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山海、下一本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露葵、梦田、多肉葡萄三分甜 10瓶;方也、淡淡茶 2瓶;凤凰花又开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1章
任守义居所, 一名小内监上前禀道:“小的已经打听清楚了,您的预测没错,那人……”
任守义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压低了声音道:“这可真有意思了。”他向东指了指道:“想来那位也是清楚的, 我倒不明白他的用意了。”
今天没轮到薛盈在后厨当值, 难得空闲, 她打算在小厨房做点好吃的犒劳自己。
薛盈很喜欢吃鳝鱼, 今天便做一道南炒鳝吧。取鲜活黄鳝宰杀去骨,用适量盐和生粉揉搓去除黏液,刮去表面的一层白膜, 然后顺着原来骨头的方向切成丝, 加入酱油、黄酒、姜末和胡椒粉略加腌制。
南炒鳝的配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有单纯用葱白的,有用韭菜的,薛盈选择用新鲜茭白。
做这道菜火候相当重要。薛盈掌厨多年 ,对灶头有精准的掌控力, 铁锅置旺火上烧热倒油, 放入葱姜炒香后,迅速将鳝丝划入, 伴随着磁啦一声响,香气弥漫在空气中经久不散。
接下来, 薛盈加入酱油、生粉、胡椒粉、醋、姜末兑成的料汁来提味,下茭白丝翻炒,她将锅子不断旋转翻腾, 火势被撩得又急又猛,很快鳝丝便变白了,最后再加入适量蒜泥、盐、黄酒和一点香油, 便可以出锅了。
做什么素菜来搭配呢?薛盈看到小厨房正好有新鲜的菊花菜,不如做一道菊苗煎好了。
取菊花菜嫩头清洗后,放入沸水中略焯,放凉后攥干水分,将其分成四等分,这就是做菊苗煎的原料——菊花脑。
然后取适量山药粉加少许盐,徐徐倒入甘草水,将山药粉搅成面糊,薛盈用筷子挑起面糊,发现面糊直线滴下,只留薄透一层在筷尖,满意地点点头:面糊的稀稠刚刚好。
薛盈将菊花脑分别放入面糊内滚一滚,起锅烧热倒油,将菊花脑小心放入煎制,待一面粉糊定型后,再翻面煎一煎,等到粉糊熟透,便可以取出装盘了,为了更让这道菜更入味,她又在菊花脑上撒了一些椒盐。
这时稻米也蒸熟了,薛盈给自己盛了一碗饭,配上南炒鳝和菊苗煎,正好可以大快朵颐。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笑声:“我来得可真巧,薛娘子给我也盛一碗饭吧。”
薛盈向外一望,原来是夏清来了,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呀,薛盈一边起身给她盛饭,一边问道:“这个时候你不在大厨房帮忙,来小厨房做什么?”
夏清撇撇嘴道:“今日是沈娘子当值,生怕我抢了她的功劳。我才不留着那里碍她的眼呢,所以就来找你了。”
夏清看到那盘南炒鳝,眼睛一亮道:“是鳝鱼,我有段日子没吃过了。”
夏清是湖州人,自从离开家乡后,便很少吃到合心意的炒鳝丝了。那一盘炒鳝丝挂着明亮的酱汁,混着丝丝油香和蒜香,实在诱人食欲。
她有些急迫地夹了一段鳝丝送入口中,新鲜肥美,带着旺火爆炒的镬气。因为加入大量黄酒和蒜末,味道鲜爽之余还带着浓郁的酒香和蒜香。最难得的是薛盈对火候的精准把握,鳝丝刚刚断生就离火,肉质十分弹嫩,带着游水的活力,越发令人欲罢不能。
夏清犹觉不过瘾,索性将鳝丝拌在米饭里,褐色油润的鳝丝与莹白的稻米尽兴缠绵,没过多久,她便把多半碗米饭吃完了。
薛盈觉得南炒鳝里的茭白也很好吃,清爽鲜嫩,透着夏秋之交的江南水乡的气息,与略显浓郁的酱汁正好相搭。只是她很快发现,与夏清在一起吃饭得用抢的,不大一会儿功夫,眼前这盘南炒鳝便见了底,她只得悻悻地转战菊苗煎。
刚刚煎好的菊花菜还保持着青碧的色泽,一口咬下去,口感清凉,还带着菊叶的芳香。仔细嚼了一会,口中会有甘草的回甘,是一道十分清爽又养生的素菜。
夏清也好奇地尝了一口菊苗煎,有菊苗菜的清香,但因为加入山药糊油煎,一点也不像寻常蔬菜那么寡淡,她尤其钟爱最后撒入的椒盐,与清凉甘香的菊苗菜配在一起异常和谐。
用完这别具风味的一餐后,薛盈又冲了两盏葡萄渴水,清甜不腻,有浓郁的果香和蜜香,夏清不由好奇问道:“娘子这葡萄渴水是怎么做的,比我自己做的要好喝许多。”
薛盈笑了:“告诉你一个独家秘诀,我冲渴水的时候,会加入少许藿香叶,口感会格外清香。”
夏清喝完那盏渴水,满足地叹了口气:“娘子真是心灵手巧,不过……”她突然迟疑了一下不肯再说了。
这完全不符合夏清直爽的性格嘛,薛盈决定逗一逗她,笑笑道:“怎么,夏娘子这是有事要瞒着我,也要像其他内人学习变得有城府起来吗?”
夏清撇撇嘴道:“才不是呢。我说了娘子别生气啊,娘子做的生炒鳝,似乎比吴娘子做的稍微差了一点味道。”
“哦。”薛盈的好胜心被激起,对夏清这句话相当介意,忙问道:“吴娘子是谁,她做的生炒鳝是什么味道?”
夏清见薛盈这幅咄咄逼人的架势,轻咳一声道:“吴娘子是先皇后宫中的司膳内人,烧的一手好菜。尤其是那道南炒鳝,鲜美肥腴有异香,我还是在前年的同天节有幸尝过。当真是人间绝品啊。可惜她这两年都不下厨了。”
对于制作菜肴,薛盈一向是虚心好学的,她随即问道:“吴娘子现住在那里,我想要去请教她。”
夏清愣了一下道:“先皇后宫中的内人们,如今死得死,出宫的出宫,就只剩下吴娘子了,她就住在后苑。只是她性情一向古怪,这两年更是轻易不理人,我怕你上门会碰钉子。”
“没关系的。”薛盈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自己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吴娘子应该不会拂了自己面子的。
薛盈是个急性子,吃完午饭也顾不上休息,直接出保慈宫南行,穿过睿思殿来到后苑,按照夏清的指点,在一个偏僻的角落找到吴娘子的居所。
但见殿门紧闭,窗棂上结满了蛛网,台阶上已经长出了荒草,显然是很久没打扫过了。
薛盈有点不相信吴内人就住在这里,正巧有一名内人从殿前经过,薛盈忙叫住她问道:“娘子请留步,敢问这里就是吴娘子的居所吗?”
“正是。”那名内人诧异地望了薛盈一眼问:“吴娘子轻易不见人,娘子找她有什么事?”
薛盈笑笑道:“我想要向吴娘子请教厨艺。”
那名内人越发诧异地看下她:“吴娘子去后苑佛堂礼佛去了,怕是很晚才能回来。”她明显还想再说些什么,却终是忍住了,竟是像避瘟疫一般匆匆而去。
那就再这里等她好了。已是深秋时节,草木零落而变衰,一阵寒风吹来,薛盈觉得自己身上的夹衣都要被吹透了,只好将双手往袖子里缩了缩,安慰自己道,昔有杨时程门立雪,今天自己在寒风站一会儿,就全当是学艺的代价吧。
不知过了多久,日影渐渐西斜,薛盈觉得自己的脚都要冻麻了,双手已经失去知觉,正在她渐渐绝望,觉得吴娘子不会来的时候,一道身影出现了。
来人年纪大约四十多岁,衣着打扮十分古怪,薛盈愣了一下才发现,那是十多年前流行的式样了。她鼓起勇气走上前问道:“敢问您就是吴娘子吗?”
那人的眼神带着几分阴郁,皱眉道:“你找我何事?”
薛盈堆起笑容道:“听闻娘子是先皇后宫中的司膳内人,厨艺高超,我想向娘子请教一下,南炒鳝这道菜怎样做才好吃。”
吴娘子冷声问:“你是什么人?看着好眼生。”
薛盈笑道:“我是保慈宫的司膳内人,刚刚入宫不久,所以娘子才会看着眼生。”
吴娘子扫了薛盈一眼,又恢复了一贯的冷漠,沉声道:“你找错人了,我这两年已经不做饭了。”
薛盈还在为自己争取:“娘子,拜师学艺我是有诚意的,已经在这里等了两个时辰了。求娘子看在我一片至诚的份上,教教我吧。”
吴娘子嗤笑一声:“才两个时辰就受不了了?再说了,谁规定你有诚意我就得教的?”
此人性情果然古怪呀,不过薛盈不是轻易退缩之人,忙道:“没有没有,只要娘子肯教,我还可以再等,等到娘子回心转意那一天。”
吴娘子淡淡道:“你使出水磨功夫也没用的。看在你是新人的份儿上,我提醒你一句,在宫中比起干好差事,跟对人更重要。时候不早了,我还要抄经,你还是请回吧。”
说完这话,吴娘子不管薛盈是什么反映,径自走入居所关上了门。
居然吃了个闭门羹。薛盈难免有些沮丧,她琢磨吴娘子叮嘱自己的话,觉得似乎大有深意。
不过薛盈是不会轻易放弃的,她内心一动,忽又有了办法,那就明天还来找吴娘子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写着写着突然好想吃响油鳝丝。
第62章
薛盈仔细考虑后, 觉得吴娘子拒绝自己的要求也在情理之中。她毕竟和自己素不相识,也不知道自己的底细和厨艺,自然不会轻易传授南炒鳝的做法。薛盈觉得有必要让吴娘子对自己的厨艺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是以第二天一大早, 薛盈便起身准备菜肴。除了昨天做的那道南炒鳝外, 薛盈还打算做两道菜——萌芽肚胘和肫掌签。
萌芽就是绿豆芽, 肚胘就是牛肚。萌芽肚胘, 说白了就是牛肚爆炒豆芽。时人认为豆芽初生, 最有营养,而牛肚补胃,二者相配对身体非常有益。
今日薛盈做萌芽肚胘, 还有一大法宝, 就是不久前腌制的腊八蒜。经过低温和醋的浸泡,蒜的辣度神奇的降低,浸染上醋的甘酸,和肉类一起爆炒炖煮最能解腻。
萌芽肚胘是道快手菜,薛盈将处理好的牛肚切条腊八蒜一起下油锅爆炒, 一股酸香扑面而来, 牛肚快熟时,迅速加入豆芽, 稍微翻炒后加少许盐,淋上一点香油, 便可以出锅了。
肫掌签,顾名思义是用鸭胃和鸭掌为主料做成的签菜。这道菜工艺比较复杂。薛盈将鸭掌去骨,与鸭胃、冬笋, 韭菜一切剁碎成丁,加入麻油、盐、胡椒粉、莳萝籽和酱油调味,再混入少许生粉使馅料成形, 肫掌签的内馅便做好了。
薛盈将馅料分别用豆腐皮包裹,豆腐皮外再裹上一层由鸡子、生粉混成的蛋糊。起锅烧热油,将肫掌签放入油炸,待到颜色变得金黄,便可以盛出装盘了。
为了保险起见,薛盈特地夹了一筷萌芽肚胘品尝,牛肚香腴,腊八蒜爽脆,腊八蒜中和了牛肚的膻腥,牛肚给腊八蒜增添了腴美,两者搭配在一起异常和谐。
经过短时爆炒,牛肚口感十分弹牙,还带着内脏特有的浓香,简直越嚼越上瘾。
薛盈好不容易抑制住了自己的馋虫,又夹了一个肫掌签品尝。鸭胃和鸭掌做成的馅料十分爽脆,与牙齿碰撞有弹韧的口感。虽然经过油炸,但因为有清爽的冬笋和韭菜做馅料,所以丝毫不觉得油腻。薛盈最爱炸得金黄的豆腐皮,嚼起来酥脆无比,还有隐隐的豆香,与口感浓郁的馅料正好相搭。
薛盈对自己制作的菜肴表示相当满意,她忽然觉得,此时能有一盏玉冰烧就更好了,这两样菜都很适合下酒呢。
薛盈把菜肴装进食盒里,再一次来到吴娘子的居所,小心翼翼地敲门,过了许久,吴娘子慢腾腾地出来了,见到是薛盈,透出不耐烦的神情:“你怎么又来了,我不是说我不会教人做菜嘛。”
薛盈忙道:“我做了几样小菜孝敬娘子。您好歹赏脸尝尝味道吧。若觉得我实在朽木不可雕,我日后绝不会再来打扰娘子。”言毕,小心翼翼递上自己带来的食盒
吴娘子不由仔细打量了薛盈一眼,沉默片刻终是接过了食盒,冷声道:“知道了,你在外面等。”言毕再次进入房中关上了门。
这一次等待时间同样很长,薛盈内心十分煎熬。说起来她也做了十来年的饭了,对自己的厨艺一向有自信。可是今天偏偏分外紧张,手心都冒出汗来。
大概过了半个多时辰,房门吱呀一声被打开了,吴娘子冷声道:“你进来。”
薛盈有些忐忑地走入房内。这里的陈设十分简陋,木床上的灰色帐子洗了又洗,已经看不到本来的颜色。此外便是一案一椅,都已经破旧得掉了漆,并没有多余的家具。
薛盈近来都在保慈宫内活动,无论正殿偏殿,里面的陈设全都雅致奢华,与这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不仅暗想:这样日复一日清苦的日子,不知吴娘子是如何熬下来的。
却听吴娘子沉声道:“你的厨艺还不算无可救药。那道萌芽肚胘搭配腊八蒜,算是有新意。只是肫掌签馅料剁得太碎,鸭胃和鸭掌弹韧的口感并不十分凸显。还有那道南炒鳝,用的油不对,做法太匠气。”
薛盈一面听着,一面频频点头,又疑惑着问:“娘子说我做的南炒鳝过于匠气,不知娘子是怎么做南炒鳝的呢?”
吴娘子一言不发从厨下端来一盘南炒鳝,沉声道:“这是我刚刚做的,你尝尝差距在那里。”
薛盈此时明白吴娘子为什么让她在房外等待这么长时间了。吴娘子是用韭菜做配菜去炒鳝鱼的,鳝丝划得很长,卖相更好一些,而且蒜香和椒香味更浓郁。
薛盈忙夹了一筷鳝丝品尝,口感鲜爽滑嫩之余,还带着丝丝丰腴,韭菜气味浓烈,进一步烘托了鳝丝的鲜美,又给鳝丝带来了一抹浓香。吴娘子做的这道南炒鳝,把鳝鱼的鲜味发挥到了极致,非大家不能办,薛盈做的南炒鳝与之相比,就显得有些小家碧玉了。
薛盈由衷地赞道:“娘子做的果然比我强多了,刚刚说我放的油不对,娘子这道菜里是加了猪油吧?”
“对了。”吴娘子难得露出一丝笑容:“做南炒鳝就是要浓油赤酱,将各种材料的味道发挥到极致,猪油更能衬托鳝鱼的鲜美。另外蒜泥不要提前放,鳝丝炒好装盘后再放,然后撒入胡椒粉,顺便再淋上少许热油,蒜泥和胡椒的香气会更浓郁。”
薛盈摆出一副受教的神情,连连赞道:“娘子真是高手,可知我这么多年都是坐井观天了。”
吴娘子淡淡道:“过奖了,其实这道菜的做法,我也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
宫中居然还有高手,薛盈对此大感兴趣:“那个人是谁呀?”
吴娘子的神色重新陷入沉郁:“也是先皇后宫中的司膳内人,她做鳝鱼最拿手,已经辞世多年了,算是我的师傅吧。”
“哦。”薛盈略感失望,忽又内心一动道:“我也想拜娘子为师,娘子若不嫌弃,便收下我这个徒弟吧。”
吴娘子再次沉下脸来:“你想多了。我一个人清静惯了,不收徒弟,你回去吧。”
薛盈恳求道:“娘子是嫌我资质不够吗?娘子放心,我一定会勤学苦练的。”
吴娘子冷声道:“你求我也没用,回去吧。”说完,竟是起身将薛盈推了出去,随手将房门重重地关上了。
薛盈觉得有些失望,她入宫时间不长,也就和夏清关系最亲近,便将自己几次三番吃闭门羹的经历向她稍稍提了两句。
夏清笑笑道:“吴娘子这个人,就是这幅孤僻的性子,这两年越发古怪。她肯给你传授南炒鳝的做法,就已经是格外给面子了。”
薛盈的神色颇有些郁郁:“从这一道菜,可以看出吴娘子是难得的烹饪高手。可惜我没有福气做她的徒弟了。”
夏清笑道:“个人有个人的缘法,这也强求不得。其实吴娘子的厨艺,也是从先皇后宫中的司膳内人许嫣那里学来的。”
许嫣,这就是吴娘子先前提及的师傅吧,薛盈忍不住好奇问道:“这位许娘子是何许人呀?”
夏清颇有些讳莫若深,压低了声音道:“我入宫的日子也不长,一些内情也不大清楚。我也是听别人说的,你千万别外传啊。”
“放心吧,我口风很紧。”薛盈忙点头。
夏清越发压低了声音:“据说许嫣是先皇后的陪嫁娘子,厨艺在宫中首屈一指。先帝去世后不久,先皇后因悲痛过度,竟殉情追随先帝于地下,许嫣便也跟着殉主了。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宫中一向忌讳谈这些事,想来吴娘子与许嫣师徒情深,所以性情才会变得古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