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六零之锦绣人生_分节阅读_第47节
小说作者:白云之上   内容大小:302 KB  下载:重生六零之锦绣人生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2-04-15 09:55: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等秦老师即将下班的时候, 江明彤过去表明自己的想法,她想进农业机械和农业化肥研究中心参观一下。当然她没直接说要学习,剩下这么几天时间她一个外行人说想学习这些,这不是乱搞嘛。说出来人家也不一定应。

  能进去看看就顶好。

  “现在大家都下班了, 明天我给你安排。”秦家璋倒是没有惊讶于她的想法,毕竟农业机械和化肥这些也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每次来的这批学员都有人会想进那些研究中心看看。

  “好的,谢谢秦老师。”得到确切的回答, 江明彤心满意足,时间她无所谓,能进去就行。

  农业化肥和农业机械这些研究中心其实也有进修机会,但就以术业专攻来说,她们粮站的人去作物研究中心,而去农业化肥和农业机械研究中心进修的人当然也是各个地方的化肥厂和机械厂职工。

  晚上招待所。

  做完一切躺在床上,江明彤觉得还不是很累,今天可以晚点睡。就让656帮忙打开系统商城,浏览上面的农业机械页面。

  她早已经问过656了,这里的商城只卖各种成品,不卖图纸。所以她现在只能看看每个机器的售卖介绍页面,还得略过各种高端机器,越低端的她才越可能能看懂一些。

  例如之前斥巨资在商城买的迷你耕整地机她至今都上手摸过无数次了,但依旧半点弄不懂啥原理。

  思及此,江明彤筛选出最最便宜也就是科技含量最低的一批农业机械。通常这样的机器功能也单一。

  旋耕机?噢,是平整土地的啊,感觉没什么用,滑过。

  起垄机…播种机…以及什么喷雾器,这些都不实用都滑过。

  江明彤挑来挑去,看中了脱粒机和收割机。脱粒机里面她看中的又是专给稻谷脱粒的,俗称打谷机。现在大队里给稻谷脱粒用的是扮桶。

  扮桶就是木工制作的如箱子一样形状的敞口木桶工具,紧靠人干活的一边斜放着一块固定的木栓条状的棍子,队员们用镰刀割稻谷后,直接将禾把举过头顶提起往斜木条上摔。这种摔稻谷以得到稻谷脱粒的方法极其劳累。

  而且这还是粗壮男劳力干的活,妇女只在一边抱禾把,递给男人们使劲摔。为了防稻粒溅飞浪费,一般木桶的三方都围着篾席遮着,一般男人摔上个把小时,头上就滚豆粒大的汗珠子。一般廋小的男人扮了几下,因身体吃不消,就会败下阵来。

  就这,红旗大队还是最近几年才改用扮桶脱粒的,也算是一种先进脱粒方法。有的大队甚至连这种扮桶都没有,全程手工脱粒,把晒好的稻谷晾在晒场上,然后由妇女们拿晒干的洗衣木锤蹲在地上捶打脱粒。

  干这种活的人手上不是磨出水泡血泡,就是厚厚的一层茧子。也因为这样脱粒慢,每年双抢时非常赶时间,一来不及天气不好了稻谷就容易发霉变质坏掉。

  在众多积分价格不同、科技含量也不尽相同的打谷机里面,江明彤挑了两个最便宜的先收藏。

  此外还有收割机。她来这里进修之后听过一耳朵,好像现在国家已经有研发收割机了,但是还没有普及,用的极少,价格非常贵。

  每年地里水稻收获的时候,都是全大队出动,全靠一把把镰刀和一双双手,紧赶慢赶最少都要大半个月才能把稻子全部收割下来晒干装进仓库。每到夏收秋收的时候大家都能累脱一层皮。

  江明彤看向商城页面的收割机,即使是最便宜的,上面的介绍看起来效率也很高,主要是对她来说很便宜啊。可惜她不能买制作图纸又拆不开实物。

  也挑了两个看着最劣质但她看着还能看清楚一些构造的水稻收割机,机器外面没有光滑的外壳包裹遮挡。接下来的时间江明彤就花在研究四个机器的构造上,希望明天能够用上一些。

  直到夜深了,脑子开始支撑不住的江明彤才停止研究,伴着两位室友的呼噜声睡去。

  “这两天都睡的很好,起来脑子都没那么沉。”早上,天亮了大家也开始起床。张静伸伸懒腰,半打着哈欠说道。

  “那是因为现在咱们的学习任务更轻松了。”

  “我现在简直不敢想刚来的那三天,太可怕了。”张静现在想起来还是不敢置信自己竟然熬过去了,“比让我去下乡不停走一个星期还累。”

  “现在累也累的开心,明天…后天去农场,大后天就可以回去了。”江明彤数数日子,过得也挺快。

  “我现在听老师讲课,果然很多都能听得懂了,对比我第一天差别真的好大。”张静也期待回去,她现在觉得自己学到很多知识,有信心极了,以后站在粮站职工这个位置也更有底气。

  “今天我们想去学学别的薯是怎么种植的。”张静说道,“像凉薯和毛薯的产量也很大,我们那边的大队没什么人种,这次试试能不能带点回去种。”

  “产量大吗?”凉薯江明彤知道,还种了几棵,都是军丽给的种子,但也是第一年种暂时不知道产量怎么样,单看个头是挺大的,比红薯还大。至毛薯,家家户户都是种一排两排,这种都是做菜吃,本来她们那边的重阳节习俗是用毛薯炸薯包吃,但是现在油是稀缺物资,大家都舍不得做。肥水足够的话,毛薯的产量是挺大的。

  “嗯,有两位同志选的是那两种薯,产量不比红薯少太多。”张静她们还在研究中心沾那两同志的光,尝了一小片凉薯,又甜又脆,汁水也多,比红薯好吃。

  “今天我跟老师说了要去后面的机械和化肥研究中心看看。”江明彤说。

  “我和爱芳都没打算去那里。”听到要去这两个地方,张静挑眉略带惊讶和不解的看向江明彤,“我们没怎么接触化肥和机械,根本就看不懂也学不懂,还是不浪费时间。”

  “对啊,学不懂不说,就是学了一点两点,回去公社也没发挥的地方啊,我们又不是化肥厂和机械厂的同志,专门做这些的。”柳爱芳一向坚持要多学多看的人这时也不赞同的看向江明彤。

  “我就去瞧瞧。而且我们那研究中心别的豆类我也学了几种,现在不用去学了。”江明彤的进程本来就是比她们两的更快。

  “是我一时忘了,那就行,你有时间就不打紧。”柳爱芳显然也是想起来之前确实抄的江明彤的笔记里有很多不同种豆类的知识。

  “嗯,我肯定得先把该学的都学的差不多了才能挤出时间去看的。”江明彤自己也不是个会因小失大,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人,笑笑道宽慰她们。

  吃过早餐背着包到六科室,等秦老师带她去后面的研究中心。

  秦家璋没时间一直陪着江明彤待着这两研究中心,都是带她去跟两研究中心走了边过场,给了江明彤进去的资格顺便找了位能解答一些疑问的同事,就走了,接下来就是江明彤自己去里面看。

  进到化肥研究中心,江明彤这才有了些实验室的感觉,实验设备更多。

  在这里待了几个小时,江明彤都没听到什么有用的她懂的,很多是化学术语,听得她头痛。最后她只能找秦老师给介绍的那位研究员,厚着脸皮问了一些问题。

  失望的是并没有得到她期待的那种解答。她原本想的是能不能在乡下靠仅有的材料制作一些粗制肥,结果听来听去,除了早知道的堆肥、粪肥和草木灰肥等,还真没什么好办法。

  有点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感觉。江明彤走出化肥研究中心,然后进到农业机械研究中心。

  在这里,江明彤终于见到了她熟悉的东西。

  大型中型小型手摇拖拉机全都有,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她们公社只有小型拖拉机,还少。

  “现在各地都追求农业机械化,重点就是这个拖拉机。”机械研究中心的的这位老师正好在旁边,就给江明彤介绍一些,“每个公社都有几台拖拉机,效率确实提高了不少。”

  “我带你看看,除去拖拉机还有不少别的机器,只是现在技术没那么成熟,要普及到大队,难。”老师带着她往里面走。

  手扶拖拉机最多,还有自动插秧机、拔秧机、收割机和抽水机等,这种机器第一次见到,让江明彤大开眼界。

  “我们县里都没有这些,除了拖拉机。”江明彤不明白了,明明这里的机器那么多,怎么就一点没推广到县里去。

  “数量不多,而且价格也不低,大家觉得还不如自己人力干的好。”讲到这个,研究员也无奈。

  懂了,性价比不高喽。

  江明彤站在插秧机面前看,这个看着就是几根钢铁焊接制出来的,还那么贵。让江老爷子来,他也得担心这种机械种出来还不如种田老手插的秧好,肯定不舍得买这种机器。

第90章 因为江明彤想要的就是……

  因为江明彤想要的就是收割机和打谷机, 所以她现在重点看的也是这两种机子。

  “这个?也是收割机?”江明彤跟着这位老师走进收割机的研究室,看到第一台收割机惊呆了,有些不明所以, 不敢置信地问道。

  “当然。”这位被秦家璋托付了帮忙带江明彤看看的张姓老师不懂江明彤脸上的表情, 这个是收割机不是很明显的吗, 就多解释了一句, “这是我们国家最先从波兰那边引进来的畜力摇臂收割机,相比起人力来说已经很实用了。只需要用畜力来牵引, 就可以把稻子等收割下来,比光人力轻松很多。”

  “我记得这款收割机因为引进的早,在很多地方都有投入使用,你们那里还没有吗?”这老师自己也不解, 粮站的同志们应该大部分人都认识吧。

  “我们公社没有。可能我们县里有吧,我刚入职粮站不久,对有些情况和农具设备了解的没有老同志们多。”江明彤也明白过来自己刚刚的表情有些不合时宜, 立马收敛起来, 心里唾弃自己,怎么能因为见过高端的机器就看不起低端的呢, 这也是无数科研家费尽千辛万苦、沥尽心血的成果。

  其实她也很佩服那些在艰难的物质条件下能从无到有创造出各种成果的科研家。只是眼前这个她是真的没有一眼就看出来是一台收割机, 内心里认真反省。

  江明彤把自己的情况稍微解释一下,她确实没有见过这种收割机。

  不,应该说来这之前,她就还没有见过这个时代的很多机器。看来确实她对公社对大队种植方面的了解还有很多欠缺之处, 以后要加强。

  “嗯。”那就是了,老师点点头,“这种收割机的价格不高,但是效率不错, 你们县里肯定也有,回去后你可以问问你们粮站的前辈们。”

  知道江明彤对这些机器了解的少,老师更加热心地带她继续看下去,讲解的也更仔细易懂,让江明彤听起来都不感到吃力。

  后面还看了她们国家自己的科学家们根据国外引进的畜力摇臂收割机的改进而来的升级版,这些主要是降低了一些成本,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一些效率。

  “这个是牵引式联合收割机。”走到一架大机子面前,这位老师的眼里迸发出热切的激情,语气颇有些自豪地为江明彤介绍,“这个的效率比畜力摇臂收割机好上非常多。”

  “如果说畜力摇臂收割机只能收割稻子的话,而这种收割机既可以收割稻子,也可以脱粒、分离茎杆等等。”这位偏年轻的农机研究员就像看待媳妇一样双眼有神而热切地盯着眼前的机器。

  这台收割机的体积就偏向江明彤所知道的那种,有一台小型拖拉机那样大。她能看出来的是上面装有三个车轮子,输送带,还有钉齿式滚筒,这个应该是用来脱粒的。

  能收割,又能脱粒啊。

  这不就是她现在的梦中情机嘛。

  “老师,那这种收割机什么时候可以推广使用啊?”现在江明彤变得和他一样热切,能把这机器带回公社去,即使只要一台,那每年的收割效率肯定大大提升,比一台小型拖拉机来得实用。

  “这个,很难。”张老师脸色有一瞬间的呆滞,转瞬又消失,“我们农科所现在都还只有这么一台,全国总共都还没有几台。”

  “而且这个也不很适合我们省多山地的地形用,得大东北粮仓那种地方更适合。”看江明彤的表情一下就转为失望和遗憾,张老师安慰到,“而且现在技术不成熟,成本很贵,一个公社都不一定能买得起一台。”

  张老师的话让江明彤本来激动发热的脑子一下子就像被泼了凉水一下冷静下来。

  她怎么把这个给忘了,现在的农机在各市县公社里使用不广泛,除了是农机的技术和种类还有待提高外,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价格问题。

  很多地方本来就吃饭都吃不饱,哪有闲钱来购买农业机器,在现在人们的心里,他们最不值钱最多的就是自己的人力了。

  即使如此,江明彤看着眼前的大家伙,还是舍不得移开眼,要是她们给公社来一台多好啊。

  旁边的张老师还在给江明彤细细讲到这台收割机的一些简单原理,边讲边自己也忍不住啧啧称赞。

  江明彤把眼前的这台,和昨晚上在系统商城里看到那两张收割机外表图纸对比一下,相似之处还是挺多的,就说这输送带和滚筒都有。

  接下来又去观看了其它的一些机器。

  她最感兴趣的是打谷机,和收割机比起来,打谷机的技术含量要低一些,这里应该会有较先进好用的打谷机吧。江明彤自己也不确定,有些捏不准地想到。

  可以说江明彤是对农科所里的所有一切都报了很大的期望,毕竟它代表的是全省农业发展最先进的地方。

  然后注定要让她大失所望了。

  “老师,这里有专门用来给稻谷脱粒的机器吗?”江明彤看了一圈下来,等又回到了原地她才反应过来还没看到打谷机呢。

  “脱粒?前面看到的那个牵引式联合收割机就可以直接脱粒。”

  “单独脱粒的没有吗?”

  “这个还真没有。”张老师解释,“光我们一个省的研究员没有那么多,做不到面面俱到的研究,所以只能选几个具体的去研究。”

  他没说的是,这个和其它研究不一样,一台机器要研究透最少也要好几年,他们农科所光研究拖拉机和收割机就占了大部分研究员,其它的实在是有心而无力。

  没那么重要的脱粒机器研究肯定没办法这么快安排上。

  江明彤闻言,也感到无力,做科研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她也急不得。

  “那可以选择把收割机里面的脱粒部分给单独分离出来制作出一台简易的脱粒机吗?”她最后不死心地问到,因为她看了商城里的打谷机,脑子里也还有一点上一世她小时候生活在乡下见过的脚踏式打谷机印象。

  这个应该并不难做,现在很多地区出现的扮桶脱粒应该是那种打谷机的原身。往扮桶上方加上一块防溅粒的遮板,然后中间需要一个铁滚筒用来脱粒,脚踏牵引滚筒转动使得放在上方的谷子和稻禾上脱落下来。

  当然这个也没有简单到光是她一个外行人就能做出来的。

第91章 张研究员听江明彤这样问之……

  张研究员听江明彤这样问之后, 还真的认真思考了一下,他们研究中心对于联合式牵引收割机的研究研究挺深入了,对于上面的滚筒工作原理也了熟于心。

  单独把收割机上的滚筒独立出来做成一个新的脱粒机好像可行性还是挺大的。

  他对这样的脱粒机来了点兴趣, 正好现在手上刚做完一个项目还有些休息时间, 用来研究研究脱粒机也不错。

  “来来, 把江同志你的想法详细说一下, 我们研究研究,看可行不可行。”张研究员把江明彤带到自己的研究室, 另外拉了个同样研究过收割机的空闲期同事过来。

  三个人围成一圈坐下,另外两人手里都备了一份纸笔。

  “单独分离出脱粒机。”被拉来的那位研究员好奇地看了江明彤一眼,“这个成本没比联合式牵引收割机少多少,但是功能却整整少了一半。”

  “把发动机去掉。”张研究员说道, 发动机是个耗钱的大家伙,去掉这个成本能立马减下大半,“主要是把能脱粒的滚筒分出来, 底下的公社需要的应该是一个低成本但是相对于人力来说高效率的脱粒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3页  当前第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7/5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六零之锦绣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