她也一样能接受。

  好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不是一开始就送到手上的。

  “行吧,你自己决定了就好。”王秀英盯着闺女看了一会儿,看她不像是意气用事,是认认真真的态度,纵使心里有再多想法这会儿也偃旗息鼓了,默默吞下那些话,只叮嘱了这一句。

  “妈你记得跟梅姨好好讲,到时候不要让我那么尴尬。”江明彤挽上她妈的手,仰着脸笑着说到。

  “知道了,我还需要你说。”王秀英没时间再聊下去,她还得赶着回卫生队。

  因为她妈会去桥湾大队,江明彤就懒得再奔波一趟,把帮军丽和外婆带的东西都装好让她妈帮忙带过去。此外,还有之前借的时毅哥的几本书,这次去省城的时候也带去了,每次一有空闲她就在看,还剩下一点今天下午也够看完。

  晚上的几个小时江明彤全部用来整理这次省城进修的收获,记下来的知识虽然是分门别类的,但是里面的小点都很分散,凡事老师讲过的她都写在上面了,别人借来学习看着很繁琐,所以需要她再整理一遍。

  第二天再次回到粮站,和走之前没有半点变化。

  “小江,你可终于回来了,先去找老肖把账务给报销了,回来再仔细聊。”江明彤到办公室的时候,大家都在了,刘香红看到她惊喜的说到。

  被会计他们拉住问了几句,等江明彤再次回来的时候,刘香红已经搬过凳子坐到她的旁边,准备好畅聊了。

  “刘姐,这是帮你带的布料,省城好看的布料很多,这是我根据你平时的风格来选的。”江明彤从包里拿出带回来的布料和买布料剩下的一些钱和布票。

  “果然省城的货就是好。像这种在县里根本就没有,市里都难得见到。”刘香红接过东西,钱票直接往兜里一塞,喜爱地摸着到手的布料。

  “这次去农科所,感觉怎么样啊?”刘香红欣赏了一会儿这两块颜色新鲜的布料,把它小心地放在自己桌上,转过头来问到正事。

  “感觉非常好。”江明彤把准备好的三本笔记本都拿了出来,递给他们看。

  “很详细。”刘香红仔细的看了前三页,后面的大致翻了翻,最后面还夹杂着几张撕下来的纸,上面一目了然地列了重要的小点。

  “这个,很多看起来都和我们现在用着的种植方法一样。”老李也很仔细的看了上面的内容,他拿的刚好是关于红薯的那本笔记,“不过,细究的话还是挺多改变了的,有的方面需要把控的更严格。”

  “红薯种了几百年,种来种去不就那样种吗,还能种出花来不成。”刘香红说到,当初老李去农科所学的就是红薯种植,现在几年后再看,差别自然不大。

  “小江,你学的是哪种作物啊?”刘香红看到有四本,一本是红薯,一本是她手上的黄豆绿豆各种豆,还有两本本她暂时还没翻,好奇地问到。

  当初站长没有要求小江必须选哪种作物学习,也是为了不给她太大的压力,自己选择就好,反正无论选哪种都很好,相信小江自己心里也有成算,不会笨到选他们这里不适合种植的作物。

  “我选的是豆类。但是我另外两个室友她们选的是薯类,所以我跟她们交换着来互相抄笔记。剩下一本记录的是我去农科所下面农场里抄的他们的数据、见识,和在那里学了一些关于蘑菇种植的知识,另一本是同去进修的各个地方的同志介绍的他们当地的优秀种植经验。”

  “这么多?”刘香红两人有些惊讶,以往他们自己去的时候,光是搞定选择的那一作物就很困难,这次江明彤能够学到这么多,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嗯,这次有一位同志组织我们一起学习。”

  “那你们这回的运气挺好的。”

  刘香红和老李翻完了剩下两本,有很多他们看着很好也适用于三河公社的,这更是让他们惊喜又满意。

  “这么多,小江啊,要不然去和站长申请一下,这几天开个指导班,让各个大队选几个人上来一起学习一下。”刘香红建议到,本来以前每次从农科所进修回来后,都是粮站的同志们下乡一个大队一个大队的去指导。

  但是这次的内容实在太多,再一个大队一个大队的去指导太耗费时间了,不现实。

  “这样行吗?”江明彤还没问过进修完回来之后的流程,听刘姐这意思是教给粮站的同志们不是重点,重点是让大队里的人学会,这个难度一下就上来了。

  “当然可以,我现在就去说,你等一下。”刘香红觉得这个方法很好,站起身往老站长办公室去,这事要早点安排下去。

  十分钟后,刘香红一路风风火火的回来。

  “决定了,就这样干,咱在粮站空出一间教室,每个大队来三个人,人少了怕学不停当。时间你要是可以就明天开始。”

  “我没问题,什么时候都可以的。”江明彤担心的是自己没讲过课,这种事……可以回去问一下江老爷子,他能作为典型性听众,问问江老爷子怎样讲听得懂,回来粮站上课大概就稳了。

  “还有,老站长问你对于张家沟大队的黄豆试验地有没有兴趣,可以的话想把那块地给你专门负责,负责期间粮站的其它工作你可以先放放。”刘香红转达老站长的话。

  “有兴趣,当然有。”江明彤紧跟着刘香红话完,立马接上。

  “哈哈,就知道你有兴趣。”去大队进行种植指导和选择该种作物试验地负责,是每个从农科所进修回来的人都要经历的,她现在也是象征性的问上一遍而已,除非是强烈表达了不愿去外。而每个进修刚回来的人都有雄心,相信自己能很完美的把学到的理论运用于实践。

  虽然……现实总是残酷的。

  当然,这种话就不需要在这种时候说,给小江泼冷水了。

  “那你好好安排一下工作,以后的重心可以放在张家沟大队了,双抢前你一直待在那儿也行。”

  “不需要每天来粮站报道吗?”

  “不用,你每天直接去张家沟大队就行,当然,这是基于粮站对你的信任,相信你是不会在这种事上偷懒。”

  “当然。”江明彤莞尔。

  本来她还想提出在粮站借一间空屋用来培养蘑菇的,这样一来,接下来一个月她都不在粮站,把蘑菇放粮站培育反而没了意义,而且马上就到双抢季,双抢过后就是交公粮,那个时候粮站所有的空房都会被装满。

  现在她改变主意,还是找江老爷子要个地方吧,那样还能有人帮她照看一下。

  把脱粒机的事情也跟刘姐他们交代一下,江明彤开始她今天的工作。

  下班后,江明彤去邮电局,把从江老爷子那里拿来的玉米种子给秦家璋寄过去,玉米种子包含了三代,分别用白纸抱着,上面标注好。

  这次邮寄玉米种子,江明彤也是抱着很大期望的,空间出产的种子产量相比现在的种子,是真的非常非常高,培育出特性相关的种子很重要。希望下次秦老师能给她带来好消息。

  回到家,江老爷子照旧比她先一步到家等着她。

  “七丫啊,今天我们来聊聊。”江老爷子看到江明彤,笑呵呵地示意人上前来。

  “爷爷,你想谈什么。”江明彤看她妈和嫂子还在做饭,牛牛被她大哥带着,索性搬了个小凳子坐到江老爷子面前。

  “这次去农科所,学的怎么样啊?”

  “很好,老师讲的知识我全部记下来了,现在在抄,等抄完了给你一份。”江明彤知道江老爷子肯定想要那些笔记上的内容,于是没等他开口之前就已经开始抄第二份。

  “还是七丫你孝顺。”江老爷子听到这话,高兴得很,“你这次在省城有没有看到那种玉米?”

  那种玉米?哪种?

  江明彤懵了两秒,才猛的反应过来江老爷子说的是从桥湾大队拿回来的糯玉米。

  “那种玉米我没见到,不过那里很多温室,就是室内的气温控制成固定的温度,温室里种东西受季节的影响小一些。应该可以种出那种玉米来。”

  “温室?”江老爷子点起他的烟杆,眼睛盯着一处地方思考了有一会儿,“温室好建成吗?”

  受季节影响小,一听就很好,江老爷子有点心动。

  “我没打听,但是看用的材料就不便宜,爷爷,我们这不值得建。人家建是为用来实验,不需要讲究成本。”江明彤不怎么看好在这种时候建温室大棚,红旗大队现有的地已经有很多,再多得种不过来。

  而且她看农科所的温室用的是比较高端的材料,能控制的温度幅度也不大,反季节种植应该不能做到。江老爷子如果想建大棚,低成本那也只能用木头或者竹子做拱形框架,上面简单盖上一层塑料膜,这样的塑料棚覆盖范围不大,这种都不能称作温室大棚吧?作用也只能让蔬菜等作物提前和延迟一些供应。

  也就是说,这个只能稍微调节一下生活中的蔬菜供应时间,但意义不大。

  江老爷子听到有些失望,失望过后,但失望也就一会儿,他清楚的知道现在提高队员们的生活水平,最重要的还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多种一些,多收一些。虽然这样也要多交一些公粮。

  “那个玉米品种还不错,我留下来,明年在队里种,看收成有没有比黄色的那个好。”江老爷子想起来今天七丫找他要的玉米种子,又问到,“你拿走的那些种子,到时候培育成功了,你能先拿到一些不?”

  “应该可以,我到时候问那位研究员要一些。”

  得到笔记本的应承,江老爷子还仔仔细细地问了农科所里的各个情况,连化肥和农具研究中心也不放过,最终得知脱粒机的事,江老爷子露出他在这里的第二个笑容。

  整个老江家,还是七丫最得他心,最像他。

  江老爷子颇有些自得的想到,心里想的手上做的,都是为队员大家们着想,为大家桌上的饭碗劳心劳力。

  “那到时候粮站能给我们大队借吗?要不要给租金?”

  “肯定借给公社下面的大队,要不要租金还得看站长决定,现在脱粒机都还没到。”江明彤一看江老爷子笑得欢,就知道他在想什么,有点不忍心地泼冷水到,“粮站今天就会通知每个大队,明天去粮站上课,到时候大家都会知道这件事。”

  所以,您也就不用想着趁大家都不知道,觉得到时候一定能最先借到手啦。

  江老爷子的笑脸一僵,那失落的小表情,让江明彤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太残忍,这已经是她今天的第二次打击了。

  强忍住不去想这事,江老爷子继续问江明彤关于农场的事,之前他了解的少,但听七丫讲话间好几次提起,让他心里犯了嘀咕,也好奇。

  接下来,江明彤从讲起农场,一直到吃饭前就没停过,吃完饭还被拉着讲了好长时间,讲的口干舌燥嘴巴都酸了。

第96章 满足完江老爷子……

  满足完江老爷子的一大堆疑问, 江明彤终于有机会把想说的话说出口。

  “爷爷,我这次不是在农场那边学了点蘑菇种植的技巧吗,就想在家里先种着试试, 本来我一开始是打算在粮站搞的, 那边空闲地方多。”江明彤喝了口水润润嗓子, “明天我得去粮站给各大队里的人讲课, 这完之后还要去张家沟那边的试验田守着,就不用去粮站了, 所以我打算在家里搞个小型的蘑菇种植。”

  “张家沟?那个试验田里东西长的怎么样?”江老爷子去公社开会的时候听过张家沟那块地的名声,凡是种地的人遇到那种地,都自认倒霉。

  “经过粮站同志的初步改造,比之前好一些。

  “嗯。在家里搞蘑菇种植也好, 我每天来帮你看着。”江老爷子对张家沟大队只是问问,知道粮站同志能改善他们条件就不再多想。

  倒是蘑菇种植这东西,虽然他们红旗大队后面有山, 山里蘑菇多, 但对七丫的这个也是持支持态度,一句话说, 只要是能造出食物来, 随你怎么搞都是好的。

  “爷爷,我就是想让你来帮我看着点,每天早上和晚上我会回来,你白天的时候帮我稍微照看着一下。”

  主要这是她第一次搞, 没百分百的信心,可不就是要谨慎一些才好。

  而江老爷子是最适合做这件事的了,别看江老爷子人最老,但在种东西上面, 他比全家都要更懂更跟得上科学种植。

  把蘑菇种植交到认真负责的江老爷子手上,江明彤可以放一百个心。

  “行,你什么时候开始搞,要不要我来帮你?”蘑菇种植,按照山里采蘑菇的经验,应该得用山里的腐殖土种吧。

  江明彤拒绝了,弄点土的事情,她自己一个人多走几趟就能运回来,其它的东西也自己准备,不是多麻烦的事。

  说干就干。

  第二天江明彤从粮站给大家上完课回来,就挑着粪箕去山里找松树底下那些又蓬松又营养的腐殖土运了两担回来。

  她考虑过家里适合的地方,一开始想在自己房间里弄,后来她妈不允许。最后在厨房选了个平常用来堆放东西的角落。沿着厨房墙壁用石块和木板堆了个小方形箱子的样子,往里面倒土,混入一些碾碎的稻草杆子。

  按照笔记上记录的顺序,江明彤小心均匀地洒上农场老太太给她带回来的带土双孢菇孢子,上面再覆上一层土,最后浇上水,保持土壤湿润。庆幸现在的天气温度适合,要是大冬天她再想这么搞,就只有她外婆那边的暖房可以试试。

  看着眼前种上了蘑菇的小块土壤,江明彤也不知道最后究竟能长成啥样。

  还有剩下的一些孢子,江明彤想着不能浪费,拿把刀,找到后院屋檐下摆着的那根长木耳的木头,在平常不长木耳的地方砍开几个小指大的口子,把剩下的孢子塞进去,浇点水。这根木头既然能长木耳,那蘑菇应该也能长,希望系统给的木头给力些。

  做完这些,江明彤拿出本本子把今天的日期和做法都详细的记录下来,以后有问题才能有些记录的资料,要是做的好,这就又是一本宝贵的笔记。

  “要吃饭了还往外跑呢?”王秀英见闺女进进出出弄了许久,看她洗完手写完东西,以为终于搞完了,还想叫她捡碗筷吃晚饭了,一眨眼人就又跑出院门了,不由扯着嗓子喊了句。

  “我出去走走,等下就回,妈你们先吃不要等我。”后脚已经踏出院子门的江明彤听到她妈的吼声,立马转回头回了一句。

  “这孩子,每天就没个停当。”王秀英皱皱眉,是又心疼又不解,一个女孩子,非得搞得自己这么忙,不累啊。

  “行了,也都别等她了,把碗筷捡出去,菜端出去,大家先吃。晓彤的饭菜我给她盛开放锅里温着。”王秀英对着一家子人喊道,自己去找个碗把闺女的先盛好。

  江明彤很久都没有在大队里走动,基本是不出门,一出门不是上班也是往大队外走,走的都是一条路,平时也没闲情看路两旁的东西。

  这次一看,很多人家就扎个篱笆没有土院墙的,从外面看就能看到几棵果子树,符合时节的像枇杷石榴梨子,树树都挂着个个好果,让她有点垂涎。

  她们家的果树,除了今年那棵白石榴树第一次挂果,结了四颗石榴,现在长的已经挺大的,剩下的那棵柿子树要挂果可能还要再等两三年。

  不过,到时候她可以去队里买一些,之前她和小哥从桥湾大队带回来的果树苗,没有浪费,被大队里拿去,又从山里、别的地方搜罗了一些,种在一块荒地上,现在成了大队公有果林,每年也能结出一些果子,等真正长大了就好。

  “唉,这不是队长家的七丫嘛,吃过饭了吗?”路上碰到人,认识的都会问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页  当前第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六零之锦绣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