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胡善祥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暮兰舟   内容大小:316 KB  下载:胡善祥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1-05-27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胡善祥怕流水弄湿了皇太孙的裤子,右手继续捏着杯子喂水,左手拿了手帕,去擦拭他刚刚流到小腹的水。

  胡善祥眼疾手快,心下得意:瞧瞧,我反应多灵敏,做事多麻利。

  她摸了我!

  此女居然敢染指我的腹肌!

  确认过了,她就是觊觎我的身体、地位,和权势。

  朱瞻基心中火冒三丈:救我一次,就想要我以身相许?挟恩图报?做梦!

  但是,如今还需用她,我先忍一忍,等到了紫禁城,把她远远打发走,找个清闲的差事,远离我的皇太孙宫。

  朱瞻基摇摇头,“不喝了。”

  胡善祥关切道:“再喝点吧,殿下出了好多汗。”瞧瞧,我是个多么热心体贴的人。

  你不是想喂水,你就是想占我的便宜,勾引我。朱瞻冷冷道:“同样的话不要让我说第二遍,把衣服给我穿好。”

  适可而止吧!看在你救过我的份上,给你留一些体面,不当面戳破你的邪念。

  胡善祥放下杯子,给朱瞻基穿衣服,此时他们都是平民打扮,穿着粗麻衣服,麻料容易皱,但船舱简陋,没有烧炭的熨斗,胡善祥晓得朱瞻基讲究,给他穿好衣服后,用双手抚平皱巴巴的对襟褂子,从前胸到后背,尽量要抚平整。

  胡善祥已经想开了,既来之,就要好好表现。管什么男女之大防,这里只有君臣,没有男女。她简直要为自己的觉悟鼓掌呢。

  她又在趁机摸我了!朱瞻基强忍住不悦,保持着储君喜怒不形于色的形象,说道:“你可以退下了。”

  圆满完成任务,胡善祥自信满满的告退,临走时还铺开了被褥,“殿下累了,歇息一下。”皇太孙真可怜啊,脸色苍白如纸,换成我早就疼晕了。

  睡吧,睡着了就不觉得疼了。

  朱瞻基扫了一眼床铺:这么快自荐枕席,真是不知廉耻。

  “你出去,没我的吩咐不要进来。”朱瞻基说道,就怕胡善祥乘他熟睡,再偷偷摸摸进来占自己便宜。

  三天后,到了北平城郊外的通州港码头,下船上车,赶在宫门关闭之前进了紫禁城。

  朱瞻基回到皇太孙宫,胡善祥则被送到了一处偏远的宫殿,她穿着寒酸,身上还有一股被鲥鱼“腌“透了的鱼腥味,她已经麻木的闻不出来了,但是别人闻得出来啊!

  简直连晚饭都要呕出来。门口宫人捂着鼻子,纷纷避退三舍,窃窃私语。

  “那里来的野丫头?”

  “听说是皇太孙带进宫来当女官的。”

  “女官的门槛什么时候变得如此低级?连这种货色也来分一杯羹?”

第14章 安乐 在通州港上岸之后登车,有四个护……

  在通州港上岸之后登车,有四个护卫和胡善祥坐在一辆马车上,她对这座新建的都城和皇城充满了好奇,想要开窗看一看,被护卫阻止,禁止她探头,说道:

  “胡小姐,皇太孙殿下吩咐过奴婢,一切以安全为上,不能出任何差错,门窗不能开。”

  护卫们自称奴婢,胡善祥这才注意到他们下巴光洁无须,都是阉人。男子去势之后,身体会比普通男子更加高大强壮,他们其中的佼佼者会被选出来加入二十四监的勇士营,保护宫廷。

  既然是宫里的人,胡善祥不敢任性,为了留下一个好印象,还是先装作乖乖女吧。

  她坐在马车里,先是眼观鼻鼻观心装镇定,后来马车摇摇晃晃,像个摇篮,一路舟车劳顿,她就靠在板壁上睡着了。

  四个护卫交换了眼神,一致认定:不愧是皇太孙钦定的女官,初次进宫不像一般人忐忑不安,居然睡着了,此女果然不一般!

  胡善祥又做了个美梦,梦见自己在宫里官运亨通、青云直上、终于升了五品尚宫,成为后宫女管家,登上人生巅峰,她乐得叉腰大笑。

  “胡小姐醒醒,到了。”

  护卫的轻唤声将胡善祥从美梦中叫醒。

  胡善祥揉了揉眼睛,骤然醒来,迷迷瞪瞪的,灵魂似有一半还在梦中,走出马车,踩在石板路上,却觉得如踏云端,一切都那么的不真实。

  胡善祥觉得脚下软绵绵的,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怕摔倒出丑,她努力牢记这个时刻:这是我踏入紫禁城的第一步啊,为了这一步,我寒窗苦读、绞尽脑汁算计一纸退婚书、偷户贴、攒私房钱、进京赶考路上被当做佛母抓起来,沦为囚犯、九死一生和刺客在水潭搏斗,甚至还杀了人……一切的磨难都是值得的!

  胡善祥沉浸在自己的雄心壮志里,没有感受到周围宫人看她鄙视的眼光,此时她又臭又寒碜,像个野丫头,根本看不出是名门闺秀。

  护卫指着宫殿说道:“胡小姐请进,你先住在这里。”

  胡善祥抬头看宫殿的匾额,“安乐堂?这里不是皇太孙宫?”

  她还以为直接去皇太孙宫当女官呢。

  一听此语,围观的宫人们觉得可笑,连最基本的宫规都不晓得,真是个草包。

  毕竟是皇太孙亲口吩咐要妥善安置的人,护卫解释道:“安乐堂是宫里暂且安置病人的地方。现在是春天,疾病盛行,为了防止过了病气,外来的人要先在安乐堂查体,确认无隐疾方可入宫领差事。”

  原来只是摸了个边,离登堂入室还早。胡善祥道了谢,步入安乐堂。

  今晚入住安乐堂的不止胡善祥一人,朱瞻基身边仅存的两个重伤护卫也被抬进了安乐堂治疗。

  在安乐堂里治疗的人只能是宫人,所以这两个护卫并非真的锦衣卫,他们是阉人。

  胡善祥被领到一个僻静的院落,一进门就被要求脱衣,满是鱼腥味的衣服当场被拿走烧成灰烬,然后光溜溜的坐在一个褐色澡盆里,里头泡着苍术等等驱瘟病的药材。

  宫人用刷碗筷用的丝瓜络给她擦身去除污垢,她们有意捉弄胡善祥,用了吃奶的劲使劲搓,胡善祥觉得快蜕层皮,她以为初进宫的人都要过这一关,如果疼得叫出来会丢脸,就强忍住疼,一声不吭,任凭揉圆搓扁。

  比起在水潭里和刺客生死搏斗,这点疼算什么!扶我起来,我还能再搓三回!

  胡善祥从浴桶里出来时,浑身泛红,像一只煮熟的虾。

  宫人们惊讶的发现,初进宫的野丫头不要着急嫌弃,洗一次,搓一搓,其实长的还不错!

  搓洗之后,宫人们依然不肯“放过”她,拿起细密的篦子,一遍遍的从头皮刮擦,这种竹篦的梳齿细若头发丝,古人隔很长时间才洗一次头,梳发髻又需要涂抹发油和刨花水,头皮很容易弄脏发痒,篦子是专门用来清理头皮油污和虱子等寄生虫的,这种类似“干洗”的步骤,叫做通头。

  胡善祥刚洗完头发,肯定不脏,现在用篦子细细的通头,是为了检查她的头发里有没有长虱子。

  宫人每通一次头,就用一块白布擦篦子,通到第八回 时,白布上有一颗灰点,“啊!发现一只虱子!”

  胡善祥听了,忙道:“不可能!我怎么可能长这种恶心的东西!”

  宫人把白布给她看,上面的灰点还能动,宫女用指甲盖一掐,爆豆似的蹦出一点血来,“我能无故冤枉你不成?你最近是不是在脏地方待过?”

  胡善祥猛地想起她和三百多个尼姑道姑们挤在船上过了三天三夜的情景,尼姑没有头发,道姑有啊,人挤人,虱子早就人传人现象,夜里翻个身都困难,又脏又臭又潮湿,吃喝拉撒都在船舱里,定是在那里被传了头虱。

  万万没有想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杀”进宫来,却被一只头虱拦住了进皇太孙宫的脚步。

  宫女停止通头,又开始嫌弃她了,拿出一瓶药,“你自己动手,在头皮上撒上药粉,用一块布把头发都包起来。每天撒一次,十天后我们再过来看你除干净没有。”

  言罢,宫女们跑也似的走了,生怕被她传上头虱,还警告道:“你不能出安乐堂一步,宫里不比外头,规矩多,稍微踏错一步都可能丢命的。”

  出师不利,胡善祥叹气,按照宫女说的给头皮上药,用黑布裹住头发,包得严严实实,就像个粽子似的。

  此时夜已经深了,胡善祥在车里一路睡进宫,又是进宫第一天过于兴奋,躺在床上,毫无困意,烙饼似的翻来覆去,越翻越清醒,干脆不睡了,正值十五,月色正好,不能出去,在安乐堂里转一转还是可以的。

  胡善祥本想打一盏灯笼夜游,但没找到可以带出门的灯具,干脆踏月而行。

  皇宫就是气派!仅仅一个专门给宫人治病的安乐堂就修建的齐齐整整,雕栏画栋,道路平直,和胡家的正房比起来也毫不逊色。

  胡善祥闲庭信步,蓦地看到前方抄手游廊里有一道黑影闪过!

  有鬼!她先是吓一跳,停下脚步,而后冷静下来,心想这里是专门收治病人的安乐堂,安乐堂里病人病情加重,有大夫深夜匆忙出来出诊,实属正常。

  对,一定是这样。胡善祥松了一口气,继续往前走,走着走着,发现不对劲:如果是出诊,为何这里一排房屋都是黑乎乎的,没有一扇窗户亮着灯,在黑暗里能看什么病?

  或许我看错了,刚才那道黑影其实是只猫头鹰?

  正思忖着,胡善祥听到哐当一声脆响,好像是杯子之类的瓷器破碎的声音,声音就是从身边的一个屋子里发出来的。

  胡善祥看着房子上的号牌,地字丙号。再环视四周景物地形,她记起来了,这正是晚上和她一起进安乐堂里疗伤治病、皇太孙身边一个幸存护卫的房间。

  怎么回事?胡善祥走近,把身体贴在房门上听动静。

  这轻轻一贴,本该紧闭的房门居然开了,胡善祥靠在房门上,触不及防,身体摇摇晃晃,把房门彻底撞开,明亮的月色撒了进去,胡善祥看见被子落在地上,病榻上重伤护卫双腿绷得笔直。

  护卫脑袋上蒙着一个枕头,一个人形黑影牢牢压着枕头。

  这绝对不是救命!这是要命啊!

  胡善祥撒腿就跑,大声叫道:“救命啊!杀人啦!”

第15章 兄弟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且说胡……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且说胡善祥从紫禁城的北安门进宫,被送到了安乐堂隔离,检查身体。朱瞻基与她分道扬镳,从西华门进宫,来到了一个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大殿,匾额上书文华殿。

  朱瞻基在马车上沐浴更衣,身上没有鱼腥臭味,他穿着玄色织金的宝相花圆领以撒,头戴圆顶大帽,昂首阔步迈入大殿,仪态优雅从容,一点都看不出受过重伤的样子。

  当然,这都是表象,实际上他每走一步,身上缝合的伤口都扯得坠疼,全靠惊人的意志支撑着。身为储君,要有皇太孙的体面,在众人面前一定要不能示弱,因而拒绝了乘坐肩與进殿,执意步行。

  朱瞻基径直走进值房,里面灯火通明,如同白昼,一个相貌与朱瞻基有三分相似的少年正在堆积如山的案头前看军报。

  少年看得很投入,朱瞻基都到了门口,走了五步时,少年才回过神来,看到朱瞻基,先是一愣,而后把军报往案头一拍,起身快步跑去迎接朱瞻基,说道:

  “哥!你可算安然无恙的回来了!收到你在山东德州失踪的消息,我都快急疯了,恨不得放下一切,亲自去德州找你。但是想起你秘密离开京城的嘱咐,我只能强忍住担心,坐镇文华殿,保护京城。”

  少年正是朱瞻基异父异母的堂兄弟,汉王世子朱瞻壑。

  当今圣上永乐帝一共有三个儿子,皆是已故的仁孝徐皇后所生。永乐帝夺了侄儿建文帝的皇位登基之后,封了嫡长子朱高炽为太子,二儿子朱高煦为汉王,三儿子朱高燧为赵王。

  后来孙辈们出生,就封了太子的嫡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孙,汉王的嫡长子朱瞻壑为汉王世子。

  永乐帝虽南京应天府登基,但是他决定迁都北平,还时常带兵亲征北伐,每当永乐帝北伐时,都要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永乐帝则带着皇太孙朱瞻基和汉王世子朱瞻壑来到北平,每次带兵御驾亲征,朱瞻基便坐镇北平,主持大局。

  朱瞻基要督建新都城和新皇宫,做好迁都之前的准备、维护后方的安宁、保证北伐的粮草给养顺畅、还负责及时将朝廷公文送到前线永乐帝手中,并将皇帝批阅的公文收起来,送到千里之外的南京。负责监国的太子朱高炽会按照永乐帝的批示发布政令。

  北伐战场上的永乐帝、北京的皇太孙,南京监国太子。这祖孙三人形成一个铁三角,来运转着皇室对大明的统治。

  瓦剌部首领马哈木屡屡犯边,永乐帝又带着两个孙子御驾亲征,来到北平。北伐之前要练兵,永乐帝奔赴大明边关,陕西、甘肃、临夏、大同、辽东等地巡关,鼓舞士气,皇太孙朱瞻基坐镇北平。

  一场大战一触即发,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山东闹起了白莲教,首领唐赛儿短短两个月就召集了数万军队,声势浩大。

  山东是京杭大运河必经之地,军队的粮草大多走运河漕运,然后转运到北平或者边关各个卫所。山东大乱,水路屡屡被扰,漕运几乎停滞,影响到边关的粮食补给,威胁北伐。

  攘外必先安内,军中断粮会打击士气,所以皇太孙朱瞻基微服去了山东,走之前,他暂且把坐镇北平的任务交给了汉王世子朱瞻壑。

  朱瞻基到了山东,用雷霆手段迅速平定了白莲教之乱,保护了漕运,却在抓捕首领佛母唐赛儿时遭遇刺客的埋伏,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但仅仅过了五天,皇太孙就全须全尾的回来了!

  ”哥,你没事吧?你是怎么逃脱白莲教追杀的?怎么一直没有联络我,叫我好生担心!到了北平你倒是派人告诉我一声啊,我好去通州港接你。”

  汉王世子朱瞻壑激动着双手紧紧按住朱瞻基的肩头,嘘寒问暖,上下打量,他们堂兄弟年龄相仿,朱瞻壑只比他小两个月,相貌和身高也相仿,穿开裆裤时两人就被永乐帝接到了身边生活学习,都是爷爷带大的孙子,虽说是堂兄弟,却比亲兄弟关系还亲密。

  面对堂弟的发问和关心,朱瞻基温和的笑了笑,伸手按住了肩头上朱瞻壑的手,轻描淡写的说道:“我没事——皇爷爷这次北伐进展如何了?”

  堂兄弟私底下说话时,把永乐帝叫做皇爷爷。

  朱瞻壑连忙跑回书案,将案头的军报递给朱瞻基,“刚送来的,说瓦剌首领马哈木出了意外,从马背上摔下来,死了。他的儿子们,还有各个部落首领为了争夺草场和权势纷纷摩拳擦掌,局势紧张。”

  “皇爷爷在信中说,如果这个时候御驾亲征北伐,瓦剌迫于外力,会暂且放下纷争私怨,一致对外。还是暂停北伐,就让瓦剌部自杀自起来,必定大乱。如此一来,大明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费一兵一卒,岂不妙哉。我猜皇爷爷就快回北平城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5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胡善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